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沙兆华
11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全省民政事业的发展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民政工作,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全省民政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服务职能日益拓展,救助管理不断精准,民政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多人民群众通过民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 “两不愁”“三保障”正逐步解决
全省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与社会参与的“8+1”社会救助体系。规范城乡低保管理。1999年建立城市低保制度,2007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城乡低保人数由1999年的15万人增加到188.6万人,年资金总量由1亿元增长到66亿元左右,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从38元提高到338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从23元提高到195元,全省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稳步推进兜底脱贫。2014年实施全省低保最低指导标准,2017年实现农村低保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017年开展农村低保对象和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90多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均认定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并实行分类保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两不愁”“三保障”正逐步得到解决。提升特困供养水平,2007年我省出台《湖南省〈实施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2014年转变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保障范围覆盖到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全省共保障约38万人,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发放。完善临时救助制度,2009年建立临时救助制度,2014年起开展“救急难”试点,临时救助人数由30万次增加到100万次左右,次均救助水平达到855元,同比增长71%。加强流浪救助管理,2003年由收容遣送制度变革为关爱性救助制度,全省建成救助管理站118个(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17年救助25万多人次。健全经办工作机制,建立低收入家庭收入财产核对机制,实现乡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全覆盖,建设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929所,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专业,办理更加便民。
2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省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政策体系。颁布《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制定出台《湖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扶持、税费减免等30多项政策。加强设施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建成市县福利院136家、农村敬老院1921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0所)以及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农村五保之家、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等基层为老服务设施1.2万个,民政部门资助建设养老床位30万张,全省养老床位总量达到4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3张。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指导市县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养老服务市场化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等改革,推动100多家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引导建立民办养老机构367家。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建立省级社会养老孵化基地,连续举办5届湖南国际老年产业博览会、两届老年服务产品设计大赛,推动养老产业繁荣发展。
3 社会治理创新活力彰显
修订出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1987年以来,全省共进行了10次村委会、9次居委会换届选举,2017年全面实施村居委会同步换届选举。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清理修订工作,丰富村居民民主协商议事形式,实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城镇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达到98.6%和97.8%。2017年开展村务公开“亮栏行动”,建立和完善村居务标准化公开栏2.3万个,规范村(居)务信息公开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启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在9000多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全省村级运转经费年均标准由2013年3万元增长到目前9万元,社区综合服务活动场所面积由90万平方米增长到23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
4 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
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上世纪80年代,完成撤公社建乡镇、撤地区建市改革任务,全面实行市管县体制。1995年完成撤区并乡并镇改革。2015年完成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全省乡镇数从2063个合并为1539个,减少524个;建制村数从41595个合并为24153个,减少17442个。加强地名管理,1980年和2014年两次进行全国地名普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全省共普查地名198万条,入库地名176万条,建成省市县三级地名信息库,建成全省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平台和地名地址云服务平台。1996年以来,圆满完成省级界线和县级界线勘定任务,共勘定省界6条,勘定县界308条,总长1.82万公里,共解决边界争议2300余处,约3500公里,切实提高了依法治界管界和平安边界创建水平。
5 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面
发展儿童福利事业,2010年建立孤儿保障制度,2016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目前关爱保护留守儿童70余万名,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200多所。全面保障 2.4万名孤儿基本生活,集中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达到1200元和800元。保障残疾人福利,2016年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目前覆盖目标人群80万人,每人每月分别达到64元和57元。深化殡葬事业改革,推动全省2.01万多个村(居)修订村规民约,2万多个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摸排整改问题1.25万个,绿色文明节地生态殡葬逐成新风。建设阳光福彩,1987年开始发行福利彩票,年销量从1988年的732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89.03亿元。截至2018年10月底已累计销售695.7亿元,筹集公益金204.17亿元。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慈善工作网,创建公益慈善品牌项目120多个,建设慈善超市7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