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湘潭高新区
▲湘潭新松机器人产品图
院士创新产业园项目入园签约仪式
力合长株潭创新中心
湘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开工仪式
(本版图片均由湘潭高新区宣传部提供)
彭婷 刘澜
2017年12月3日,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揭晓,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湘潭高新区”)以75名的成绩名列其中,较去年上升15名,这是该区连续四年登上榜单。
湘潭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总面积46.8平方公里,是省“一点一线”经济走廊的中心。全区入驻企业865家,规模企业148家,重点围绕智能技术研发、能源装备、新材料、现代服务业、3D打印与大数据等产业,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湘潭智造谷核心。
2017年是湘潭高新区“打造智造谷 建设自创区”的开局之年。这一年,该区坚持“举创新旗 打改革牌 抓投资量”的工作思路,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较好。全区完成专利申报588件,为年目标的105%;预计全年28家通过认定或复核,为年目标的130%;引进孵化小微科创项目科技项目60个,为年目标的100%。
这一年,湘潭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全年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产值分别为1382亿元、960.9亿元、701.5亿元、185亿元、420.1亿元、26.4亿元、47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9%、8%、10%、7%、15%、10%、15%。
突出创新引领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科技驱动,政策先行。2017年以来,湘潭高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扶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暂行)办法》《“551人才计划”实施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等创新政策6个,并修订完善了已有的《鼓励科技创新实施办法》,正抓紧起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办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促成该区“1+N”政策体系初步建成。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累计兑现各类政策性奖励和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
湘潭高新区还制定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创建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将培育25家省、市、区试点示范企业。2017年以来,18家园区企业完成了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华菱线缆、迅达集团等12家获得“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湘电风能、天士力药业等21家获得数字企业称号。崇德科技获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称号,华菱线缆进入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大赛决赛,湘潭屹丰、金杯电工和千智机器人等15家企业已申报市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
政策有了,如何才能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精准的服务呢?该区制定了《“一对一”企业联点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由局领导带队每月一次走访调研,收集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全年协调解决“双管”线10千伏电缆线故障;恒宇建材公司与电厂交接处水管爆裂、迅达门口设立自行车租赁点等问题诉求60余起。与此同时,全年组织对新《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进行学习培训10余场次,策划了《2017高新技术企业培训方案》,发动组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举办了3次有针对性的高企申报培训工作。全区共计37家企业进行高企申报,成功认定和复核31家,同比增长30%。
在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方面,湘潭高新区全年组织金融大讲坛、2017年双创项目融资路演等专题培训10次。推出符合企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成了该区与广发银行的“政银保”专项合作项目,创新发起高新区与湘潭企业担保、广发银行的“政银保”专项合作项目,拿出了对园区中小企业2亿元授信的方案。同时,通过推进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新三板等方式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协助企业落实担保措施。全年为高新集团、时变通讯、中通电气、崇德科技等园区重点企业争取各级资金4000余万元。
加快建设院士创新平台
创新经济方兴未艾
2017年11月15日,卢秉恒院士工作站以及3D打印、智慧城市等8个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湘潭高新区院士创新产业园。这是高新区院士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瞬间。又一批院士的加盟,既是对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的认可,发展模式的认同,也是对创新引领美好未来的期许。
当天签约的8个项目为:湘潭高新区卢秉恒院士工作站、陕西恒通3D打印产业化项目、中星微电子集团项目、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湘潭智城联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湘潭创新智慧私募股权基金项目、湖南佳伟新能源电池项目、新能源工业车辆动力系统项目。
其中,卢秉恒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高新区后,将集成国内外研发力量,重点开展医疗康复、航空制造、航天科技、汽车研发、生物制造等领域的3D打印工艺、装备、材料、应用等产业化技术研发,逐渐实现技术转化。
这一波项目入驻的小高潮,是高新区院士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高新区重点打造的院士创新产业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欧阳晓平牵头成立,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引领作用,以院士创新研究中心为引导,以院士创新产业园为承接平台,已引进欧阳晓平、邓中翰、王浩、罗安、王贻芳、卢秉恒等6位院士和一批高端人才带项目汇集湘潭高新区。
为助推院士产业园的发展,2017年,高新区帮助华康恒健和酷弗、正芯微电子各获得20万元湘潭市创新研究和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立项支持,千智机器人获得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目前:特种机器人项目已完成产值1000万元;超纯高阻硅X光探测器项目小型探测器经湘大实验室检测无误,已生产出产品小样;单克隆抗体项目研究人员开始实验室分子实验,项目第一阶段目标提前实现;量子聚能供氧材料项目完成环评工作,签订订单7000多万元;湖南时变数字雷达项目快速推进。
同时,2017年高新区还成功引进镁铝空气电池项目和多肽药物项目,引进高端创新创业项目9个,总投资47亿元。成功引进香港城市大学席博士高瑞电池项目落地投产,目前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
园区发展亮点纷呈
长沙被称为“创新谷”,株洲被称为“动力谷”,湘潭被称为“智造谷”,这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鲜明的特色。制造,智造,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湘潭高新区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正加速实现由“高新制造”转变为“高新智造”,园区发展亮点纷呈。
该区与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编制了《湘潭高新区“智造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系统谋划设计了湘潭高新区作为智造谷核心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归纳起来为:共安排了21个方面、66项具体工作;设计了“3+1”主导产业体系和19个子领域;编排了65个具体项目。同时,以现有园区为基础,引进了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重点建设湘潭机器人产业园,着力打造院士创新产业园和力合科技领航基地两大创新平台,致力于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布局一批高端项目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其中,湘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投资120亿元,项目总规划用地约3240亩,将打造机器人科研制造产业、金融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生活配套功能有机结合的“五位一体”机器人特色产业园。
为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湘潭高新区牵头承办2017年“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湘潭站活动,“双创”示范效应获国省层面肯定。组织举办了“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高新杯”大学生辩论赛、就业示范典型评选活动等双创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人物15人,评选年度创新产品10件。组织各部门、相关企业召开自创区专项申报动员会,组织审核推荐各类项目20个,其中标志性创新工程项目2个,标志性创新平台7个,标志性产业集群项目10个,标志性创新品牌建设1个。
湘潭高新区还着力加强对园区劣质企业和停产企业整治力度,勒令多家高能耗企业停产、 “僵尸”企业搬迁,盘活存量用地和厂房12万平方米。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局关于建立“一对一”企业联点服务实施方案》《企业减负专项行动方案》《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园区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园区163家规模企业有116家实现正增长,占比71.2%;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3.7%,其中屹丰实现产值8.03亿元;飞鸽药业获批省工业品牌培育试点单位;中通电气和崇德科技获得省小巨人企业称号;湘电风能、华菱线缆和湘江液压等7个项目获得省财政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8已扬帆起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湘潭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打造智造谷,建设自创区”的目标定位,确保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2%、10%、10%、13%、8%、12%,力争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力争国、省园区排名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