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扶贫产业:挺起脱贫致富的“脊梁”——自治州探索走出精准扶贫好路子(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彭业忠 陈昊
2月14日上午,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尽管天气不是很好,但十八洞村的旅游依然异常火爆:春节假期,游客突破3万人次大关,创下历史最高值;2018年全年,十八洞村共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
乡村旅游,是十八洞村确立的6大产业之一,且十八洞村正在成为精准扶贫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2016年11月,引入首旅集团华龙公司、北京消费宝公司,斥资6亿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力争五年内打造成5A级景区。
6大扶贫产业,惠及所有贫困户
十八洞村第一书记石登高告诉记者:“十八洞村选定的种植、养殖、苗绣、劳务、乡村游、山泉水6大产业,都是根据十八洞村的实际,并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的‘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重要指示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
由于乡村旅游的兴起,十八洞村现有农家乐13家,家家生意火爆。
巧媳妇农家乐的女主人孔铭英,是从重庆嫁过来的媳妇,她用重庆话告诉记者:“去年农家乐毛收入近60万元。今年春节期间,平均每天都要接待30多桌游客。”
十八洞村发展种植业,受土地少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几经研究与探索,花垣县提出跳出十八洞村搞种植的设想。这一设想,不仅得到了225户村民的拥护,也得到了民营企业——花垣县苗汉子野生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的呼应。
于是,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十八洞村村委会、花垣县苗汉子野生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8月18日,合股成立“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其中,苗汉子合作社出资306万元,占公司51%股权;十八洞村225户9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542人、非贫困户89户397人)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234万元,占公司39%股权;村集体入股60万元,占公司10%股权。
公司在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流转土地1998亩,建设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猕猴桃产业园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为技术依托,选择“金梅”和“东红”两大优质猕猴桃品种;中科院的技术团队参与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实现了高标准建园、高水平培植、精细化管理。
3年的阳光雨露,猕猴桃于2017年开始挂果。当年,经过省、州检验检疫部门4次分别在猕猴桃不同成熟阶段取样,进行严苛的635项次技术检测,该产业园猕猴桃果子237项质量指标全部合格,达到出口世界任何国家的质量标准。
2017年9月28日上午,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正式开园,村民们开始采摘猕猴桃,并装上京东电商的专用车辆,直供香港和澳门。
79岁的龙德成与老伴施成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也来了,与他们一同走进园子,一起摘起了猕猴桃。
据花垣县委副书记彭学康介绍,当年收获了200吨猕猴桃,产值达到500多万元,每位村民增收了1000多元;2018年,产量、产值与增收额,几乎翻了一番。
据介绍,2015年,由花垣县扶贫办牵线搭桥,双龙镇、花垣镇等乡镇,参照“十八洞模式”,与该县苗汉子合作社“联姻”,组建新的股份公司,带动2352户贫困户、9444人参与,并在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流转土地,建成优质猕猴桃基地2300亩,推动了猕猴桃扶贫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因地制宜与统筹谋划相结合,自治州按下脱贫“快进键”
站在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同福苗寨的后山上,夯卡村支书麻金革指着一大片猕猴桃林和黄桃林告诉记者,猕猴桃林面积达500多亩,黄桃林面积达200多亩。
猕猴桃园与同福苗寨之间,则是4栋厂房,分别是吉瓯鞋业公司、佰德利服饰公司在夯卡村的扶贫车间;而惹巴妹手工织品公司的扶贫车间,则在同福苗寨的入口处。
自治州精准脱贫攻坚办主任、州委秘书长向邦伟告诉记者,在全州推广十八洞村经验时,采取的是因地制宜与统筹谋划相结合,不搞大包大揽,不搞一刀切,一切按实事求是来。
龙山县适合百合的生长,且种植历史长,于是百合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18年,全县百合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值超10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0352人增收。
龙山县石牌镇的贫困户肖大伯告诉记者:“我就是靠百合脱贫的,2018年我家种植百合6亩多,收入有4万多元!”
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被称为“空中草原”,云顶村位于“空中草原”的中部,平均海拔1200多米,有养殖湘西黑猪和本地土鸡的传统。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极为缓慢,且因长期实行放养,所以肉质极为鲜美,远近闻名。
自治州烟草专卖局驻云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张向阳,鼓励大家养殖湘西黑猪和本地土鸡,他则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猪和鸡卖到了长沙、张家界、吉首和凤凰等地,求购者络绎不绝。2018年,云顶村卖出湘西黑猪67头,毛猪均价达45元一公斤,收入达30多万元;销售本地土鸡1600多只,均价为90元一只,收入达14万多元。
张向阳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打造品牌,增加知名度与附加值,他与村支两委一起,注册了“云顶仙猪”“云顶雪鸡”商标,成为八面山上4个村的公共品牌。
截至目前,自治州产业扶贫形成了柑橘、茶叶、烟叶、猕猴桃、蔬菜、油茶、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8大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万亩精品园24个、千亩标准园316个、融合示范区16个、田园综合体9个,合作社覆盖贫困村1053个,龙头企业覆盖贫困村729个,50.88万贫困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76.8%的贫困人口脱贫。
在此基础上,自治州着力做好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三业”增收文章,充分发挥脱贫产业的“造血”作用,让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当家产业、每个贫困户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能稳定就业,有工资性收入,确保2020年特色优势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