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江华速度”:10亿元产能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50天

[来源:华声在线]

人们印象中的“老、少、边、穷”地区,短短几年崛起“百亿园区”。今年引进10亿元产能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50天——

解码“江华速度”


12月12日,江华瑶族自治县,贵德集团,工人正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作业。

杨丁香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杨丁香

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要靠产业和项目的加快引进、落地、投产。

150天!年产能达10亿元的贵德光电产业园,从签约、开工到投产,扎根江华经开区,创造了令人惊羡的“江华速度”。

去年9月以来,江华经开区引进包括贵德集团在内的16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大多数半年左右便投产。

位于南岭北麓、潇水源头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被称为“神州瑶都”。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江华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诸多条件并无优势,为何能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

“瑶都”有何魅力,引来“群凤”齐舞?

煦暖的冬日,记者走进江华经开区,感受这片招商引资的热土,探寻“江华速度”背后的奥秘。

年产能10亿元的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150天——

“江华速度”刷新纪录

12月7日,记者走进贵德光电产业园,见到一栋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无尘车间内10多条生产线正在紧张生产。

“一块指甲大的触摸屏,出口价30美元。”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介绍,这是来江华后接的首个订单,总额3000万美元。

从深圳转移来的贵德集团,由鑫丹富斯等6家关联企业抱团共建,全自动生产LCD液晶显示屏、TFT模组、LED背光源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形成了完整产业链,预计3年内实现年产值达10亿元。

喻贵清楚地记得,今年6月8日他首次来江华考察,经过几个回合的洽谈,于6月26日与县政府签约。

洽谈期间,喻贵对县长龙飞凤说:“只要县里按时交厂房,项目就能5个月投产。”

“没问题!”龙飞凤回答。

签约以后,县里抓紧厂房扫尾,按时交付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喻贵的团队抓紧采购设备、进场装修。最忙的时候,8支施工队交叉施工。

为了保进度,副县长胡勇刚每天到工地协调,相关部门全程代办各种手续。有一天晚上,工地断了电,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邓铁成一直守在现场调度,直到第二天早上恢复供电。

11月22日,贵德光电产业园部分投产。从签约那一天算起,恰好150天。至12月3日盘王节,项目正式投产。

“建设过程中,我每天都能感觉到,不仅我和我的团队,还有当地相关方面都在努力。”喻贵说,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

对此,九恒集团江华项目总经理尹建平亦有同感。

2014年,投资7.5亿元的九恒条码项目落户江华经开区。项目刚开工不久,时任省长杜家毫前往考察,鼓励他们早日投产、扎根湖南、开拓进取。

项目建设期间,县委书记罗建华经常在周末悄悄来工地,帮助解决问题,曾创造了“九恒速度”:从开工到第一单产品下线,仅用了4个月。

如今,江华九恒条码生产线每天生产快递单2000万票,年产量超60亿票,中国物流快递条码六成产自这里。九恒集团总部和生产基地也全部从广州搬迁到了江华经开区,打造“园中园”九恒工业园,包括九恒数码、九恒新能源、恒津包装在内,形成产业集群,今年预计总产值可突破15亿元。

今年5月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再次来江华考察,看到九恒空气能热水器等新产品已在江华生产,绿色、节能、环保。他高兴地说,园区就是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使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决策者有胆略,超前谋划补短板——

“快人一拍”抢抓机遇

在江华考察时,杜家毫叮嘱县主要领导,要大胆创新,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更多高端产业,走在全省开放崛起的前列。

湘粤桂三省交界的江华,山岭层叠。落后的交通,制约了“瑶都”发展。

打开山门,招商引资,首先要修路。近几年,江华相继投入20多亿元,先后修建84条“致富路”,架起36座“连心桥”,补齐交通短板,大降物流成本。

2013年,江华经开区扩容,更加体现了决策者的超前胆略和创新意识。

当年划入产业园的征收地达1.3万亩,是一次性征收,还是根据项目需要慢慢征收?曾在经开区任职多年的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廖树清记得,在讨论会上,大家为此争论激烈。

用地是招商引资的“老大难”。一次性征地1.3万亩,今后多年引进项目用地无忧。然而,县财政能否背得起这个包袱?

经过调查研究,县委书记罗建华拍板:一次性征收。

参照先进地区的做法,县里创新“两置换(补偿金置换社会保障、安置地置换生活出路)、两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两转变(村委会转为社区、村民自行决定转为城镇户口)”的征地模式。这样,县财政每年只要拿2000万元左右,替征地农民缴纳保险;土地一次性补偿款变“细水长流”,农民也更安心。

2014年,省委、省政府实施“135工程”,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有的地方担心标准化厂房“难消化”,江华却看准机遇,努力争取标准化厂房110万平方米,比计划数翻了两番,为优质项目入园和快速投产夯实基础。

交通末梢变通途,园区建起新厂房,“瑶都”展现大气魄。“硬件”硬了,眼界也高了,招商引资瞄准“高精尖”项目。

2013年底,江华就酝酿打造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平台。前来考察的东莞客商黄江明建议创办上市企业孵化园,得到县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

第二年春天,黄江明就在江华投资创办了天宇孵化园。县里出台优惠政策,筹资3亿元设立引导基金,采用股权投资、定向增发等方式扶持上市项目发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9月,国家出台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政策,江华已有天宇上市孵化园,正好抓住机遇。

由黄江明牵线搭桥,东莞证券公司对口帮扶国贫县江华。今年来,东莞证券已介绍40家准备上市的优质企业前来注册新公司。近一年内,江华经开区引进新三板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多数为细分行业的 “隐形冠军”。

随着优质项目“集群式”落地,江华经开区活力倍增。目前园区建成面积11平方公里,集聚60多家规模企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迈入“百亿园区”行列;今年又通过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评审。

人对了、心近了,办事便如流水般自然——

“诚朴瑶都”打动客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来江华投资的许多客商,主动充当“招商大使”。他们讲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很容易就引来商业伙伴。

在天宇上市企业孵化园,记者碰到一个来自深圳的投资考察团。黄江明以茶会方式接待,大家随意交谈,气氛亲和。

县招商局的同志介绍,县里实行“母亲式服务”,各种手续“全程代办、限时办结、效能问责”。对于这些,有投资者直言,各地都差不多,关键还是在人。

同丰粮油公司的财务人员说起亲身经历。今年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改,经开区的干部主动提醒申请省里的补贴项目,加班帮助他们完善申报材料,100万元的奖励资金已经到账。

台商晟瑞电子公司董事长赖建宏说,自己曾向政府反映过不少问题,例如员工子女入学不方便、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车辆入户难、缺少摩托车车棚等等,经开区都一一解决。

这些“小事”圆满解决,让赖建宏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租厂房、买厂房到建厂房,他把“全部身家”投在江华。

来江华4年,黄江明全力以赴为江华物色、引进有上市前景的项目。他说,自己一直被“瑶都的诚朴”所感动。

由黄江明牵线、引进的30多家优质企业,县委、县政府全部兑现了扶持和奖励政策。

在招商过程中,黄江明每天与当地干部打交道,结识了不少朋友,中秋节却送不出一盒月饼。

“瑶都”的诚朴,还体现在当地老百姓身上。

为了让项目尽早落地,拆迁房屋或迁坟不可避免。在江华经开区,也有不愿拆迁的居民。

“即使迫于压力拆屋迁坟,当事人也不记恨干部和企业。”黄江明亲眼所见,前一天还为拆迁双方激烈争吵,第二天老百姓在路上看见干部,很远就打招呼、热情得很。

这就是“瑶都”百姓的诚朴。黄江明说,人对了、心近了,办事便如流水般自然。来江华这几年,他没有遇到过一起恶意阻工、拦路的事件。

黄江明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3家投资商当场表示要来江华落户。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的环境好,投资商就飞到哪里。”深谙此道的龙飞凤表态,江华将尽最大努力,为投资商做好、做实、做暖软环境。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