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委负责人答记者问: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来源:华声在线]

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省农委负责人答记者问

制图/张杨

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9月28日上午,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发布会在长沙举行。省农委主任刘宗林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省农委副主任刘益平也在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3个“百千万”工程,其实施情况及效果如何?

答:2014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连同2012年开始实施的“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这3个“百千万”工程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政策含金量高,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注入了强劲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构建了新型生产经营体系。3年来,支持17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320个建设项目,推动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6.2%;择优扶持建设了1471家现代农机合作社;重点扶持和培育10022户家庭农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百片千园万名”工程,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在长株潭地区创建28个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示范片;2016年“百片”转向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687万亩。省财政投入资金14.39亿元,认定了5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市县各级共创建926个农业产业园。组织1万多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全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6%。

通过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推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全省整合248亿元涉农项目资金,带动农民自筹15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288亿元,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4118个,省市县三级共创建美丽乡村1084个,其中省级授牌美丽乡村示范村210个,今年省市县三级正在创建33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万个村基本实现了“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问:2015年,省政府出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这几年,我省农业发展转方式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是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015年,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出台专门文件,进行了全面部署。经过几年努力,我省农业发展呈现“五个转变”:

一是在产业定位上,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与效益兼顾型转变。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优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果蔬茶油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产量增加,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2%。牛羊等草食动物加快发展,占比在畜牧业中逐年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发展势头良好。

二是在组织形态上,由分散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通过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身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在发展动力上,由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行“1对1”精准化服务和“1对n”多极化服务,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

四是在发展条件上,提高物质设施装备水平,改变“靠天吃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新型农机,推进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建立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标准基层信息服务站点。

五是在发展路径上,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可持续型转变。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提升耕地地力;实施洞庭湖区养殖污染治理试点,湘江干流禁养区规模养殖已全部退出,4000多家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问:农产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我省品牌农业发展有哪些亮点?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省委、省政府把品牌农业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高度重视品牌农业发展,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农委重点抓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品牌创建,把牌子树起来。去年,省农委组织开展了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活动,安化黑茶、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黔阳冰糖橙、炎陵黄桃、江永香柚、华容芥菜、沅江芦笋、新晃黄牛、宁乡花猪和汉寿甲鱼(并列)被评为首届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二是狠抓标准化生产,把基地建起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省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420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基地800多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达306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30个、绿色食品1133个、有机食品15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4个。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原料支撑。

三是狠抓宣传推介,把产品销出去。组织农产品品牌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展示交易会,加强产销对接,推动“湘品出湘”。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湖南农民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了呢?

答:总的来说,我省农民增收情况比较理想。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0元,比2011年增加5363元,年均增长10.5%,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1年的2.87∶1缩小到2.62∶1。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民增收政策环境好、得到的实惠多。

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农业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2016年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达到4139元,比2011年增加1163元。

三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农民就业和务工量稳质提,2016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4946元,比2011年增加2372元。

四是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体产权和农民宅基地、房屋等“沉睡资产”得到一定程度激活,促进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问:当前我省农村改革取得哪些进展,成效怎么样?

答:我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稳固“基本盘”、增强“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推进力度,近4年共实施了69项农村改革任务,出台了35个农村改革专项文件,开展了23项改革试点,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农村改革新路:

一是实施了一批“四梁八柱”性改革。整省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今年底可基本完成任务。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面实施,新一轮农垦改革稳步推进。

二是启动了一批关键领域改革试点。11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6个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51个贫困县实现“财银保”试点全覆盖,农业特色保险品种增加到19个。

三是推进了一批重要政策制度创新。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制度,建立了土地流转市场运行规范和工商资本流转耕地、林地监管制度等等。

四是抓好了一批薄弱环节改革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制机制基本搭建,实现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县级下放农村建房审批权改革加紧推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省域全覆盖。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全省有经营收入的行政村达58%。

相关专题: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