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码头指挥员熊页淞:站在湖南开放发展的"结点"上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卢小伟 潘梁平 邓桂明]

新港码头岸边指挥员熊页淞正指挥工人吊装货物,运到上海,出口欧美。 潘梁平 摄

岳阳城陵矶新港码头外,长江江面上船舶如织。张必闻 唐俊 摄

年关将近,码头上仍旧一片繁忙景象。张必闻 唐俊 摄

华声在线2月3日讯(华声在线记者 卢小伟 潘梁平 邓桂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牛肉、进口汽车等“洋货”,逐渐走进普通人家里。湖南人想要更方便地用上“洋货”,离不开熊页淞的工作。

熊页淞是岳阳城陵矶新港码头的一名岸边指挥员。2月3日上午,码头边江风猎猎,水天茫茫。熊页淞站在码头上,手拿步话机指挥起重机工人,把集装箱吊装到码头边停泊的运输船上。这批100多个标箱的货物,将顺江而下,经上海出口到欧美国家。

呼呼江风催人涕下,熊页淞拿着步话机的手也被风吹得通红。但他顾不上哈气搓手,一边盯着手中的集装箱放置图,一边指挥起重机上的工人,把集装箱吊装到航轮上的准备位置。

凑近一看,放置图被他用红笔标出了很多“对”“叉”记号。

“做这一行必须细心,每个集装箱在轮船上都有自己的位置,放错会影响货物卸载。”利用工人装货间隙,熊页淞告诉记者。2014年来到码头后,他已指挥装卸了无数货物。最忙时,“一个白加黑班可装卸货物达四五百箱。”

熊页淞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到货物能不能顺利运输,还意味着普通大众能不能更方便地吃上进口牛肉,更实惠地买到进口汽车。

原来,以前湖南人想吃进口牛肉,不仅折腾而且昂贵;想买进口汽车,也要费尽周折。城陵矶新港的出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记者了解到,城陵矶自古就有水运贸易。2006年,岳阳市启动城陵矶新港建设,2009年正式运营,拉响了城陵矶快速发展的汽笛。

几年来,熊页淞见证了码头的飞速发展:2017年吞吐量增幅在长江中上游码头中排名前列。已建成的一期项目,设计能力一年30万标箱,去年达到42.28万箱。

熊页淞介绍,城陵矶码头还先后成为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固废进口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专业术语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进口牛肉为例,2014年城陵矶码头通过国家进口肉类制定口岸验收后,省内进口冻肉较原渠道每吨可节约物流成本500—800元。“有了城陵矶码头,湖南和周边的吃货们有福了!”熊页淞向打趣道。

除了是吃货们的“福地”外,城陵矶新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湖南开放发展提供驱动力。

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石球说,关于“港口经济”,有一个“1:3”的说法,即“港口每走1元的货,拉动地方经济3元”。

翻开地图,城陵矶的战略地位一目了然:国家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咽喉,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区域,湖南融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2017年初,湖南启动“湘品出境”“万商入湘”“湘企出海”“拓口兴岸”和“园区开放崛起”五项行动,城陵矶新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岸上指挥员,熊页淞正好站在湖南开放发展的“结点”上。在他身旁,正在加紧建设的新港码头二期工程,投入运营后,一、二期年吞吐能力可达100万标箱。

在他眼前,滚滚长江中,满载货物的船只正乘风破浪。

相关专题:“新时代 新梦想”——2018年新春走基层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