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编年志丨1998 告别福利分房,迎来楼市黄金时代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孙占锋]

2001年《长沙晚报》刊登的一份长沙楼市地图显示,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湘江以东中心城区,河西则比较少。不过到了最近几年,长沙河西的楼盘已经越来越多。 资料图片

2001年《长沙晚报》刊登的一份长沙楼市地图显示,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湘江以东中心城区,河西则比较少。不过到了最近几年,长沙河西的楼盘已经越来越多。 资料图片

如今长沙高楼林立,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如今长沙高楼林立,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2000年,长沙晚报社承办了长沙房地产交易展示会。资料图片

2000年,长沙晚报社承办了长沙房地产交易展示会。资料图片

1998年1月17日《长沙晚报)头版

1998年1月17日《长沙晚报)头版

长沙晚报记者 孙占锋

工作后由单位按照职务职称高低分配房子,称作“福利分房”。但是在这样的住房分配制度下,“僧多粥少”的状况一直无法破局,居住条件的简陋也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起居,牵制着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进步。

1998年,是中国住房制度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当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也就是后来简称的“23号文件”正式落地。由此,中国城镇住房制度迎来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实物分房被全面叫停,住房分配货币化开始走向舞台,也为2000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拉开了帷幕。

晚报见证

1998年1月17日,《长沙晚报》头版刊发题为《走住房制度改革必由之路——我市将试行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消息。消息说,记者从市房改办获悉,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指示,今年长沙房改将试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市房改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当前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单位将停止用公款建购住房、无偿分配给职工居住的福利型做法,而根据职务级别等发给职工住房津贴。

亲历者说

从等单位分房到自己买商品房

作为一名房改的亲身经历者,也是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中建信和地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金玉感慨良多。“我是中建五局的子弟,在我小时候,家里的居住条件非常糟糕。”回忆起过往,张金玉说,那时她经常跟父母搬家,在小学阶段就转过4次学。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但居住条件大致类似,没有太多变化。”张金玉告诉记者,那个年代,房子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而是一直要等着单位分配。“筒子楼”、宿舍、大院、公共澡堂、公共食堂等,几乎是那个年代居住区的“标配”,也是那个时代住房条件的一个缩影。“父亲是个科级干部,后来单位给分配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面积不到50平方米,但是房子有了独立的厨房、独立的洗手间,全家人开心得不得了,搬家前几天激动得睡不着觉。”

1998年,实物分房制度全面终结,商品房走上了历史舞台。对张金玉来说,她是以双重的身份参与其中的。“我可以买自己想买的房子了,不管是大小、户型,还是区域、配套,都可以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中建五局旗下诞生了中建信和地产,专门做房地产开发,而张金玉是其中一员。

“现在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58%左右,如果要达到70%的国际水平,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足够承载我们的梦想。”在张金玉看来,住房制度在改革,房地产行业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原来的定向开发,到现在的完全市场化,碰到一些困难或困惑在所难免,必须顺应、适应,而且最终要引领转变。

“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我们一路跟随着改革开放,一路享受着改革开放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红利,整个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品质都在一步步提升。”张金玉说,如今的住房供应结构越来越优化,住宅性能越来越提升,配套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记者重访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住房制度不断改革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之一,房改与时俱进,从“福利分房”、公房出租、“筒子楼”、经适房,到现在百花齐放的商品房、共有产权等。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之路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回顾中国房改和房地产行业走过的40年,1998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前前后后的变革,影响至今。

忆往昔

福利分房积弊甚深,改革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长沙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97平方米,当时长沙的人口结构为平均每户4.13人,也就是说,很多家庭是几代人挤在狭窄的空间里。今年77岁的王照湘老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她们一家的房子只有40多平方米,是单位分配的“福利房”,仅2个房间。“我们两口子住一间,老人住一间,孩子们只能打地铺睡。一家老小的起居就这么点地方,真的是各种不方便。”

“国家一年投资300亿元,反倒买了个群众不满意。”当年,国内某市房地产业管理局局长谈到城镇住宅问题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全国第一次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国城镇中有四分之一的居民是无房户、缺房户、居住不便户等住房困难户。在有些地方,分房的矛盾日趋尖锐,住房管理干部也是左右为难。

“住房制度积弊重重,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住房制度,革除住房制度上的积弊,一定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少住房少花钱,多住房多花钱,谁也不能白占便宜,在住房制度上坚决推行商品化的改革。”……当时《长沙晚报》多次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与呼吁。

确实,安居是老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制度改革就开始了探索。1988年,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发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开启了房改破冰之旅,提出要变住房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并出台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文件。

“但是,整体而言,那些年推进的速度很慢,没有太大改观。”曾从事过长沙房改相关工作的孙先生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长沙,城镇职工主要依靠单位福利分房的状况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房屋面积大小都和职工的工作年限、岗位级别等挂钩,而且职工居住面积保障不足、居住生活条件不好、居住配套设施不全等弊病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谈发展

福利分房寿终正寝,楼市跨进新时代

“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势在必行,住房需求的解决必将逐渐推向市场。”这是原建设部副部长李振东在1998年年初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原话。1998年,全国多地在住房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与试点。例如,山东从1998年1月1日起“不分房子改分钱”,上海市从1998年4月15日起不再向单位自建住房供地,北京要求各家银行配合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进一步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

1998年6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传来消息,从下半年起,全国停止城镇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无疑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一次根本性的转变,也开启了中国楼市和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时代。

随后,长沙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表示,长沙市将从1998年12月31日起停止福利实物分房,实施货币化分房,和全国一样进入职工住房货币分配的新时期,告别福利性实物分房时代。据介绍,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将形成三类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者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者租用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从此,长沙建立起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1995年到199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长沙经济适用住房共开工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合格率100%,完成投资超22亿元,有50000余户居民迁入新居,全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90年的6.84平方米提高到8.2平方米。仅在1998年开工的市重点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就有德政园小区、芙蓉苑小区、四方坪小区,当年竣工近30万平方米。长沙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先进城市”“国家安居工程先进城市”等称号。

新的房改政策出台后,已购公房的上市交易办法也应运而生。1999年初,长沙晚报社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取得了当年长沙房地产交易会的承办权。此次房地产交易会,一改过去由政府出钱请客商参展的办法,实行全过程商业化运作的方式。由媒体做“住”的文章,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一股房地产升温的态势也随之而来。

话今朝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

房子真是商品了!上世纪末,曾有人如此预言:住宅市场的火爆,将成为下世纪的一大景观!时至今日,该预言早已被证实。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黄金时代”,伴随着城镇化驱动的市场繁荣,房地产行业开始深刻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说,房改20年解决了中国人住房短缺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我们现在的住房条件还有待改善,但相比20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休职工陈余泽说,商品房时代,人们买房的初衷不同,到底多大的面积、户型结构怎样、周边环境如何,市场都会迎合需求作出决策。

长沙地产人乐兵回忆,1998年年底到2002年,长沙房价几乎保持静止,均价在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2003年6月,在当时的国有土地集中拍卖中,阳光100以4.1亿元的大手笔一举获得河西989亩规模土地的开发权,创下当时长沙房地产界的“天价”,轰动一时。

随后,新华联、金海林等部分湖南开发商开始北上淘金,华盛集团、创远集团等大批民营房地产企业纷纷崛起,形成了“地产湘军”。与此同时,万科、万达、保利、恒大等全国性房地产企业蜂拥而至,长沙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出群雄逐鹿的大戏。

又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头是2005年,从这一年开始,长沙房地产市场开始自1998年后的第二次“井喷”。到2007年12月,长沙住宅当月最高均价突破每平方米4000元。2008年,因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坠入冰点期,直到2010年市场反弹冲高。2013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再次遇冷,直到2016年下半年市场一度比较缓慢,以去库存为主。最近两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再次活跃起来。2018年,在全面房改推出20年之际,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似乎又一次站在了转折的路口。

奋进风采

房地产还有更大天地,城市会更加美好

从1998年到2018年,20年房改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开始浮现。作为当年房改方案主要起草人之一的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打比方说,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辆赛车,那么分配体制、供应体制、金融体制和市场交易体系就是支撑它前行的四个轮胎。但现在,供应体制这个“轮子”的问题比较突出。

的确,“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租房、限价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并存的住房供应体系,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住房租赁消费,积极推进租购同权,市场与制度的方向都非常明晰。

长沙市城乡和住房建设委员会房地产开发处副处长蒋菁介绍,目前,全国百强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共有40余家在长沙投资兴业,前十强里面有九家进驻长沙。“当前长沙的房地产市场总体来说是比较健康有序平稳的。”蒋菁说,从房价上讲,尽管前一段时间可能有一些波动,但是仍然保持着“价格洼地”的优势,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提升整个城市的幸福指数都很有帮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始终在路上,新形势呼唤新房改,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既是要求,也是未来的方向。“坚持正确的导向,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沙房地产市场还有更大的天地,城市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蒋菁如是说。

年度大事

2月23日

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5月4日

北京大学百年庆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6月15日至17日

在京举行的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从下半年开始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6月中旬至9月中旬

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中华民族展示出伟大的抗洪精神。

11月26日至12月2日

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工作会议决定,自199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