【两会聊天室】让“慢慢变老”成为最幸福的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孙敏坚 张斌]

主持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孙敏坚

文稿撰写: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孙敏坚 张斌

【嘉宾】

袁建良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张  琳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

石  红 全国政协委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

【报告亮点】

● 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

● 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 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观点】

随着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如何更有尊严地养老,让“慢慢变老”成为最幸福的事?三位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袁建良代表:金融助力“医养无忧”

袁建良代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再过一两年,全世界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我们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袁建良介绍,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7亿,约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4%。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大约有4000万人,这一群体带来的现实问题是,家庭人力资本消耗,经济负担沉重。他们迫切需要“医”和“养”的专业护理和照顾。

“但目前的现状是:需求很丰满,供给很骨感。”袁建良说,按照1位护理员看护4位老年人的比例来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000万养老护理员,但目前我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不到60万,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人数不到10万,远远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同时,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参差不齐。

另外,养老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也不多。袁建良认为,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少,无法提供高质量有效的养老服务;而银行对民营养老机构的贷款审核要求较高,其他投资方对养老服务业的注资比较谨慎等。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袁建良表示,实行“医养结合”,要把公立医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他看来,公立医院办养老机构,具有资源投入成本低、医疗服务高效便捷,推行“医养结合”服务事半功倍等特点。但目前受政策壁垒、盈利导向等因素制约,让医院对参与医养结合望而却步。

站在金融工作者的角度,袁建良建议,可以通过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转型或新设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直接提供养老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国开行正在做一些尝试。”袁建良举例说,在对南县人民医院和安乡县中医院提供信贷支持时,国开行主动建议医院增加养老床位、养老病房等,并为医院提供一些利率低、期限长的金融产品,鼓励公立医院积极投身养老产业发展。

“要不断拓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资金渠道。”他认为,要鼓励金融机构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信贷支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等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民众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计划,逐步开设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等;要积极引导社会捐赠养老事业,加大福彩公益金在养老领域的投入;落实国家对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政策,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对养老设施设备及服务进行捐赠。

医养结合的硬件不断“硬扎”,软件也要跟上去。袁建良还建议,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要适当向养老行业倾斜,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护理人员。同时,要借力“互联网+”,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如建立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家居养老系统、研发智能养老服务型机器人等,让养老服务更加智能。

张琳代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需要健康土壤

张琳代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张琳代表多年来持续关注社区养老服务。赴京参会前,她深入长沙多家养老服务中心实地调研,而后形成一份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建议。

“条件差的不愿去,收费高的不敢去。”在张琳看来,许多城市里的老年人对养老需求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一张床、一碗饭,而是吃饭要更营养健康,居住要更宜居舒适,最好有健康咨询和专业服务等。“但符合要求的养老院一床难求。”她了解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市区养老院的一张床位,已经排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需求缺口非常大。

其中,嵌入式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市场应运而生。

“这样的养老院其实就是‘银发版’的托儿所或幼儿园。”张琳介绍说,在长沙市雨花区某小区,养老机构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改造成迷你版的“托老所”,住在这里的6位老人与家人或在相邻楼栋、或在隔壁小区;他们的家人可以随时探望老人,陪老人在小区内散步聊天;当然也可以选择日托,白天把老人托管在这里,晚上再接老人回家。

在这里,老人们的房间都经过“适老”改造,包括可以左右首尾自动升降的床、加宽的房门、防滑的地板等,专业护工24小时陪伴左右。张琳说:“老人既能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又与亲情紧密相连,这样的居家养老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让张琳感到遗憾的是,现在养老行业建设初期鱼龙混杂,政府缺乏监管标准,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仅四成,许多有特色、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缺少健康成长的土壤。

张琳认为,尽管民政部要求居家养老服务80%以上实行社会化运营,但政府有责任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基础设施,应让专业机构竞标、接管。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大多都以商业形式进入,政府应当要明确:公共服务产品的范围,由政府负责购买。

“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要精确定价,不能太偏离市场价格。”张琳举例说,政府对于民营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的补贴水平是600元/年左右(各地略有不同),远低于市场成本。应由民政部门负责委托第三方机构和社区调查失能、失智和需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数量,深入调查具体需要的服务,精确测算每项服务需要的成本,采用精准清单式购买服务,这样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养老床位,而政府转变为轻资产,不用再大量建设养老院。但对于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政策,一定要落地并基本符合市场规律。

她还建议,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制度,对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前作出规定,尽可能减少事后纠纷。

石红委员:农村养老要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

石红委员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人,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他们如何养老?石红委员对此十分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进城定居。”石红说,而受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老年人口难以随子女迁往城镇,留守、独居的比例逐渐提高。这些空巢老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多数依靠子女补贴和政府救助;另外,这些老人年龄大、身体弱、抵抗力差,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又缺少家人陪伴,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

石红介绍,早在2014年,自治州政府就出台了《自治州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从基础设施、工作人员、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但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许多老人和子女受传统观念影响,对进敬老院有抵触,觉得丢面子,不愿意去住。”另外,石红也坦言,相比城市地区,湘西地区的农村集体收入普遍较少,养老标准较低,经费缺乏、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问题突出,后续运转比较困难。

“农村养老要搭上乡村振兴这趟“快车”。”石红建议,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村组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农村福利性敬老院、养老院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财政补贴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还要完善县乡村联合帮扶诊疗制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下乡义诊,同时让村医联系空巢老人,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关心他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石红说,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国家和政府的推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要鼓励农村社区采用集体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的学校、农宅、村两委用房等资源,改造成养老机构,让农村老人养老“离家不离村”;整合更多社会资源进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开发农村康养产业项目,助力农村养老服务业补齐资源短板。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北京3月8日电)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