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让文学照亮这片土地

[来源:华声在线]

人物档案

周立波(1908一1979),湖南益阳人,原名周绍仪,字凤翔。中国现当代杰出的文学家。1927年毕业于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铁水奔流》等和《山那面人家》《湘江一夜》等20多篇短篇小说,《暴风骤雨》获得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作品被译成俄、日、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在散文、报告文学、文学翻译、理论批评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林珊

“在生活的旷野上,我奔跑了。前面是战斗,是温存,是陷阱,还是欢迎,我都不要管。”

这是一位渴望自由的奔跑者。23岁那年,他即以英语自由之音译,取名“立波”。

110年的时光流淌成一条河。周立波留下的《山乡巨变》等作品,每一部都是投向河流的石子,叮咚作响,激起层层涟漪,并由这个地名荡向更远的远方:

湖南益阳,邓石桥清溪村。

那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的还乡居。十年归根返本,乡亲们亲切地唤他“立波胡子”,他也以乡人乡音下笔入书,由此迈向文学事业的巅峰。

他的文学照亮了自己,还有这片土地。

永远的遗憾

1928年春天,20岁的周立波离开益阳邓石桥清溪村,去了十里洋场上海滩。不久,在鸽子笼似的上海亭子间里,这位年轻人写下一篇名叫《买菜》的小文章在《申报》发表,领到了四元钱稿费,痛快地和朋友们打了一次牙祭。

1978年,已是著名作家的周立波在文革十年后病中试笔,创作出短篇小说《湘江一夜》。他觉得自己笔力仍健,颇为兴奋,多次和朋友们说,等到春暖花开,他要再回益阳老家,再写一部农村现代化题材的长篇小说。

但他再也没有看到故乡的茶子花开了。这位被称为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铁笔”和“圣手”,1979年9月因病在北京去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湘江一夜》,成为周立波最后的作品。他的故乡益阳则永远活在了他的作品中,被无数眼睛和耳朵看见、听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颇具乡土意味的地标,也成为当代文学湘军的起始之地。

2008年,在周立波诞辰100年之际,他的故居所在地清溪村建设成为“山乡巨变第一村”,面向大众开放。他笔下曾经描绘过的乡村未来的美好图景,正鲜活地呈现于这片大地。十年来,无数观众从四面八方奔赴这里,回溯一座村庄与一位作家的血脉根源。正是在这山清水秀的南国乡村,那个被唤做“凤蛮子”、爱读《三国演义》的农家伢子,获得关于美、关于文学的最早启蒙。

从北京迁回益阳

1954年初夏,数年没有回乡的周立波,回到家乡益阳邓石桥清溪村住了些日子。

刚到乡下,他觉得样样都新鲜,并以一位木匠出身的乡农会主席、互助合作委员会主任黎盖均为原型,创作了小说《盖满爹》。其时,周立波创作的小说《暴风骤雨》,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对自己的创作并不满意:“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印象,但等提起笔来时,却又写不出什么。印象虽多,但都很表面,对于人的心理、口吻、习惯、性格和生活细节都不熟悉,提起笔来,能写什么呢?”

周立波不满足于这种走马看花,蜻蜓点水般的创作方式,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从北京迁回老家。

1955年9月,周立波夫妇带着快四岁的小女儿,正式落户到了益阳市郊区桃花仑乡竹山湾,在邓石桥乡清溪村、迎风桥公社民主二队等地居住了十年。他还先后担任了大海塘乡互助合作委员会副主任,桃花仑乡党委副书记等职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在自己家乡农村安家落户并担任了基层领导职务的作家。

回到了乡亲们中间的周立波如鱼得水,他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鸡一叫就起床。他不扮大作家的式样,大忙季节和社员们一样,腰里系块浅蓝色围巾,扎脚勒手下田劳动,还能挑起七八十斤的担子。1956年初,大海塘村里抽干一口老山塘,村民们都去挑塘泥肥田。要挑起上百斤担子沿着又窄又陡的跳板担上塘坑,这可不容易。社长陈桂香不让他去,还藏起了周立波的扁担。没想到他却从邻居家借来一根扁担,挑起塘泥来了。

“立波胡子”与“亭面糊”

慢慢地,乡亲们都把这位大作家当成了无话不谈的自家人,亲切地喊他“立波胡子”。婆婆姥姥们常煮了鸡蛋给他送去,说是让他晚上“压痨”(益阳土话中充饥之意),还不准他推辞或者折钱相抵,周立波就买回良种鸡送给老人们喂养,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亲密无间地和乡亲们泡在一起,周立波对农民的语言、习惯、性情、心理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开始了《山乡巨变》的创作。身边的乡亲们走进了他的书中,成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

住在竹山湾时,周立波有一位邻居叫邓益庭,是位勤快的老倌子。他特别会养牛,用牛,平常爱喝一杯酒,也喜欢发点脾气。但他的心地很善良,只是不太动脑筋,碰到谁都推心置腹无所不谈。1958年,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出版,书中“亭面糊”盛佑亭的原型之一,即是这位好心肠的糊老汉。谈到以邓益庭为模特儿进行创作的情景,周立波说,因为朝夕相处非常熟悉,“他的音容笑貌、谈吐举止甚至于他性格里的弱点,都自然而然地涌上了笔端”。这位有血有肉的“亭面糊”,成为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经典乡土人物。

1988年,参加周立波学术研讨会的代表们来到竹山湾,就在邓益庭家的屋场上开了个会。人家要他发言,麦克风举到眼前,他开口说了一句话:“周立波是个好人,作田很里手。”满屋场人把手掌都拍红了。

把“叫鸡公们”赶出“菜园”

1958年,周立波担任了湖南省文联主席。在他的动员下,蒋牧良、康濯、柯蓝等在全国文艺界颇有声名的湖南人也回到家乡,共同开展湖南文艺的各项工作。一批崭露头角的湖南青年作家谢璞、未央、刘勇、孙健忠、向秀清等,也在周立波的关心下,从各县市基层单位调到省文联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这群年轻人住在长沙市司马里王家菜园二号省文联机关内,诙谐地把自己比作“菜园”里的“叫鸡公”。他们满怀热情地写作,但过了不久就觉得“墨水断源”,笔头枯涩,这引起了周立波的关注。在《周立波评传》一书中,作者胡光凡写下了周立波和谢璞的一次谈话:

谢璞拿着他写工厂的一篇小说去见他。周立波看了几行后,问谢璞:“这个工厂你有亲戚朋友吗?”谢璞说没有。他又问:“你常去那里吗?”一听对方回答“只采访过一次”,周立波幽默地笑了:“狗咬蚊子——瞎碰的!你不熟悉它,写不像的。”他对谢璞说:“你要搞写作,就不要自作聪明显本事,这样写是浪费时间,文字游戏来不得。”

不久,这群“叫鸡公”们被赶出了“菜园”,纷纷回各自的老家生活去了。他们每年有大半年时间泡在农村,写出了一批好作品。周立波又担心他们在乡下呆久了读书少,便采取在长沙办“读书班”的方式让他们得到提高。周立波和蒋牧良亲自给他们讲课。

周立波是一位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又有着良好的中外文学素养的作家。他的作品吸收了古典文学的简练生动,外国文学的细致严密,突出文学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有着浓郁鲜活的湖南乡土味。他常称自己的作品是“从泥巴里拱出来的”,并一再强调写作最怕失真:“阳雀子生的蛋上有血丝子,作品上如果有作家心上的血丝子就美,就真,就耐读了。”他的创作理念与方法,深刻地影响了湖南的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续接了周立波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迅速成长为新时期文学湘军的中坚力量,使潇湘这片文脉深、文气重的热土,焕发出更夺目的文学光华。

2018年10月,又到了茶子花开的季节。《周立波评传》《周立波与外国文学》《周立波文艺讲稿》等一系列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的图书已经与读者见面。书香里的回望与纪念,也飘荡着他最爱的茶子花的清香。

延伸阅读

《周立波评传》

胡光凡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对周立波的生命历程、文化性格、文艺思想、文学道路、创作成就等,做出了深入、全面、客观、公正的介绍和评价,真实展现了周立波的性格形象、人格魅力和生命光辉。

《周立波文艺讲稿》

周立波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集了周立波关于文艺理论工作的讲话稿《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等共33篇,所收文章大多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的文艺理论研究价值和文献资料收藏价值。

《斯人已远》

周仰之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历时七年,勾勒了周立波、周扬、姚芷青等家族亲友的人生侧影,与其所出版的《我的祖父周立波》《梦思故国静听箫》构成周立波的传记三部曲。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