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这5年 精彩看湖南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沙、株洲、郴州样本

[来源:华声在线]

水美湖南 水润三湘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沙、株洲、郴州样本

长沙市梅溪湖,水与城交融。汤卓鹏 摄

长沙市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全省最大的生态湿地湖泊。陈勇刚 摄

湘江株洲城区段水天一色。周婧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水利厅提供

秀美的株洲神农湖畔。 罗顺友 摄

郴州市秧溪河水生态文化园美不胜收。 江文辉 摄


郴州市青山垅水库库区呈现山清水秀图景。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发挥水优势,做活水文章,开创南方丘陵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湖南模式”。长沙、郴州和株洲、芷江、凤凰先后分两批被列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在新宁等地开展了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先后实施郴州市引郴入燕、长沙市雷锋湖-龙王港-梅溪湖、澧县引澧济澹、沅江市五湖连通等8个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努力构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备,蓄泄兼筹、引排得当,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的江河湖库连通体系。

水生态文明,正在向我们走来。为展示建设成就,湖南日报联合省水利厅,今天刊发长沙、株洲、郴州3市开展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好经验、好做法,敬请关注。

让山水洲城里的人水更加和谐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文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沙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兴水管水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精神,落实涵水、活水、净水、管水举措,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长沙。

一、扩容增蓄涵水

水是宝贵的资源。长沙是季节性缺水城市,丰水期将雨水蓄积下来,既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也能有效减轻江河的压力,蓄水调峰。

近年来,长沙实施蓄水工程,先后建成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及库区水利项目,有效解决湘江长沙段枯水季节缺水问题;实施水库山塘扩容增蓄工程,完成全市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并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新建人工湖8个,蓄、引、提水量可达30亿立方米,比4年前增加9亿立方米。坚持保水从增绿抓起,实施以湘江及主要支流水系河(湖)岸滩地绿化769公顷,并对浏阳河、捞刀河等主要支流源头封山育林,提升了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建设,持续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沟渠清淤扩容、大型河坝水闸和城区湿地湖泊建设等增蓄工程,统筹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工程和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让水更好地留下来。

二、畅通河湖活水

水系连通,水才能活,水活才能防止积水成患、积水成灾。

我市立足河湖、水系实际,遵循自然规律,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使河相交、湖相通、水相连。近年来,实施了雷锋湖—龙王港—梅溪湖水系、圭塘河生态引水等10余条水系连通工程,对城区易涝点、易堵点进行疏浚,对排水管网升级改造,既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又保证了湖库水量。同时,疏浚农村主干渠4000公里,小河坝更新改造1431座,境内主要灌区干渠全线疏通。

未来,我市还将按照“给水腾地、给水让路”的治水理念和“上蓄、中滞、下排”的措施,重点推进城市防洪治涝、山洪灾害防治、河湖连通建设,加强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圭塘河等重点河流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措施,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库渠水网体系。

三、综合治理净水

把“留一江清水”“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下大力气改善湘江长沙段和浏阳河、捞刀河、沩水、圭塘河、龙王港、靳江河等“一江六河”水质,保障水生态安全。

开展高污企业退出专项整治,先后否决污染项目460个,涉及投资逾100亿元,退出各类污染隐患企业398家,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水项目进入。完成主城区河流排污口截污110个,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1家,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开展黑臭水体治理项目88个,今年底可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同时,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主城区和水域周边全面实行畜禽禁养,1165个村都建立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基本实现“污染源属地管理、就地治理,污水不外流、不下河”。主要河流(段)基本消除五类、劣五类水体,整体达到四类以上标准,湘江干流达到三类水标准。

下阶段,将重点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工业和生活污染、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快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支流治理力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出厂水质标准,巩固湘江治理成果,确保长沙碧水常流。

四、创新机制管水

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平常感受不深刻,但灾情来临时将集中爆发,造成的危险是十分可怕的。我们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来补齐体制机制短板,构建责任清、合力强、效率高的管水治水格局。

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要求河长像抓城市管理“门前三包”一样看好自己的“责任田”,并对河长履职进行严格考核问责,从根本上解决“多龙治水水难治”问题。加强立法管理,出台《长沙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等涉水法规制度50余项,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考核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推行居民阶梯式水价、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的水价制度,以价格杠杆调节用水总量,连续3年在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同时,依据水资源建设亲水平台,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市民亲水休闲场所100余处,彰显山水洲城的水文化特色,让老百姓享受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利。

下一步,将以河长制为重点,制定“一河一档”,实施“一河一策”,完善工作议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考核问责等制度,健全巡查督查机制,真正实现河长治。

长沙 城在水中,水在城中

近年来,长沙市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显一派山水、激一城活水、治一泓清水、护一域碧水”为总体目标,结合“山、水、洲、城”的城市特点,围绕“将水留下来,让水流起来,使水净起来,把水管起来”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工程留水、生态保水、铁腕治水、制度护水和机制管水。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文浩多次调研、部署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中,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节约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水清岸绿的流域生态体系。

一、注重留水保水,彰显一派山水

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持续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沟渠清淤扩容、大型河坝水闸和城区湿地湖泊建设等增蓄工程的推进力度,将天上的雨水、江河的过境水“留下来”。

工程蓄水。投入90亿元,完成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及库区水利项目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心水源地,有效解决了湘江长沙段枯水季节取用水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亲水宜居城市环境。实施水库山塘扩容增蓄工程,全市588座病险水库、20处大中型水闸完成除险加固,25万余亩骨干山塘完成清淤扩容。开辟第二水源,完成株树桥水库向长沙城区供水工程建设,日供水能力95万立方米。目前,长沙城市日用水量为150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210万立方米,21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建湖留水。在城区中心位置,新建西湖、梅溪湖、松雅湖等人工湖8个,总水域面积3万多亩,水与人、水与城、水与业的关系更加融洽。

增绿保水。2014年启动三年造绿大行动,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45万公顷,每年增加500万立方米涵养水源。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5座,国家级湿地公园5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80%,湿地总面积4.26万公顷。

如今,全市蓄、引、提水量由4年前的21亿立方米提高到30亿立方米,极大提升了水环境容量。

二、畅通河湖水系,激起一城活水

长沙市大力实施防洪保安、城市防涝、河湖连通、农田水利等工程,努力让水“流起来”,实现雨季蓄水、旱季补水、合理调配。

提升防洪排涝体系标准。长沙市采取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入、水利规费专款专用、多渠道融资等方式,大手笔开展城市防洪建设,基本建成了主体防洪圈和行洪排涝水系网。全市200公里城市堤防按照城市100-200年一遇标准全部达标,成功抗御了2017年湘江超历史特大洪水。

打通农村灌排渠系。从2013年起连续3年实行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鼓励群众大干水利。完成灌区改造18处、主干渠疏浚4000公里。

连通城市河湖水系。启动雷锋湖—龙王港—梅溪湖水系、圭塘河生态引水等10余条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河水引入湖库,让原来的死水流起来,不仅保证了湖库水量,也改善了水质。雨季时城市雨水通过管网引入湖库,再流入河流,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排水压力。

三、强化综合治理,治出一泓清水

长沙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综合治理,保护和修复水生态,改善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

重拳整治河道环境。强力推进砂场综合整治,依法取缔湘江库区砂场140家,清退采砂船100余艘,新建6家大型砂石基地,其经验被水利部推广。

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全面实施省“一号重点工程”,开展高污企业退出专项整治,先后否决污染项目460个,退出各类污染隐患企业398家。如,拆除了坪塘老工业基地,将其打造成“山、水、洲”融合的大王山旅游度假区。

全面实施碧水行动。实施“一江五河”(湘江、浏阳河、圭塘河、捞刀河、靳江河、龙王港)截污改造,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排放标准逐步由一级B提高至一级A。

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主城区和水域周边实行禽畜禁养,全市共治理或退出畜禽养殖场5.6万余家(户),大中型水库和承担饮水功能的36座小型水库全部退出投肥养殖。

四、完善体制机制,守护一域碧水

长沙市不断完善治水管水体制机制,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护水。加强立法管理,出台《长沙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长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等各类涉水法规制度50余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实施,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个县(市、区),连续两年在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排名第一。

机制管水。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水治理责任不落实问题。桐仁桥水库管理所被评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示范单位。

全民节水。推行居民阶梯式水价、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的水价制度,以价格杠杆调节用水总量。推进老旧城区“一户一表”和节水改造60万户,有效减少“跑冒滴漏”。

景观美水。建成了湘江风光带、梅溪湖、巴溪洲等8个水利风景区、10个城市内湖、15个核心洲岛,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市民亲水休闲场所100余处。(廖森胜 刘铁伟 潘永红 胡可)

做活水文章 优化水生态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 阳卫国

近年来,株洲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水为源、以绿为美、以人为本,积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上探索路子、创造经验、提供示范,先后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城市,成功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管好水资源

坚持从改革入手,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确保河湖功能持续发挥、水资源永续利用。

注重问题导向,推进水资源一体化管理。针对多龙管水、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等问题,结合实施省“一号重点工程” ——湘江保护与治理,深入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湘江办,建立了防洪、供水、排水、节水等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推动“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转变,实现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率先在全省推行“河长制”,明确了全市314条河流和18座大中型水库河长,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责任体系,“党政主导、高位推动、部门联动、责任追究”的河长制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增强红线意识,推进水资源指标化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 “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为总体约束目标,将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控制性指标分解明确到县市区,形成覆盖全市的“三条红线”指标体系,确保全市用水总量不增加、用水计划不突破和水域排污总量不超标。

坚持底线思维,推进水资源人本化管理。按照“丰枯调剂、调控自如”原则,制定了湘江、洣水、渌水等江河和964座水库的用水调度方案,科学调度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日常用水安全。启动洮水、酒埠江、官庄3座大型水库第二饮用水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建设,保障全市在遭遇特大干旱、重大污染等危机时刻的用水安全。

二、以工程建设为载体,保障水安全

坚持大兴水利建设,统筹水资源配置,有效防御水旱灾害,切实保障水安全。

建设水源调蓄工程,拦蓄“天上水”。近3年全市除险加固水库473座,清淤扩容骨干山塘1.2万口,新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55处,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达17.9亿立方米,蓄储水资源的“水缸”由小变大,居民用水、灌溉输水得到有效保障。

建设洪水防御工程,防范“过境水”。高标准加固湘江、渌水、洣水堤防,湘江株洲市区河段堤防基本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5个县市相继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并形成了防洪保护闭合圈,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抵御洪水“安全墙”由短变长。新、改、扩建了一批市区排渍泵站,城市地下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排水网”由弱变强。在今年历史罕见的“6·22—7·2”强降雨过程中,全市防洪救灾取得未垮一库一坝、未溃一堤一垸、未因灾死亡一人的胜利,防洪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设水系连通工程,串通“地表水”。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修建改造防渗渠道近390公里;完成了株洲县、茶陵县、醴陵市等6个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改造渠道1521公里;连续3年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兴修“五小”水利2946处,实现库塘、江河水系畅通无阻。

三、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改善水环境

围绕“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目标,以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为引领,治理水环境,优化水生态。

实施“绿荫行动”,严控水土流失。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封山育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4%,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等方式,加强废弃矿山复绿整治,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46.5平方公里。

实施“碧水行动”,严控污水入河。坚持把治水与治土治气、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以清水塘老工业区绿色搬迁改造为重点,大力实施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拆除城区烟囱、基本解决城区段污水直排湘江“三个基本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近3年,全市建设38类共508个水生态治理保护项目,清水塘老工业区关停搬迁企业150余家,市区洗水企业全部关停,直排湘江生活污水全部截留,湘江沿岸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非法砂场全部拆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启动,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水标准。全面推行河道保洁,建立了10支河道垃圾打捞队伍,购置垃圾打捞船10艘,基本实现“岸上垃圾不入河、入河垃圾不出境”。

实施“净土行动”,严控污染扩散。全面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通过施用石灰、淹水灌溉、深耕改土、施用叶面肥和有机肥等措施,完成了58.2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治理。强力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启动了全国首个污染土地修复及再开发世行贷款项目,完成了霞湾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综合治理项目,清水塘老工业区核心区内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基本完成。

株洲 因水而名,因水而美

株洲是全国唯一一座以“洲”命名的城市,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沿着株洲“一江两水”(湘江和渌水、洣水)区域水系走去,只见碧水流淌、波光粼粼,好一幅水清河晏的图景!

株洲市于2015年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从“水”字破题,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到2017年全方位构建起具有株洲特点的水生态文明,编织一张牢不可破的水生态文明网。

一、以水为脉绘蓝图

以水为脉,株洲市围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4项评价指标要求,重点开展节约用水、控源减排、水土涵养、水环境整治、水文化传承、水生态宣传等15个创建行动,构建“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管理科学、水文化先进”的6大水生态文明体系。

早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启动前,株洲市已连续几年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使水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水污染治理任务仍然相当艰巨,防汛抗灾能力有待提升,局部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水资源管理能力比较薄弱。为此,他们着力强化项目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同时,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建立和完善水生态投入机制、水生态补偿机制、人才科技支撑机制、法治保障机制、管理考核机制等5项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保障、巩固和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果。

株洲市除了明确2015年至2017年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还将2018年至2020年作为提升期。试点期实施38类共508个项目、总投资109亿元,提升期将完成项目13个、投入资金81.9亿元。

目前,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湘江株洲城区河东段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龙母河生态水系建设示范工程、万丰湖生态水系连通工程、官庄湿地公园建设示范工程、炎帝陵神农园水文化示范工程等6大示范项目已经取得实质性阶段成果。

二、以水为魂筑画屏

“金沙碧水呈丽色,画韵诗情畅幽怀。”随着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的实施,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水利风景区建设启动,奏响了大美湘江的交响华章,成就株洲人民的美好家园。而这仅仅是株洲市以水为魂构筑的一个画屏。

株洲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总体目标紧扣“打造两型社会示范基地,建设以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主题,勾勒“一轴三区”,打造“三网六城”,擘画“一江两岸三山十港”。

“一轴三区”,即位于“株炎城镇发展轴”轴端的株洲城区为水生态修复区,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核心区作用;位于轴中位置的株洲县、醴陵市、攸县为水生态治理区,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点区作用;位于轴末位置的茶陵县、炎陵县为水生态保护区,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辐射区作用。

“三网六城”,即建设湘江干流株洲段、洣水、渌水三大健康水网,打造株洲市区、株洲县城、醴陵市区、攸县县城、茶陵县城、炎陵县城六大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一江两岸三山十港”,即“一江成轴”,以湘江生态带建设为主轴,把湘江打造成为“东方莱茵河”;“两岸同绿”,在湘江河东与河西两岸,新建与改造20多个城市公园,200多个“口袋公园”,打造星罗棋布、玉珠点缀的水生态节点;“三山为脉”,以市区九郎山、五云峰、柏岭山三片山脉为市区生态屏障;“十港筑城”,以治理、修复市区白石港、建宁港等10条湘江主要支流的水生态、水环境,建设云龙新城、湘江新城等10大新城,实现以水筑城、碧水穿城的生态株洲。

寻水之魂,不禁感悟于流淌的文化血脉;踏浪而歌,莫不惊叹于现代的鬼斧神工。徜徉在株洲湘江风光带,“城市之门”展示株洲印象,各种机车见证工业文明,纪实浮雕讲述株洲故事,航模广场放飞梦想希冀,露天剧场感受湘水音律,金色沙滩尽享温馨时光。

三、以水为媒促和谐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从一个景点到一座城市,从一座城市到一个地区,株洲境内已初步实现“河畅、湖美、水清、岸绿”的预期愿景,株洲迈向“水润绿色”的山水名城。

今年是株洲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验收之年。当下,以水为媒促和谐的号角吹得越来越响。

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经常深入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现场指导,重点督促今年完成株冶集团、桂成化工和海利化工搬迁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作为总河长,每到一处都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确保河长制在株洲迅速落地、取得实效。株洲市水务部门及各县市区全力确保试点建设各项指标达标。

株洲市各地捷报频传:重点实施的城市绿荫工程目前已有城市林荫道路建设、公园和广场林荫景观等7个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株洲县、醴陵市、天元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将在年底前100%发放到位;天元区万丰湖生态水系景观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景区2016年5月正式开园,第三期工程正在动工;茶陵东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建成运营……各县市区还新建集中供水工程48处,有效解决近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以水为脉,生态导向;以水为魂,文明发力;以水为媒,人水和谐”,株洲阔步迈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贺伟光 张夏英 潘永红 胡可)

以绿色发展理念 引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志仁

自2013年郴州被列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南方山丘区特点,着力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水景观和水文化等“六大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目标任务,于今年5月22日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技术评估,并作为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郴州模式” 予以大力推广。

一、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新认识

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人类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兴,治水兴水历来是民生大事、发展要事。

我市属典型的丘陵地区、资源型城市。过去对矿产资源粗放式开发,给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也给水环境保护带来了更大压力。对郴州而言,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既是顺应百姓呼声、推进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市在湖南率先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大力兴水治水,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宜居利居乐居山水城市,实现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

二、积极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被确定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坚持雨洪资源化、城市海绵化、水域景观化、工程生态化、水系网络化、治理系统化“六化理念”,下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编制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等20余项专项规划或工作方案。

3年多来,全市实施试点项目94个,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创造出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郴州模式”,即:“调产业、控污染、绿矿山、净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水治理模式,“个性鲜明、主题突出、国际知名”的天然温泉水开发模式,“同源、同网 、同质、同价”的城乡居民饮用水建设管理模式,“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村房规范三重示范作用”的乡村生态水治理模式,“一轴五带、十城百景”的城市景观水提质模式,“分段式建设经营、保底式收益保障、综合式建设管理、联合式监管协调”的工程经济水建设经营模式。

目前,全市45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域面积率由试点前的4.3%提高到6.5%,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通过水与山、水与绿、水与城交融试点建设,郴州的城市品质、形象、活力与竞争力大大提升,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国家节水型城市等称号,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30个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也是湖南唯一入选城市。

三、不断创造水生态文明建设新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五个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的目标,计划投入资金300亿元,实施水生态建设项目800个,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具体工作主要是,突出抓实水利工程建设、水利管理、水利改革“三大环节”,统筹推进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生态水利、经营水利“四个水利”,努力构建防洪安全、城乡供水、农业灌溉、水生态保障、智慧水利信息等“五张水网”,力争到2020年把郴州建设成为省级和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不断创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验。

郴州 城水相依,水绿相映

郴江河,绿水潺潺,岸绿景美,像一条长长的绿飘带缠绕着郴山;东江湖,波光粼粼,冰清玉洁,像一个巨大的蓝宝山孕育着神奇……

郴州,是如何勾勒这般城水相依、水绿相映的优美图画?水曾经是郴州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又是如何成为郴州的魅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

2013年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以来,郴州市始终高举水生态文明建设旗帜,发挥水优势,做活水文章,开创了丘陵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郴州模式”,描绘出一幅幅“青山为屏、河湖为脉、城在水中、水在城里”的崭新画卷。

试点期间,全市47个试点项目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28.6亿元,占计划的125%,项目完成率100%;25项试点指标已全部达到或超过目标值。

水与山交融、水与绿交融、水与城交融,福城郴州,真乃山水名城。近年来,郴州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等称号;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一、郴州水之美,源于“六化”理念之新

900多年前,北宋著名词人秦观被贬郴州时,留下千古绝唱: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山川巨变,流水欢歌。而今,郴江碧波荡漾如诗如画,或许秦观不再感伤。

城因水而兴,城因水而灵。

郴州市属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境内无大江大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矿业经济一度开发无序,“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突出。

把脉全市水情,郴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提出“科学治水、改革活水、建设强水、发展兴水”。

郴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鹏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仁多次调研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易鹏飞在《中国水利报》发表《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 重在抓住三个“根本”》的署名文章,要求把郴州打造成山、林、水交相辉映和水城、水景、水镇错落有致的水生态地区,将郴州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不断引向深入。

该市大胆探索,坚持雨洪资源化、水系网络化、城市海绵化、水域景观化、工程生态化、治理系统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六化”理念,开创了“调产业、控污染、绿矿山、净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水治理模式、“个性鲜明、主题突出、国际知名”的天然温泉水开发模式、“同源同网、同质同价“的城乡居民饮用水建设管理模式、“一轴五带、十城百景”的城市景观水提质模式等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模式”,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提供了有益经验。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筹集”的原则,在加大市本级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方式,确保试点项目资金的投入。试点期间,全市共争取中央、省支持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21亿元。借助融资市场化和土地资本化,以市、县两级水务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专项过桥和发行企业债券、PPP等不同形式共筹(融)资4.2亿元。

严格督促考核,制定出台《郴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龙头,总揽全市水利工作,对11个县(市、区)政府、郴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市直及中央、省驻郴有关单位任务完成情况,按年度进行考核评分,并将考核结果向全市通报。

将水利风景区创建与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融合推进。经过自愿申报、县级初审、市级评选等环节,全市共评选出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30多个水生态文明示范点,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典型引领作用。

二、郴州水之美,基于“八水”同兴之举

郴江河一度水污染严重,如今却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让人记住乡愁与童年。

郴江河的蝶变,源于郴江河综合治理工程。郴江河的治理,只是郴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十大示范工程的一个缩影。

郴州市相继实施“五湖十库”“引东入郴”“引郴入燕”“引江入仙”等十大示范工程建设,涵盖水资源保护、雨洪水资源化利用、水环境整治、地热水开发、水效率提升和水景观打造等方面,有力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东江引水工程分为近期、远期、远景三期建设。近期工程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11.99亿元,预计2017年内投入使用,引水规模为30万吨/天。引水入郴,将从根本上解决郴资桂城市群供水瓶颈问题。

郴州水之美,基于“八水”同兴之举。

——把江河水拦起来。漫步王仙湖、爱莲湖,绿波荡漾、亭台错落、绿树婆娑,让人心旷神怡。

——把河湖水引进来。城区开始向河湖拓展,移城就水、城水相依成为现实。

——让污染水净起来。以推进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为契机,大力开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一江春水潺潺流。

——把降雨水蓄起来。莽山大型水库和江源、沤菜等中型水库一大批控制性蓄水工程开工或建成。

——把地表水串起来。完成“引郴入燕”、东河金田湖—秧溪河刘仙湖等连通工程,水生态景观真正实现串联。

——让地热水活起来。开发保护并举,汝城热水温泉等一批温泉特色小镇成为旅游亮丽名片。

——让景观水靓起来。“一轴五带”河道景观建成、东江湖等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蓬勃发展。

——让水文化扬起来。办中国郴州休闲旅游文化节,组织开展水生态科学考察活动和摄影大赛,建设东江湾、秧溪河、四清湖、桂阳等一批水生态文化园,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水生态的浓厚氛围。

(黄伟清 何小军 胡林涓 潘永红 胡可)

相关专题:打好湘江和洞庭湖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