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三年后新增公交车65%为新能源车

[来源:华声在线]

“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出台清洁低碳技术推广方案,将大力推广10类清洁低碳技术

三年后新增公交车65%为新能源车

全省各市州将新增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 1.2 万台、出租车 5000 台,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20%以上,努力打造绿色产业聚集区、具有国际影响的清洁低碳技术孵化地……记者今天从省两型办获悉,《长株潭两型试验区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17-2020年)》(下简称《方案》)日前已出台,明确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7-2020年的绿色发展目标,将大力推广污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10类清洁低碳技术。“这次公布的10类技术,是在2012年推广的十大技术的基础上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可谓‘升级版’。”省两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方案》指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岳阳市、娄底市及郴州市(以下统称为“长株潭试验区”)。

■记者 陈月红

建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治理

在污水处理技术推广上,我省将依托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和洞庭湖、资水、沅水、澧水治理,有针对性地处理结构性和水质性缺水、市政污泥、农村特别是湖区水质较差等问题。到2020年,在“长株潭试验区”,县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取得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推广方面,将突出火电厂提标改造、脱硝、除尘、汽车尾气治理,以及碳排放、臭氧、挥发性气体治理,进一步提高治理要求。其中,对工业企业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重点推广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锅炉脱硝技术等;对大气面源污染问题,重点推广油气回收治理技术,餐厨油烟净化技术,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等;对移动源大气污染问题,重点推广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柴油车尾气颗粒物过滤消除技术。到2020年,“长株潭试验区”内, SO2、NOX、烟(粉)尘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8%、10%和10%,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等油气回收率提高到90%以上。

土壤修复技术推广上,将针对镉、砷、汞、镍、钒等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的特点,突出工矿区、耕地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到2020年,“长株潭试验区”内将培育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专业企业,研究和储备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提高10%。

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推广上,到2020年,“长株潭试验区”共建成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焚烧处理设计能力达到9400吨/日;全省所有乡镇、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重点推广长寿命路面技术等

新增公交车65%为新能源车

《方案》提出,在绿色交通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技术,各市州将新增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 1.2 万台、出租车 5000 台;公路方面,重点推广生态防护技术、公路绿色降噪技术、水资源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长寿命路面技术等。

2020年,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循环利用率达50%,道路运输清洁燃料车辆保有量增长率达50%,船舶污水接收处理率达100%,内河运输船舶能源消耗中液化天然气(LNG)比例达10%,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重点监测对象覆盖率达100%,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平台建设完成率达50%,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比重达65%。

在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绿色建造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机械式立体停车技术、立体绿化技术;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推广透水地面技术、雨水与中水收集回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到2020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50%以上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全省30%以上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全省城镇新(改、扩)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率均达到100%;各市州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长株潭三市中心城区达到50%。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