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争当“领头雁” 跑出“加速度”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晶琎 黄婷婷]

争当“领头雁” 跑出“加速度”

——承接产业转移的湘南湘西实践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邓晶琎 黄婷婷

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大批湖南人从沿海回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在沿海发家的企业家,相继投资湘南湘西,一展伟业宏图……

今年,湖南“老乡”返乡的热情格外强。自国家批复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超过半个湖南面积的湘南湘西6市州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连日来,湖南日报记者走进衡阳、郴州、永州、邵阳、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感受“头雁”领飞、奋力奔跑的承接新姿态,见证动能转换加速、产业活力迸发的湘南湘西实践。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强链拔节“长高”

11月下旬,刚刚入冬的湘南大地,暖意依然。

在永州市祁阳县的湖南凯盛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闻不到传统鞋厂刺鼻的胶水味,只看到一块块鞋面从几台密闭的自动化“大家伙”整齐有序地“吐”出来。

这是该企业新引进的龙门式裁断机,生产效率可比传统裁断工艺提高两至三倍。

湖南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是国际大牌耐克合作伙伴广东广硕鞋业有限公司于7年前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的第一家生产基地。公司总经理张维泰介绍,转移至祁阳以来,企业不断升级改造生产线,生产效率、企业效益显著提升。今年前10月,凯盛鞋业完成产值8500万美元,预计今年将首次突破年产值1.1亿美元。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在凯盛鞋业这个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祁阳县积极引入配套鞋材企业,诚信鞋材、景辉鞋材、协荣橡胶、合信鞋材、卡洛驰鞋业、伟巨服装等相关企业纷纷进入祁阳工业园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制鞋业的总投资达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湘南最大的制鞋生产基地在祁阳初具雏形。

通过承接加快现有传统产业补链强链、转型升级,这已成为湘南、湘西地区在产业转移承接“大潮”中探索的宝贵经验。

一款打火机只需轻轻往上一推就能发热点火,无需补充燃料,充电即可。这样的“黑科技”产品,产自全国打火机出口最大地区邵东县。

2017年1月,邵东县委、县政府从广东佛山引进组建了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并依托该平台成功引进了飞拓自动化、中捷精密、先临三维、莲花无人机、亿智软件、盈峰节能等21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新引进的企业与打火机、皮具箱包、小五金等邵东传统行业合作,为产业升级发展打开了技术枷锁,帮助完成了现代化改造。

这样的例子在湘南湘西不胜枚举。

在衡阳,随着建滔化工集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恒光化工、达利化工等30多家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的支柱产业——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

在自治州,泸溪高新区通过对接海内外,聚焦产业上下游,引进了一大批强链补链项目和企业,在深山里崛起了令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就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11月21日召开的开放强省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为示范区6市州的传统产业发展举旗定向。

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在示范区建设的起步阶段,我省将初步探索出一批科学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新路径、新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做法,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兴产业动力澎湃,“高精尖”集聚形成新增长点

80后的四川人陈茂,去年把深圳的公司转移到了怀化。

这一举动最初让他的家人有些惊讶,但他自己却信心满满。“大湘西地区过去产业基础薄弱,现在各类开放平台搭建起来了,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我们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发展潜力更大。”11月下旬,在位于怀化经开区的威喀尔智能终端产业园,公司董事长陈茂向记者介绍。

记者见到,这个总投资4亿元、拥有4万余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产业园内,集聚了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车载导航仪等领域的15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派欣欣向荣、生产繁忙的新气象。

这样的场景让怀化经开区园区办副主任蒲曾菊笑开了怀。

“他们的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产业链企业达产后预计缴税可达3亿元以上。”蒲曾菊介绍,随着公共保税仓、外贸孵化园、外贸综合服务中心等开放平台相继建成,怀化经开区的产业转移“接得住、接得好”,高端制造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在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过程中,6市州抢抓机遇,围绕我省20条新兴工业生产链,因地制宜承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企业。

2011年,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全国开展智慧城市样板试点,选中了同样有打造智慧城市想法的衡阳。如今,该企业的硬件设备提供商等14家上游企业入驻园区,各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此在衡阳扎下根来,成为衡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曾是自治州荒郊村落的湘西经开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布局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精准招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目前,入驻该区的电子信息企业已涵盖手机、音响、LED灯、触摸屏、3D打印、精密耗材、汽车导航、高频电子制造等领域,电子信息产业“e”路高歌,催生“开发区裂变”。

2017年12月开工建设的电子新材料(中国)产业园,是郴州经开区正全力打造的主导产业园。如今,园区已形成以凯纳方科技、峻鼎材料、钛晖技术、银晖新材料、鑫泽科技等重大项目为核心的电子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将力争建成年产值1千亿元、税收20亿元以上的国际、国内知名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

按计划,到2025年,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项目建设热潮涌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1月的湘江之畔、来雁塔下,总投资约500亿元的湖南华侨城文旅综合项目,正在衡阳奏响建设序曲。

这是衡阳市今年以来开工建设的第496个重点项目。目前,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等一批企业或项目施工正酣,衡阳市产业项目建设热潮持续涌动。

在大湘西地区的怀化市,则在11月底新签约了5个投资金额总计13亿元的产业转移项目,至此,该市共集中开工和签约重大产业项目70个、投资近1300亿元,实现了产业项目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来,湘南湘西6市州,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抓产业的浓厚氛围,持续引进聚集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加快建设开放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沿海产业项目纷纷入驻湘南湘西?

“比起政策,我们更看重的是营商环境。”在邵东电子信息产业园,从深圳转移来的湖南普菲广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恩典说,邵东提供的是“股东式服务”,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第一时间响应、解决,让企业“高枕无忧”。

“比如,公司的变压器容量不够需增装,电力部门不到一周就搞好了。” 李恩典说,“这在深圳没有一个月搞不下来。”

在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年产能达10亿元的贵德光电产业园,从2017年6月签约到开工、投产仅用了150天。

“按常规流程走下来,一般要将近两年才能投产。能有这样的效率,是因为政府为我们开了绿色通道,周六、周日也为我们办事。”在商场打拼多年的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对此十分感慨,“从厂房装修、证件办理到路灯维修、厕所疏通,江华高新区给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

郴州资兴市,则提出了“一分钟”响应的理念。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联系产业项目的市领导和市直单位负责人,不论什么时候接到企业或项目反映的困难问题,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和调度解决。

“我们签约时要求一周内进来。园区马上行动,从审批到配电,我们真的在一周内完成入驻,仅4个月时间便投产了。” 湖南帝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湖广,对资兴的办事效率连连竖起大拇指。

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我省将以营商环境优化等为重点,要求示范区6个市州尽快建立市州级工作机制,形成省直单位横向协同、省市县上下联动的合力,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早日把示范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雁”。

相关专题:鲲鹏击浪从兹始——承接产业转移看湘南湘西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