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发布会(第14场)

40年,湖南民政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腾]

华声在线11月16日讯(记者 龙腾)今天,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发布改革开放40年全省民政事业发展情况。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副厅长陈慈英,副巡视员游劲民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社会治理创新活力彰显,社会组织监管规范有序,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面,民政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建立“8+1”社会救助体系

1999年建立城市低保制度,2007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城乡低保人数由1999年的15万人增加到188.6万人,年资金总量1亿元增长到66亿元左右,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从38元提高到338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从23元提高到195元……

据唐白玉介绍,目前全省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与社会参与的“8+1”社会救助体系,逐步规范了城乡低保管理、稳步推进兜底脱贫、提升了特困供养水平、完善了临时救助制度、加强了流浪救助管理、健全了经办工作机制。

其中,自2017年起开展农村低保对象和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90多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自2014年起开展“救急难”试点,临时救助人数由30万次增加到100万次左右;自2003年起由收容遣送制度变革为关爱性救助制度,全省建成救助管理站118个(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仅2017年救助25万多人次。

同时,建立了低收入家庭收入财产核对机制,实现乡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全覆盖,建设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929所,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专业,办理更加便民。

建成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湖南自1996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00多万人,占到全省总人口的18.16%,已呈现出规模化、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省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先后颁布和出台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湖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扶持、税费减免等30多项政策,并建成市县福利院136家、农村敬老院1921所,基层为老服务设施1.2万个。其中,全省养老床位总量达4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3张。

在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方面,先后在2010年和2016年建立孤儿保障制度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目前关爱保护留守儿童70余万名,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200多所,全面保障 2.4万名孤儿基本生活,集中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达到1200元和800元。

此外,在保障残疾人福利方面,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目前覆盖目标人群80万人,每人每月分别达到64元和57元。

完成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

唐白玉说,改革开放40年来,省民政厅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先后于上世纪80年代,完成撤公社建乡镇、撤地区建市改革任务,全面实行市管县体制;1995年完成撤区并乡并镇改革;2015年完成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全省乡镇数从2063个合并为1539个,减少524个,建制村数从41595个合并为24153个,减少17442个。

自1996年以来,圆满完成省级界线和县级界线勘定任务,共勘定省界6条,勘定县界308条,总长1.82万公里,共解决边界争议2300余处,约3500公里,切实提高了依法治界管界和平安边界创建水平,并在2014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普查地名198万条,入库地名176万条,建成省市县三级地名信息库,建成全省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平台和地名地址云服务平台。

在基层治理方面,规范村居换届选举,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修订出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1987年以来,全省共进行了10次村委会、9次居委会换届选举,2017年全面实施村居委会同步换届选举。

此外,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清理修订工作,丰富村居民民主协商议事形式,实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城镇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达到98.6%和97.8%。

相关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巨变——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