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激荡三湘——庆祝改革开放40年】

金融改革:源头活水澎湃来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永涛]

金融改革:源头活水澎湃来

位于长沙市蔡锷路上的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10月12日,位于长沙湘江西岸的湖南金融中心。目前该中心已聚集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证券、保险、基金类机构50多家。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永涛

10月11日,午后的阳光照在湘江之畔的湖南金融中心。五六年前还是荒芜之地,如今高楼林立,金融机构汇聚。

长沙银行总部大楼直冲云霄,吉祥人寿、三湘银行的全国总部比邻而居。

9月26日,长沙银行一路“踏歌而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登陆A股的锣声,成为我省第一家上市银行。

两年前的12月26日,中部首家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在此开门迎客,而今,已成长为全国民营银行阵营中的优等生。

这是湖南金融业改革开放历程的一个缩影。40年来,湖南金融改革波澜壮阔,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化成澎湃动力,推动我省经济大步向前。

1 体系再造:从“一家独大”到业态完整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让人们难以忘怀。

“湖南金融业的改革,从1978年春天开始。”那些对湖南金融业影响深远的改革细节,虽已久远,但接受湖南日报记者采访时,缪曼聪记忆犹新。

这位70岁的老人,睿智、健谈,曾多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长。

在改革起步之前,省内的金融机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可谓“一家独大”。

从1978年起,省农业银行、省人民保险公司、中国银行长沙分行先后恢复或分设,农村信用社脱离人民公社而归口农业银行管理。

“要将银行功能激活,关键得让银行机构从大一统银行体制中脱胎换骨,实现金融体系再造。”缪曼聪说,改革之初,在以往“强财政、弱金融”的格局下,金融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行业,需要“杀出一条血路”。

于是,恢复、重建、引进一系列机构的创新举措快马加鞭。

198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在省内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经营性业务全部移交给新成立的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省内的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人民保险公司,被纳入省人民银行管理。

其后10年间,各银行加快商业化改革步伐,政策性业务移交给“农发”“国开”“进出口”等政策性银行;全省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开始推进农信社体制改革。

1998年以来,招商、兴业、光大、中信、浦发、渤海、恒丰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入湘;汇丰、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登陆长沙。平安、新华、太平洋等保险机构踏足而入;全国性券商和本地券商已经在竞争中开始“火拼”。

我省金融体系由银行业逐步扩展,目前已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各业并举,中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业态完整、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组织体系。

到今年6月底,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达9834家;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33家;保险公司和省级分公司数量达58家。

2 湘军崛起:从零散无序到中坚力量

“全国跨行取款零手续费!”

在长沙经营一家服装外贸公司的周晓,还记得1999年她办理第一张银行卡时,最令她心动的便是这句宣传语。

她办的长沙银行芙蓉卡,是银行卡中的“新面孔”。体验过之后,才知道真的可以省手续费,而每次去网点存取款,银行工作人员的服务也让她感到贴心。

上世纪90年代,我省银行业改革步入商业化经营新阶段。对零散无序分布在全省的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规范、重组。推动地方金融业发展,是改革的重点。

“湖南人自己的银行”在此时应运而生。

1997年,16家城市信用社共同组建长沙城市合作银行,后更名为长沙银行。

“长沙银行的创建、发展、壮大,是湖南金融业改革创新的一个硕果。”缪曼聪坦言,这是令她记忆深刻的一件大事,湖南地方金融业自此呈现出新气象。

在此之前,民众只能在上班时间办理银行业务。长沙银行在全省率先推出24小时银行服务、芙蓉卡全国跨行取款零手续费等举措,改变了民众对银行的认知。

今年9月,长沙银行成功在A股上市。截至今年6月30日,长沙银行资产总额4875.55亿元,已是我省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

金融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

2010年10月,湖南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另一个样本——华融湘江银行面世。

2012年9月,吉祥人寿创立,成为湖南首家法人保险机构。

2016年12月,三一集团作为主发起的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开业。

“民营资本可以创建银行,这在十年二十年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缪曼聪感慨。

三湘银行成为中部第一家民营银行,是湖南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性创举。

今年1至6月,三湘银行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194.28%;拨备前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03.74%,来势喜人。

2017年1月,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2017年12月,湖南第100家A股上市公司奥士康在深交所敲锣上市。

我省在湘江之畔倾力打造的湖南金融中心,已聚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类机构220家,初现峥嵘。

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三湘银行、吉祥人寿、湖南信托、财富证券、湖南股权交易所……组成了规模壮观、湘味十足的金融军团,成为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历史,记录了湖南金融改革每一步的开拓拼搏。而每一项创新、每一次成功,都是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纪念碑。

3 助力发展:从“吃大锅饭”到“量体裁衣”

“一接到政府领导电话,就担心被要求放贷款。贷款一旦放出,很可能就收不回来了。”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长沙一家国有银行担任业务负责人的陆明(化名),经办过的企业贷款,一部分变成了呆坏账。

碰到经营管理不善、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谁敢投放贷款?谈起当年经历,陆明说,那时的信用环境和现在比不得,银行、企业、政府权责不明,行为亟须规范。

改革开放后,我省银行与财政的关系被厘清了,但银行在“统存统贷、统收统支”体制下“吃大锅饭”,难以自主按市场需求来进行信贷投放的问题,解决仍需时日。

“信用环境上不去,金融创新便无坚实的基础。”缪曼聪介绍,在“金融安全区”创建的基础上,湖南开始着力推进以建立社会信用机制为目标的金融服务创新。

2005年,省政府颁布《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出台《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完成全省各市州住房公积金信息向人民银行总行数据库的归集;实现全省6000多万个个人账户信息与公安部门身份证系统的核对。

“居民有了‘金融身份证’,是金融信用环境优化的重要标志。”缪曼聪说,金融环境稳健安全了,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才能更好地释放。

在此基础之上,近年来湖南金融业加大创新力度,“量体裁衣”服务民生,支持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建行湖南省分行打造“湘企出海+”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湖南企业“走出去”;

浦发银行牵手华菱集团落地湖南省首单市场化降杠杆项目;

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首席承保湖南巨灾保险试点;

财富证券系列“扶贫债券”助力“精准扶贫”;

……

为经济发展“输血供氧”的湖南金融业,发展进入“加速度”。

到2017年12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居全国第五位。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居全国第四位。

2017年,全省企业共实现直接融资3444.59亿元。全省保费收入跨越千亿关口,达到1110.2亿元,同比增长25.24%,为全省提供保险保障超过56万亿元。

4 效率升级: 从“存折储蓄”到智能金融

“存款储蓄,利国利民”。人们或许还能记起,多年前马路边围墙上类似的标语。

那些斑驳的字迹,印刻着金融的一个时代。

“那时,每天从菜市场收摊后,我都会将卖菜收入存进银行。”在长沙城南经营一家超市的蔡禾生,还记得每次存完钱,存折捏在手里,心里特别踏实。

20年前,蔡禾生没有理财的概念。和大多数普通百姓一样,安全稳定的储蓄是他的首选。

而今,蔡禾生超市里装的银行刷卡POS机,已很少用,甚至每天收到的现金也寥寥无几,顾客大多用微信、支付宝、银联付款。

“现在再不会去银行存款,多余的资金都理财了。”蔡禾生俨然已是“理财达人”,他买了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产品、保险,还有部分资金放在股市。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1991年,工商银行在长沙首发银行卡,各种银行卡作为个人支付、信用工具在湖南才开始普及。

进入21世纪,当金融搭上互联网等科技进步的快车,过去高不可攀的金融消费、理财、信贷、移动支付,早已触手可及。

我省各大银行开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突破现有业务、渠道、产品限制,转型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银行。

不需要身份证、银行卡,微微一笑,按提示操作几下,钱就自己“吐”出来……刷脸开户取款,建行、招行、交行、民生银行等银行的网点,可轻松体验。

投资、购物、缴费、订票……在手机上下载几个APP,开通手机银行,动动手指都可搞定。

一机在手,走遍天下。

当年喜欢到银行存款的蔡禾生,家里还收藏着20多年前的存折,他说看起来像古董,要好好保存。现在出行,他很少带现金,用钱时,只需手机扫一扫,却更方便、安全、贴心。

“以效率升级为核心,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快捷安全、便民实用。”中南大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饶育蕾如此表示。

作为国内从事金融研究的知名学者,饶育蕾见证了湖南金融业近些年来的嬗变。她说,以科技创新增加金融供给,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化信用评价与风险控制能力,湖南金融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湖南金融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9年 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打破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

1979年11月 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湖南保险业迎来发展机遇。

1984年 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工商银行专营。

1985年 湖南省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后更名为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湖南唯一保留的信托机构。

1997年 长沙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后更名为长沙银行,2018年9月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湖南首家A股上市银行。

1998年6月 招商银行长沙支行成立,这是湖南引进的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9年 中国证监会长沙特派办挂牌。2004年3月,更名为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

2001年4月 中国保监会长沙特派员办事处成立。2004年2月,更名为中国保监会湖南监管局。

2002年8月 财富证券创立。

2003年10月 中国银监会湖南监管局挂牌成立。

2008年2月 湖南首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长沙分行正式开业。

2009年12月 首届湖南金融博览会在长沙举行。

2010年10月 华融湘江银行成立。

2012年9月 吉祥人寿创立,成为湖南首家法人保险机构。

2016年12月26日 湖南第一家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开业。

2017年1月 湖南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2017年7月 致力打造成中部地区股权投资及配套服务聚集高地的湘江基金小镇落户长沙。

2018年7月 浙商银行长沙分行开业。至此,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齐聚湖南。

相关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激荡三湘——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