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挥师 决战津门 全运会27日晚在天津开幕

[来源:华声在线]

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天津民园体育场坐落在天津市繁华的市中心。作为中国最早的体育场之一以及天津足球标志性体育场,民园体育场在2012年被拆除改造,2014年5月1日重新免费开放。图为8月25日,市民在天津民园体育场内游玩。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湖南日报特派记者 苏原平 王亮

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7日晚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幕。本届全运会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除了先期比赛,赛期共13天。

逾万名选手参赛

华人华侨角逐游泳马术

组委会竞赛组织部副部长李桂峰介绍,本届全运会预计将有10217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提前比赛项目运动员1739人,开闭幕式期间运动员人数8478人,同时还有5682名体育官员、3964名技术官员。

本届全运会,还有部分华人华侨选手和个人参赛运动员,体现了“全民参与”的办赛理念。华人华侨选手主要参加的项目集中在游泳和马术两个项目上。

除了激流回旋和射击(飞碟)、三人篮球、田径青年组、游泳少年组、空手道等项目异地举办外,其他项目均在天津举行。目前,田径马拉松、花样游泳、网球、柔道等12个项目的比赛已经结束,其他项目均在开闭幕式期间举行。

38名外籍裁判执法

保障赛事公平公正

本届全运会,部分项目出现了外籍裁判执法。李桂峰表示:“采用第三方裁判,能够有力地保障公平公正和比赛顺利进行。我们请到了国际上的知名裁判执法,目前确定的外籍裁判共有38名,另外还有几名外籍裁判目前正在审核当中。”

在场馆布局上,本着节俭办赛的原则,既满足比赛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李桂峰介绍,场馆建设做到了与青少年体育相结合,与公共体育服务相结合,与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及与竞技体育发展相结合。确立了以天津市体育局系统、高校和区级场馆为主,企业、社会场馆为辅的场馆布局模式,最终确定25个赛事承办单位,47个比赛场馆。其中新建场馆21座,改建场馆15座,利用现有场馆11座,分布在全市13个行政区。

兴奋剂检查2900例

创历届全运会之最

本届全运会将实施2900例兴奋剂检查,比上一届全运会检查数量增加12.6%,创全运会兴奋剂检查之最。

此外,本届全运会兴奋剂检查不仅延续了往届全运会对不同项目进行分级检查的特点,还首次参照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颁布的最新技术文件,对不同小项特殊检查类型比例进行数量分配,制定了有针对性、以情报为导向的检查计划。与此同时,本届全运会还将首次开展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尿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检。

组委会反兴奋剂工作部部长陈志宇表示,如果有人置大局不顾,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被查出兴奋剂违规,国家体育总局、全运会组委会和相关单位将根据有关文件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人脸识别智能监控

“黑科技”保驾护航

本届全运会应用了大量“黑科技”保障赛场内外安全,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人脸识别系统和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

在赛场安检处,当记者走过安检仪器时,一块设有摄像头的液晶屏立刻显示出记者的姓名、单位等信息,省去了人工核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组委会安保部蔡晨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将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大型体育比赛,将为全运会的有序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已开始在各比赛场馆、全运村和其他赛事、活动相关区域正式运行。在全运村和各比赛场馆,工作人员将相关图片资料录入数据库。当有人进入各场馆时,监控系统会将捕捉到的人脸图像与库中数据相对比,并采取不同的相应反馈处理,整个实施时间只需要1秒左右。

场馆赛后向公众开放

打造“15分钟健身圈”

组委会场馆工程部部长吴冬粤介绍,全运会场馆服务于市民需要,比赛结束后所有场馆将适时向公众开放。

全运会场馆在建设中统筹考虑了“全运惠民”,场馆分布与打造市民“15分钟健身圈”密切联系。全运会场馆全部建成后,市民健身活动场所大幅度增加,市民到达身边运动场所的时间大大缩短。全运会结束后,所有场馆将适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继续在当地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群众体育运动、促进专业队伍训练等方面发挥作用。

(湖南日报天津8月26日电)

相关专题: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27日在天津开幕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