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发布会(第2场)

四十年来,湖南工业增加值从不足百亿跨过万亿大关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10月30日下午,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长沙举行。

华声在线10月30日讯(记者 赖泳源)今天下午,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长沙举行,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学工出席发布会,介绍全省工业改革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发布会。

曹慧泉表示,湖南工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为全省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工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工业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扩大开放,全省工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全省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回首40载历程,湖南工业一路栉风沐雨、拼搏奋进,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站在新时代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工信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工业综合实力不断跨越新台阶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1.94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11880亿元,增长89倍,年均增长12.5%。其中,1999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013年突破10000亿元,实现了从不足百亿元到过万亿元的大跨越。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1978年,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4.2亿元,到2017年利润总额增至1930.9亿元;1978年,全省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0.3亿元,2017年达到1457亿元,是全省财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

经济贡献始终发挥主导作用。197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3%,到2012年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42.2%。进入经济新常态后,随着服务业特别是工业带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到2017年比重降为35.0%,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为33.3%,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

全省工业结构持续迈向中高端

工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90年代至今,全省四大区域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工业:长株潭地区发挥区位、技术和人才优势,成为全省工业的核心增长极,工业占全省比重达到44.6%;环洞庭湖地区加快工业绿色发展,占全省工业比重为22.3%;湘南地区通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占全省工业比重上升到18.3%;大湘西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3.8%。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工业以纺织、有色、工业设备制造、粮油加工和化肥农药等产业为主导。90年代开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化工、烟草、电力、食品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快速发展。到2017年,我省11个主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超过10000亿元,食品行业超过5000亿元。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两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湖南制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汽车制造业异军突起,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3.5亿元,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24.8%,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企业发展活力增强。1978年,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6419家,平均每家产值78.6万元;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75家(由于规模工业统计口径的调整,企业数量不可比),户均产值2.7亿元。特别是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成为全省工业的顶梁柱。2017年,全省产值过100亿的企业达到24家,其中华菱集团成为全省首家本土千亿企业。

全省工业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市场化发展

引进来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粤湘强丰有限公司为起点,90年代湖南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湖南利用外资规模更是成倍增长,2017年达到144.8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大众、博世、安赛乐米塔尔、伟创力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南投资建厂。193家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由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且目前仍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有33家。

走出去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湘潭电机厂的冷凝电机成为我国首次通过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此后湖南工业产品经历了由调拨出口到自营出口的转变。株洲硬质合金厂是全省首家自营出口企业。2000年开始湖南境外投资起步,优质企业跨国并购步伐加快。2017年,全省工业产品实现出口额1535.82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8.1%。目前,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华菱集团等一大批省内企业成功开展了跨国并购,并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中车株机、泰富重工等一大批企业的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省工业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省钢材产量221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34.4倍;水泥1.2亿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33.6倍;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与1978年相比增长13.4倍,五强溪等20多家大型水电站以及3000多家小水电站、岳阳华能电厂等14家大型火电厂,绝大部分都在改革开放40年间建成投入运营。我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产量突破100万辆,湖南人民开上省产汽车已经不是梦。

新产品不断涌现。2017年,全省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8049项,实现新产品产值6612亿元,是2006年的10.8倍。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人工智能产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产品品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初期湖南生产的韶峰牌电视机、白云牌电冰箱、松鹤牌自行车,90年代的南方摩托、长丰越野汽车、酒鬼酒等产品不仅走进省内寻常百姓家,而且名扬全国。21世纪初至今,湖南工业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电力机车、动车机、挖掘机、起重机、泵车、盾构机等产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中航起落架的起落架系统、中航发南方工业的发动机、中车株洲所的IGBT芯片、华菱的桥梁钢、时代新材的减震防撞装置等产品,为国产大飞机C919、水陆两栖飞机AG600、“复兴号”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注入了“湖南元素”。

同时,湖南工业不仅以产品直接服务全省人民群众,更是通过就业为增强民生福祉提供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138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300万人;2017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达326万人,加上数量众多的小微型工业企业,工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巨变——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