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湖湘英烈谱]杨开慧:“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来源:华声在线]
杨开慧(资料照片)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1957年,毛泽东深情怀念自己的妻子杨开慧时,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长沙县板仓乡,著名学者杨昌济之女。1913年春随父迁居长沙。这里,她结识了经常来家中求教的毛泽东。1918年,随父迁往北京的杨开慧,与拟赴法勤工俭学而来北京的毛泽东再次相遇,两人也逐渐建立了恋爱关系。1920年冬,和毛泽东结婚,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

早在与毛泽东结婚前,杨开慧就开始为毛泽东分忧。为了解决毛泽东革命活动经费的困难,杨开慧劝说母亲将父亲过世时北京大学同事捐助的奠仪费拿出来作为革命经费。结婚后,从1920年冬至1927年8月,从长沙的清水塘畔,到武昌的黄鹤楼前,再到上海、广州……杨开慧一直紧随在毛泽东身边,在颠沛流离中精心照顾毛泽东的饮食起居,不分日夜地协助毛泽东整理文稿。对于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罢工宣言之类的重要文件,杨开慧更是珍藏得好好的,她用一个妇女盛放耳环、戒指、香粉一类用品的首饰箱收藏文件,这就是人们熟悉的“枕头箱”。一直到她被捕前,这个箱子始终和她形影不离。

1925年春节期间,杨开慧随同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在韶山创办了20来所农民夜校,培养了大批党员和农民骨干。之后,她又随毛泽东南下广州,北上武汉,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农民运动。毛泽东曾说:“我这个好秘书,抄写起来,又快又好。” 而当时杨开慧还要照顾两个幼儿,并怀有第三个孩子。在她的协助下,毛泽东很快写完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因为要准备秋收起义,把杨开慧和3个幼子送回到板仓。她积极与板仓一带的地下党员取得联系,组织地下党员、农会骨干建立地方武装,惩治恶霸,救济贫民。

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湖南军阀拿毛泽东没办法,就千方百计迫害他的家人。这种情况下,地下党组织和革命群众都劝杨开慧暂时离开板仓,去江西找毛泽东,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为以防万一,她将党的文件密封在一只煅烧有“囍”字的蓝花瓷缸内,埋在叔叔的菜园里。

1930年10月下旬,杨开慧和儿子毛岸英被敌人逮捕。押到长沙后,敌人妄图强迫她交出地下党组织的名单和毛泽东的具体地址,对她严刑拷打,她大义凛然,坚强不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杨开慧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打昏后又被凉飕飕的水泼醒……她带着儿子毛岸英在狱中度过了一段极其黑暗的漫长时光。行刑逼供不成,敌人又心生一计,企图利诱,声称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勇敢而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可以给她带来生路的选择,她毅然回答道:“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被捕后,党组织和其父亲的生前好友曾多方设法营救,遗憾的是都没成功。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这一年,她29岁。

不久,正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痛彻心扉,他在给杨家的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1957年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称她为“骄杨”,并释之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执笔:省委党史研究室 朱柏林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孙敏坚 整理)

相关专题: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