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1月18日电 (记者 傅煜)以电代油“割掉”了船舶“黑尾巴”;以电代煤“推倒”了铸造企业黑烟囱……一场壮阔的电能替代革命正在湖南各地深入推进,环保效应和经济价值也日益凸显。
近3年来,国家电网湖南电力公司在16个领域推广42种电能替代技术,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5200余个,增加全社会用电量159.7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燃煤7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等污染物1430万吨。
“油改电”护“漫江碧透”
扼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之咽喉、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的岳阳城陵矶新港区,过去因所有进港船舶全部采用燃油发电维持自身运转,其“黑尾巴”不仅是一个个规模宏大的“流动烟囱”,还常造成柴油泄漏,既污染空气又危害水质。
为从根本上消除这一污染顽疾,2017年11月,湖南首套针对货运船舶专用的岸电设施系统在城陵矶新港区全面投运。
“使用岸电充电既方便又环保,不仅让船上少了燃油发电机的噪音,还大大节约了成本。”率先体验该系统的湘运10号船船长邓德明感叹。
所谓岸电,就是将岸上电力通过特有系统供给靠港船舶使用,以替代船舶辅机燃油供电,从而减少能耗及环境污染。一年来,这种绿色环保的船舶能源供给方式已在城陵矶新港、长沙新港的11个泊位推广使用,已初步实现长江湖南段内河港口岸电互联互通。
国家电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介绍,靠岸船舶“油改电”后,区域内一年新增替代电量241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燃油成本248万元,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等污染物340余吨。
根据规划,到2020年前,岳阳城陵矶港将新建13套低压港口岸电系统,以后所有停靠船舶将全部用上清洁岸电,船舶燃油发电对港口空气和水体造成污染的现象将被彻底杜绝。
“煤改电”造“绿色铸都”
位于“中国铸造之乡”湖南郴州嘉禾县的坦塘铸造工业园,环境优美,道路宽广。空气清新的工业园里,找不到一根烟囱。
“这都是电能替代的功劳!”工业园纪委书记黄成旺说,早在两年前,厂房上空还是灰蒙蒙的一片。2017年9月,工业园内37家铸造企业全面完成从燃煤冲天炉到中频炉的设备改造,成为湖南首个“绿色工业园区”,彻底改变了这一情形。
燃煤冲天炉是铸造企业常用的生产设备,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煤改电”后,冲天炉消失了,蓝天回归了,还带来多重效益。亚新铸业有限公司经理汤星星算了一笔账:“换成中频炉后,温控精度高了,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75%提升至95%,价格比原来提高两三成,还可节约设备年维护费和人工工资。”
然而,因冲天炉改造需大额资金,“煤改电”的推进工作起初很是艰难。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急企业之所急,决定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先期投资,帮助铸造企业先进行节能改造,企业则通过未来节省下来的收益按一定比例逐步偿还。这一创新模式立即得到铸造企业的广泛认可,冲天炉改造得以迅速铺开。
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娄底新化超九成电子陶瓷企业完成电能替代改造,实现替代电量8000万千瓦时;益阳中源钢铁有限公司实施电能替代改造后,实现年产值5.7亿元、利润6000万元,提高当地电气化水平两个百分点……在迅速席卷湖南工业制造行业的同时,“煤改电”也推动了农业领域烤烟、制茶等产业转型升级。郴州桂阳县实行电烤烟后,每房电烤烟较传统煤烤方式增加综合经济效益1900元以上。
“气改电”防“跑冒滴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当时电网供电能力限制,全国许多公共和商业建筑安装了大量以天然气或柴油为燃料的非电中央空调系统。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这种设备日益凸显出用能效率低、能源费用高和自动化程度低等不足。
长沙普瑞温泉酒店中央空调设备间内,一台台崭新的机器正在有序运作。相较其他传统中央空调设备间,这里的设备更小巧,也更安静。这得益于酒店中央空调实施的“气改电”工程。
据悉,该酒店改造前的中央空调及热水设备都是直燃机,自2003年投入使用已连续运行了十余年,设备系统磨损老化严重,故障率、能耗都在逐年升高,这中间的“跑冒滴漏”更是难以控制。实施“气改电”,采用一台200万大卡的水冷螺杆机组替换同样热值交换的直燃机后,该酒店工程管理总监杨剑宏几乎当起了“甩手掌柜”。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维方便,也不产生废气,没有易燃易爆危险。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还定期上门回访检测,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现在省心多了。”杨剑宏介绍,此项改造让酒店全年用能费用减少66万元,节约比例高达42%。
据统计,目前湖南大约有1500多台类似该酒店的中央空调设备,仅长沙地区就有900多台,约占全省的60%。目前,国网湖南电力正加紧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气改电”推广,预计可增加售电量1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市场前景和节能效益十分可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