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巡礼——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华丽转型实现新跨越——老工业城市株洲蝶变纪实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怀立]

华丽转型实现新跨越

——老工业城市株洲蝶变纪实

■编者按

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我省14个市州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共同绘就一幅新湖南的美丽画卷!

从今天起,湖南日报将连续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巡礼市州篇——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报道,展示各市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巨变,敬请关注。

11月29日,株洲市,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张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怀立

大江东去,大浪淘沙。洪波涌起,各竞风流。改革开放40年,老工业城市株洲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今年6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评出中国城市整体崛起40年最成功的40个城市,株洲市榜上有名。

“最成功”的背后,有一串闪光的数据。

40年来,株洲市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170多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90多倍,工业利润总额增长了900倍。2014年,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跨过3000亿元大关。2015年,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

既要高速度,又要高质量。量变背后,是株洲工业的质变。告别粗大黑,迈向高精尖,株洲工业取得历史性进步,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株洲,用一个华丽转型,完成了一次巨大跨越。

历经阵痛,破茧新生

“1978年,我在厂党办当秘书。40年过去,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年,铁道部决定株洲田心机车车辆厂停止修理蒸汽机车,成立中国第一家电力机车专业制造厂,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谈起40年前的事,今年72岁的中车株机退休干部赵烈强记忆犹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工作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全厂3000多人投入建设新厂,95台新设备安装、401台旧设备移装,只用了150天。”

株机转产,恰逢改革开放元年。从这时起,株洲市企业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7家市属企业全面实行承包试点,成立全省机械行业第一家厂与厂联合经营的经济实体,醴陵国光瓷厂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实行外贸代理制,株洲电子仪表工业公司在全国首家试行契约工资制,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债券在全省率先上市交易……

2006年,株洲市属国企深改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支付改革成本22亿元后,52家国企完成改制,累计安置职工近6万人。

改革,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工业企业集聚。阵痛之后,是破茧新生。

1999年,中国第一家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合资企业——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湖南首家留学生创业园在株洲高新区开园。2000年7月7日,湖南第一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株洲硬质合金厂建立。

改革开放之初,中车株洲所只有400多人。在当初科研成果成为摆设品、科研人员人心浮动的困难时刻,他们大胆探索走科工贸一体化道路,使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优质产品。目前,该所员工5000多人,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年销售额达320亿元。建成了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生产线。依托这一中国芯,正在打造国家级IGBT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IGBT全产业链基地。

在一大批优质企业牵引下,株洲工业大步向高端迈进。目前,全市技术创新平台总数达308家,其中国家级33家、省级149家。同时,株洲获批国家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专项14个,入围制造强省重点项目36个。

近年来,从株洲开出了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全国首台纯电动智能客车、全国首列商用磁浮列车、全国首款国产复合材料五座飞机等,株洲·中国动力谷引起世界瞩目。

今年来,在世界瞩目的复兴号高铁、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铸造中,“株洲智造”闪耀其中。

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7年,株洲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从31%上升至40%,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从45%上升至52%。

今年1至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猛增82.1%。

黑色走了,绿色来了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多年前,诗人顾城的《烟囱》一诗流传甚广,其晦涩的意境、朦胧的色彩,使人似有所悟,又无以言表。

但这诗,株洲人能懂。因为对烟囱,他们太熟悉。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布局的八大工业基地之一,株洲的工业化步伐令人瞩目,不断耸立起来的烟囱成为株洲的标志之一。不大的株洲市区,最多时有459根烟囱。

400多根烟囱同时吞云吐雾,蔚为壮观。它们一边宣示着繁荣,一边也将株洲的美丽淹没。2002年与2003年,株洲市连续两次进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名单。

沉重的黑帽子如泰山压顶,将株洲推到了十字路口。终于有一天,株洲人不得不狠心炸掉自己建起的烟囱。

2008年9月21日上午10时52分许,随着一声巨响,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一根180米高的烟囱轰然倒下。这根全国第二、湖南第一高的烟囱带头倒下,引发株洲炸烟囱、换蓝天的巨大效应,短短数年,株洲市区就有452根烟囱被拆除。

2017年初,株洲发起淘汰落后产能攻坚大战——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作为株洲最大的工业集中区,清水塘最多时集聚了172家企业,工业年产值达250亿元。至2016年底,该地区还有152家工业企业。

一家不留,全部搬走。硬骨头碰上了钢牙齿,短短一年时间,株洲市就关闭清水塘工业企业147家。今年底,辖区企业将全部关闭。

近5年来,株洲市以损失近500亿元GDP的沉重代价,淘汰了一大批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企业,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46%。

黑色走了,绿色来了。

今年10月18日,总投资50亿元奇点汽车基地在株洲高新区动工,预计2020年投产后可建产5万台纯电动智能商用汽车。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株洲汽车制造业,正在向千亿产业规模迈进。北汽株洲基地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品,年产小汽车已达50万辆的规模;株洲中车电动年销售新能源客车量居全国第三,第5代电驱系统产品销量稳居行业第一。

同属绿色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几年在株洲异军突起。目前,全市集聚了麦格米特、宏达电子、长城电脑等一批知名企业。去年,全市52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实现产值256.2亿元,今年有望跨越300亿元台阶,并向着2020年400亿元的目标稳步推进。

敞开大门,走向蓝海

11月5日,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中国中车南非海外联合研发中心揭牌。根据合作协议,研发中心将依托中车株机建设与运行,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研究、支持、转化等工作,为两国研究机构、高校、企业技术交流和合作搭建新的平台。

2014年,中车株机与南非成功签署459台机车订单,价值21亿美元,这是迄今我国机车最大一笔出口订单。中车株机研制的机车产品,极大促进了南非铁路货运升级。走进南非的中车株机,不仅实现了产品输出,还实现了技术、资本、管理和服务综合输出,为开放合作谱写了新的篇章。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开放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顺应开放大势,矢志不移地走好开放发展之路。”在去年召开的株洲市开放发展大会上,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强调。

改革开放40年,株洲市开放发展起步早。1984年,株洲被批准为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1985年,醴陵国光瓷厂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实行外贸代理制;1987年,国务院批准株洲硬质合金厂为产品出口基地……

向世界敞开大门,同时勇敢走出去,株洲企业不断从黄色大陆走向深蓝大海。

4年前,株洲时代新材公司斥资24亿元人民币,成功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汽车减震系统供应商德国博戈公司,成为我国迄今在欧洲汽配行业最大的收购项目。

以投资换技术,以投资换市场,以投资占领行业制高点。并购博戈后,时代新材同时获得博戈原在德国、美国等地的9个生产基地,其在世界非轮胎橡胶行业排名从第30位跃升至第15位,产品广泛应用于宝马、奔驰等高档汽车上。

目前,株洲外贸朋友圈已扩大至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轨道交通产品出口到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高居全球第一。同时,该市陶瓷、烟花产品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硬质合金产品等畅销亚非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深入贯彻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建成“一带一部”开放发展先行区,全力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朝着这一目标,株洲正努力奋进!


相关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巡礼——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