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赟杰:“要坚持到后天”
记者 熊远帆
名片
杨赟杰,1991年生,长沙人,长沙馒头科技创始人兼CEO,其公司的代步车项目获中国航天科技第八研究院复材中心战略投资。
故事
“最聪明的人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从最开始创业一马平川,到只坚持做好一件事,今年26岁的杨赟杰,现在很认同苏格拉底说的这句话。
8月17日,杨赟杰的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第八研究院复材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孕育两年多的代步产品终于可在年底投入市场。
早在读大二时,杨赟杰就开始创业,动机非常朴素:不喜欢所选专业,与其拿着家里的钱混日子,不如出去赚钱。
第一次创业,运气好得难以想象。
在学校,他摆起一个只有6块砖大小的摊位卖卤肉卷,生意好得不得了,没过多久就积累了本金开了一家店。
后来,生意越来越好,还被一些电视媒体报道,一时间几百人上门要加盟。
梦幻般的成功让杨赟杰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有做生意的天赋,钱好赚。于是,开始接触各种项目,四处投资,也就顺理成章栽了大跟头,生意由盛转衰,最后只得把店子一个个卖掉。
虽然遭遇失败,杨赟杰倒不气馁:“至少吃亏吃得早嘛。对创业而言,再聪明的人,如果不能集中精力,就做不好。”
在杨赟杰心里,一直觉得做餐饮“不够酷”,当初做餐饮只是因为前期投入少,回本快。
“这回要做又帅又酷的事!”杨赟杰想起曾做过的一个代步车项目,这种车一个轮子可以骑着走,刚出来时特别火。当时,他开了3家代理店,大量囤货,结果市场很快变化,亏了很多钱。不过,他发现自己挺喜欢这种有些科技味的东西,于是跟几个小学和初中同学组成一个创业团,开始了新的创业。
近年来,从平衡车到共享单车,个性化的智能出行领域一直受资本青睐。
“在城市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会面临地铁转公交、公交转地铁,这段距离往往在1公里左右,就形成了个人出行的交通痛点。”杨赟杰针对这个痛点,想要做一款折叠式电动滑板车,车身用特殊材料,小巧轻便,平时可折叠收缩成一个杆子,背在背上。
不过,这只是杨赟杰的一个设想,对于技术上的事,他一窍不通。他必须找到自己的技术团队。
大学没读完的杨赟杰,“忽悠”到了一个湖大的博士团队。但后来他发觉,这个团队研发能力虽然很强,但没接触行业,只是懂结构怎么弄,怎么画图,并不懂市场需求。于是,他开始整合自己的团队,中途吸纳北大的博士等加入,以技术入股。
但科技行业太烧钱,合伙的起步资金一下就没了。几个联合创始人去跑滴滴赚外快,然后给员工发工资。用蚂蚁花呗、信用卡的钱买东西过日子。一个团队成员要结婚,大家没钱打红包,就把公司一台才开了一个月的空调卖了1000元,给他去打红包。
就这么熬着,熬到第一笔资金进来。
现在杨赟杰觉得,创业真是一件很苦的事,成功非常不易:“但是我认为,创业就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我们要坚持到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