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追民生之梦:追逐生活的改善;追逐权利的保障;追逐发展的平衡。梦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的诠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话题持续热门,民生政策“红包”密集释放。
新湖南新闻客户端·华声在线推出两会特别策划“追梦十章”,凝睇个体的追梦历程,解锁报告的民生热点——
第一章为您讲述廖志明的乡建故事——
2018年是设计师廖志明回到乡村的第14个年头。2004年,廖志明回到质朴的农村,开始探索用设计创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乡村的面貌。
2018年,廖志明在自己的文化会馆设立了“村吧”;他的“鹿芝坛”酒进入了面市的最后一程;而龙喜水乡一期的游客接待中心和湖面整治基本完成。
这些改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部署相关。廖志明说,这不是减了多少税费、下发了多少资金的问题,关键在于它坚定了设计师的决心,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还有就是它吸引了一大批嗅觉敏锐的企业家携带资本下乡。
是博物馆,更是村吧
长沙县黄兴镇鹿芝岭村,廖志明的老家,是唐末五代龙喜古城与新石器遗址的所在地。从光达地铁站到这仅需十多分钟的车程。
14年前,廖志明主动褪下城里设计师的光环,卖了两套房子,回到乡村。
做这个决定用了6年,直到2004年,“三农政策”尘埃落定,走上前台。廖志明更加坚定地认为,未来的设计转型和文化产业转型最大的市场,不在城市,是在乡村。
他的回乡换来的是家人的不解。
“回农村有什么出息?”父亲说。其妻子更是坚决反对,最终两人离了婚。
已经没有了退路,他也不准备退缩。花了10多年时间,就一砖一瓦慢慢堆砌,由老屋一步步改建成的龙禧文化会馆建在了村的柏油马路边。
廖志明对家乡的感情是深厚的。他愿意花十多年时间,去搜集这里的老故事、老物件。作为会馆的一部分,龙喜文化博物馆不大的空间内石器陶器展厅、民俗展厅、名家书画收藏馆等一字排开。
2018年,博物馆的功能扩大,建成了鹿芝岭村的“村吧”:村民聊天聚会的公共空间。
廖志明设立“村吧”的目的很简单:小孩、年轻人在这里待得住,村民少打点麻将。
村里的大人会带着小孩来此闲谈,小孩在此看书,在桌布上画画,捣鼓各种有趣的器具。廖志明也会和看文物的少年讲起他搜集了10多年的龙喜故事。在更重要的时间节点,白描、散画、伞画、皮影戏、舞蹈等活动在这里举行。
廖志明希望这一些小小的改变可以给身边的村民带来归宿感,并让他们找回生活上的优裕感。
不只有酒,还有酒馆
文化会馆靠里的一扇门内,一位娭毑闲适地坐在大桌前剥着干桂圆壳。
中午简单的餐席上,桂圆干成为红枣糯米饭的配料,伴着香甜软糯的米饭入口的,还有圆润柔软,散发着蜜桃清香的桃花酒。
这是廖志明自酿的桃花酒。在龙禧文化会馆的入口,一颗木刻小树上挂着很多写满酒名的牌牌:桑椹干红、高粱醇、杨梅酒、花雕黄酒……
他把酒当作一个实践的小项目,来进行活化。他想让传统手工艺,通过设计来复活,再通过市场销售和体验,把即将消失的作坊,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延续传承下来。
这也是廖志明一直在说的:设计未来是设计产业,不是设计项目,一旦形成了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它可以起到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
2018年,这款“鹿芝坛酒”参加长沙县举办的文旅大赛并获奖,更重要的,它吸引到了一批嗅觉敏锐的企业家入股,该酒体验馆已经圈定了长沙芙蓉中路的一商业Mall。
得益于资本下乡,廖志明做的几件事,在2018年都推动得很快。他设计的度假产品——木屋酒店、船屋酒店已经收到了好几个订单。他在2004年回乡时就想推动却因资金等问题只能存在于设计图纸上的“龙喜古城生态观光风景区”,以“龙喜水乡”为名,进入实际建设阶段,目前已完成游客中心的建造、百余亩湖面的整治。到今年10月,一期1000亩生态园将成为这个都市近郊旅游的目的地。
这是乡村该有的模样
廖志明告诉记者,乡村的改变,关键在于三个问题:人居环境要改变,经济收入要改变,还要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
这需要人力和资金,特别是民间资本下乡 。
在这其中,乡民一定是合作者,不能把他们当作局外人,更不能排斥。
这也是廖志明设立博物馆又开设村吧的目的:搜集的文物、农耕文化用具作为文化资产,如果没有起到传播、科普的效果,它就是死的。把文化传播到每个来者特别是当地村民的心间,让它了解文化的渊源和价值,让他们看到乡村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才是“文化灵魂栖身之所”的意义。
记者手记
这是乡村应有的模样
乡村会是什么样?不是城市化,但有城市那样的基础设施、便利性和高效率,有美丽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有可持续的产业,这样现代化的乡村是它该有的模样。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王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