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13亿多人都能读懂带温度的“中国故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林伟]

林伟

3月5日,人民大会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开幕会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如期而至。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记者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就开始期待这个每年的“固定环节”,特别是其中的民生“红包”。(3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民生温度都是决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政策、举措,知民意、顺民心、聚民心,让13亿多人读懂了人民至上的“中国故事”。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生改善是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民生改善不是一时一事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不管改革发展遭遇多少阻力,民生建设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民生改善只会前进,不会停滞。这里面凝聚着党的力量、人民的信心、国家的希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出现了11次,再次印证这一道理。过去的一年,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大、最难、最急、最愁的问题入手,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民生图景温暖着百姓的心坎。事实表明,改革也好,开放也好,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的幸福。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形势如何变化,群众孜孜追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最真实的反应、最朴素的诉求。这些反应和诉求自然加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温度。

“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我们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表述入耳走心,让人印象深刻,表明了13亿多人的“民生期待”正在不断升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多个民生领域交织,释放改革红利,开出民生的“大礼包”,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更有尊严,也构成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向往。

细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还会发现,对一系列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安排得细致入微,实实在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报告中最突出的理念,最温暖的章节。也正因如此,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现了强烈的改革创新和担当实干精神。正如报告里的一句话:“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报告提到的各种民生大礼包,必将切实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当年郑板桥当知县时的感怀,关切之情中,透着的是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源自于爱,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温度,浓缩的就是这种爱,凝聚的就是这种责任。循着这种“民生为本”的路径,13亿多人都能读懂的新版“中国故事”正在润笔,必将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转变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用“稳稳的幸福”托起美好的明天,让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满、梦想更快实现、人生更多出彩。而这,也正是政府工作报告在代表委员中引发广泛热议,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相关专题:筑梦新时代 湖南新答卷——聚焦湖南代表团开放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