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祁东官家嘴镇:遍地黄花变黄金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李成辉 实习生 刘孝敬]

学习顽强的“黄花菜精神”,从生产驱动走向文化驱动

祁东官家嘴镇:遍地黄花变黄金

祁东县官家嘴镇的一处黄花菜加工基地,工人们正在对黄花鲜菜进行烘干,这也是加工黄花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成辉 摄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成辉 实习生 刘孝敬

今年4月24日,衡阳市祁东县脱贫摘帽。消息传来,举县振奋。

“在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中,黄花菜功不可没。”祁东县黄花菜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满元介绍,全县2万余人靠种植黄花菜实现成功脱贫。

谈及黄花菜,就不得不提该县西部的一个乡镇——官家嘴镇。它是黄花菜种植发祥地和原产地,也是祁东黄花菜主产区。目前,官家嘴镇全镇种植黄花菜共计2万余亩,产值近1.5亿元,全镇近四分之三的人口种植黄花菜,或从事黄花菜相关产业,人均黄花菜种植收入达3000余元。在当地,黄花菜被称为农民的“钱袋子”“命根子”。

黄花菜凉了?依然很热

8月30日,记者驱车来到官家嘴镇,虽然已过黄花菜盛产季节,但道路两边的田地里、山野间,仍然有不少还未被采摘的黄花。风吹黄花,沁人心脾。

望着远处田间的花儿,70多岁的村民张大爷笑着说,有的人可能没有吃过它,但一定“耳熟能详”,比如老百姓经常说的成语“黄花菜都凉了”“明日黄花”等等,它都是“主角”。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祁东种植黄花菜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县,常年面积16万余亩,年产干菜8万余吨,总产量约占全国60%,产值过20亿元,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靠黄花菜走上致富之路

在官家嘴镇草原村,几栋醒目的乡间“别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其中一栋房子的主人名叫管小伟,今年34岁,靠着黄花菜,他摆脱了沦为打工仔的命运,走上了自强致富之路。“刚刚接到一个广州的大单子,客户每个月订购价值30万元的黄花菜。”管小伟介绍,2010年的时候,他还是某工厂一线务工人员。适逢电商崛起,他想到了自己老家的黄花菜,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8年来,管小伟通过互联网将黄花菜卖向了全国。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推广家乡的黄花菜,他紧跟互联网的潮流。这两年,短视频流行,他自然不会放过免费宣传的机会。

今年7月,管小伟在菜地拍下农民连夜采摘黄花菜的视频,传到了某视频平台,并配文字“一个头灯,撑起一个家,致敬半夜采花人,你们是最美的劳动者”。知道黄花菜,但没见过、没吃过黄花菜的网友纷纷围观,使之成为转发热门,获得了30多万点赞,550多万阅读。

管小伟说,他想在家门口打造旅游体验区,让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家乡体验采摘、制作加工黄花菜的全过程。

实现从20亿到100亿跨越

在祁东,像管小伟这样以种植黄花菜为生的农民有40多万人。

黄花菜种植最早可以追溯至明弘治年间。官家嘴镇永年村的管福民、管福顺兄弟从外地引入黄花菜,在自家大桶园、豆子园开始栽种,并培育繁殖。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每年6月至8月,农户夜晚到上午都会在地里劳作,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孩子们也会随爸妈一起到地里干活。管小伟从7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种植和采摘,“自己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来自黄花菜”。

一方水土培育一方精神,艰苦的环境孕育了祁东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也是当地提出的“黄花菜精神”的内核之一。

在今年祁东黄花菜美食文化节文化论坛上,县委书记杜登峰表示,黄花菜的顽强生命令人赞叹!即使是成长在贫瘠干旱的黄土地,即使遭遇冰封霜冻的严寒,他们都会春风吹又生,茂密又葱茏。它们到了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利箭根根直立,倔强生长,宁折不弯,俨然祁东人民不惧艰辛、敢拼敢赢的硬骨头精神。

谈及祁东黄花菜产业的未来,祁东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雷建军表示,他们将推进祁东黄花菜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黄花菜产业的转型,从生产驱动走向文化驱动,力争在五年内实现从20亿到100亿的跨越。让祁东保持中国最大黄花菜生产基地地位,同时把祁东建设成中国萱草文化传承传播基地,建设成中国母亲花与母亲文化的传承研究基地。


相关专题:“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