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十九大·"小村故事"⑭丨沙洲村:建红色景区 筑小康之梦

[来源:华声在线]

沙洲村:建红色景区 筑小康之梦

——“小村故事”之十四

10月11日,沙洲村全貌。 安新志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杨锦芳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的“半床被子”的感人故事,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就是“半床被子”故事发生地。10月上旬,记者从汝城县城出发,上平汝高速,再转厦蓉高速,40分钟就到了沙洲村。虽是深秋,天气渐凉,但公路两旁的树木还是绿意葱翠,远处层峦叠嶂,群山怀抱中的沙洲村犹如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

下了高速,一条崭新的沥青路直通村里,一栋栋青瓦白墙江南民居装饰一新,道路旁新栽植的香樟、桂花等成行成片,村里用于接待游客的开阔广场正在加紧修建中。村子中央一组“半床被子”的青铜雕塑,把83年前那一幕,艺术地再现于世人面前。绕村而过的滁水河,披上了生态护坡,两岸新修了游客栈道。一座灵动飞跃的石拱桥,连通南北两岸。

“现在交通方便了,到我们村很方便啊。”看到记者一行的到来,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建乐呵呵地说,以前从县城到村里要两三个小时,高速开通后现在只需要40分钟。

红军长征时期,在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沙洲村更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汝城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沙洲村成为焦点,是机遇更是挑战。文明瑶族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叶涛介绍,汝城地处湘粤赣交界处,是湖南郴州、广东韶关和江西赣州“红三角”中心地带。

“这么好的红色资源,如果不加以综合利用,我们将愧对革命先烈。”谈起红色资源的利用,汝城县委办副主任袁荣亮感慨万千。

袁荣亮介绍,今年,以“半床被子”故事为主线的沙洲红色景区已经正式开建,该景区以沙洲村为核心,包括周边文市、韩田、秀水等村庄及厦蓉高速文明出入口至旅游公路沿线,科学规划了旅游公路、森林景观提质、游客服务中心、“半床被子”纪念馆、滁水河风光带、村内立面改造、农业生态观光园等8大类41个重点项目,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目前,各项目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

沙洲村村主任、“半床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曾孙朱向群告诉记者,为了这一天,他们等了几十年。2005年村里安装“沙洲瑶族村”景观石的时候,大家就梦想着把沙洲村建设成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旅游基地。今年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景区建设马上要完成了。

“现在全村500多人,天天有200多人在景区建设工地务工,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村里来了2万多游客。景区还没有开业,他们就尝到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甜头。”朱中建告诉记者,村里开发的商业街,已有3栋商铺被承租。村集体建设的“扶贫农庄”,已被外地投资商租赁,每年租金14.5万元。村支两委决定每年拿出这笔租金的70%用于扶贫。现在,全村还有20户52人没有脱贫,预计年内都能顺利脱贫。

“村里这些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搭帮党的政策好!”朱中建介绍,沙洲地处偏远山区,前些年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不便,后山的四季水果没有办法运出去。

面对困境,几代沙洲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寻求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没有电,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自筹资金,在村前的小河筑坝蓄水发电;没有路,全村人齐上阵,硬是靠双手修起了路;为了让后山水果更甜,他们不远千里悉心请教专家,传授技术,改良品种。

由于村子土地少、人口少,大规模种植不现实,村里根据专家的意见,提出了走“高、精、尖”水果种植发展的道路。这些年,全村紧扣“清洁能源、红色旅游”综合一体休闲农庄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沼气池、太阳能等新能源。

朱新亮是沙洲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12月,他在家里办起了农村电商平台,在沙洲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好品质的水果,不愁没有买家。如今,我们村的水果通过我的电商平台销售供不应求,最远的卖到了泰国。”朱新亮自豪地说。

“依靠后山的优质水果,村民们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腰包鼓起来了,说话也有底气了。”谈起近年来的经济效益,朱向群开心地笑了。全村以特优水果、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

“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相信党的十九大后,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村民朱建辉感慨地说。

■记者手记

“半床被子”续新篇

周小雷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沙洲村徐解秀的故居,挂在墙壁上“半床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来访者,也感动了沙洲村几代人,共产党与老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在村里代代相传。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红军与老百姓团结一心、患难与共,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今天,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是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永远没有变。

在沙洲村采访,让记者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当地党员干部为了带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只争朝夕的责任与担当。

沙洲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资源贫乏,但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村支两委想尽了办法;没有电,自筹资金筑坝发电;没有路,全村人齐上阵;为了水果更甜,请专家指导水果种植。新时期,又吹响了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号角,招商引资,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旅游,建设美丽新农村。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欣喜地看到路通了、房子更漂亮了、红色景区也快建好了,村民们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让村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沙洲村“半床被子”故事在续写新篇。

相关专题:喜庆十九大——“小村故事”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