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三湘]刻写在武陵山上的答卷——吉首市精准脱贫记

[来源:华声在线]

刻写在武陵山上的答卷

——吉首市精准脱贫记

■编者按:

在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中,我省出现了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可喜局面,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决定性进展。从今天起,本报“精准扶贫在三湘”专栏将聚焦吉首市、祁东县、双牌县、江永县、宁远县、鹤城区、洪江市7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脱贫摘帽的典型经验,并将陆续推介其他脱贫攻坚典型,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陈生真

春天的武陵山上,百花盛开。4月下旬,一则喜讯在武陵山上传开:吉首市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个县市中,率先脱贫摘帽。

吉首市是一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33.6万人,其中,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7.68%。2014年,吉首全市150个村(社区)中,农村户籍人口有167751人,贫困发生率达25.7%,平均4个家庭就有一户贫困户。

经过长达4年的精准扶贫,至2017年底,吉首市累计脱贫10818户、4262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从而顺利脱贫摘帽。

人民是阅卷人。吉首的阅卷人——农民群众,对答卷的满意度高达98.5%。

记者翻山越岭,穿行在吉首的苗乡土寨,探寻这份刻写在大山上的答卷。

“一线工作法”,从百姓手中找到了精准发力的“钥匙”

2015年12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吉首市委主要负责人独自来到石家冲街道的栗溪村暗访。在前一天的市委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上,不少人对精准识别“回头看”有畏难情绪。

在村部的公示栏前,村民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只要村里公平民主地重新认定,并张榜公布,群众是认账的。

“一线工作法”,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精准识别“回头看”后,重新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1329户、43153人。

精准认定,为精准发力奠定了基础。

难题又来了,2183户农村贫困群众的危房需要改造。分歧出现了:时间紧、任务重,有的提出让建筑公司来实施,有的提出按户核定补助资金。

马颈坳镇的着落村等,又留下了吉首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走访的足迹。

各家各户具体情况不同,建筑公司施工不现实;不能完全按户补助,否则按人均13平方米建设,人口多的户资金不够用,人口少的户还可从中赚钱。

去年4月,差异化补助的决策迅速形成:新建户1至2人户补助3万元,3至4人户补助4万元,5人户补助6万元,6人户补助7万元,7人及以上户补助8万元。

4个月后,2183户危房改造就基本完成。

精准扶贫,最忌责任不实,工作浮在表面。

吉首市用创新的方式,将扶贫责任划分为五级——市级领导的领导责任、市直部门的职能和后盾责任、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村支两委的直接责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全市所有干部的帮扶责任。

考核、督查、问责,是压实五级责任的必要手段。

吉首市的5个督查组,分别进驻11个乡镇(街道),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2017年,221人被通报,125人被约谈,30人被诫勉谈话,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2人。

“十项工程”,让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具体而现实

在己略乡己略村清悠悠的己略河边,41栋新修的房屋错落有致,成为乡村新风景。

70岁的苗族老汉石大贵,多年瘫痪在床,他感慨道:“搬下山来好呀!住在山上,山体再滑坡,我就只有等死呀。”

吉首市建成6个高标准的集中安置区,完成包括石大贵一家在内的1942户、775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

“两不愁、三保障”是精准扶贫要达到的目标,而“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则是达到目标的方式与方法。自治州创新性地将精准扶贫量化为“十项工程”,便于操作、管理与推进。

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发展、医疗救助帮扶、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随着“十项工程”的有序推进,吉首精准扶贫成效日益显现。

黄金茶产业,成为吉首发展生产的首选产业项目。

河溪镇种茶大户张晓梅,拥有2038亩茶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附近7个村的1700名贫困群众发展茶产业。群众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形式,获得分红,在茶园务工也有稳定收入。张晓梅每年付给贫困群众的分红和工资,就达百万元之巨。

吉首市现有可采摘的黄金茶6.37万亩,预计今年干茶产量可达1050吨,产值可突破5亿元,带动5万余人增收致富。

每一个扶贫参与者,都是“精准脱贫”历史篇章的书写者

“精准扶贫,需要每一个人参与。所有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成了历史宏篇。”自治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刘珍瑜说。

140个驻村扶贫工作队、353名扶贫队员,进驻140个村;9074名帮扶干部,与11289户贫困户“结穷亲”。

湘西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女教师龙晓颖,2014年春被选为太平镇排杉村第一支书。

柔弱的她,在进村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被村民问得哑口无言。倔强的她,从此吃在村里、住在村里。她在村里组织承办了吉首市第一届电商精准扶贫活动,对“金红土”椪柑品牌进行宣传和推介,椪柑价格实现翻番。

吉首市法院的女干部丁懿,2015年被派往河溪镇渔溪村担任第一支书,当选为吉首市第一届“狮子型干部”;在渔溪村2016年底脱贫摘帽后,丁懿又被派往寨阳乡坪朗村担任第一支书……让村民们难以忘记的是,2017年12月,她工作调回了益阳老家;但2018年1月,她又从益阳请假,赶回坪朗村组织和迎接扶贫检查。

每一个扶贫参与者,与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一道,共同书写了“精准脱贫”的历史篇章。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