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中车时代电动高度智能化生产,20天造出一台车

[来源:华声在线]

高度智能化生产,20天造出一台车

“阿若拉”SA60L轻型飞机在株洲上空飞行。资料图片

株洲中车时代电动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株洲中车时代电动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款12米纯电动城市大巴。

记者袁树勋实习生彭洁株洲报道

7月7日,株洲中车时代电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动)生产车间,一辆汽车的框架被吊进车间,自动化的涂装机器发出低沉的声音。半个小时后,整车涂上了一层均匀的底色。

要让这个钢铁壳子上路奔跑,还要给它装上车窗、轮胎、动力系统……这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中,工人遇到难题,不再需要拿着图纸上下跑。他们只需打开生产线旁的EMS管理系统,输入问题。几分钟后,系统另一端的工程师,就会把解决方案传过来。

欧洲市场定制版电动车吸睛

在中车时代电动,高度智能化让生产效率变得很高。一辆车的生产周期只有20天,平均每天有35辆车驶出车间。

2016年9月24日,中车时代电动为欧洲市场定制的电动车亮相德国汉诺威,用一组数据赚尽眼球:12米长车身,动力系统采用了高铁技术,可兼容两把“充电枪”,充电1小时,能运行260公里。

不烧汽油、大载客量、快速充电、高续航,这些指标,对饱受拥堵和汽车尾气困扰的大城市公共交通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以至于出席车展的中车副总工程师林田骄傲地宣称:中国中车成为全球首个提供“全面的可持续公共交通解决方案”的企业。

1至5月新能源客车销量全国第一

中车时代电动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1至5月,我国共计销售5米以上的新能源客车7148辆。中车时代电动贡献了1453辆,占有率超过20%,高居行业第一。今年7月,它生产的13辆新能源公交车,首次驶入四川蓬安县,为它的商业版图再扩一城。

中车时代电动光鲜成绩的背后,是沉甸甸的科技成果:它是承担国家“863”电动汽车项目最多的企业,是我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科技攻关中公认的主力。目前,它已申请专利219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1项,获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如今,中车有两张国家级的名片。”中车时代电动负责人说,“一张是高铁,另一张就是新能源汽车。”

“动力谷”里的国家级名片

株洲以“动力”产业闻名,出产了国内首款运动轻型飞机“阿若拉”,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技术更是走出了国门。

今年6月发布的《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推进计划》中,株洲也被定位为“动力谷”。它将与“麓谷”长沙、“智造谷”湘潭、“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衡阳相互呼应、协同发展。

“就是要充分发挥株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的优势,运用科技成果,将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个涵盖研发、整机制造与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将株洲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产业特色鲜明、享有国际盛誉的‘动力之城’。”这是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对株洲的寄望,也是中车时代电动对这座城市的深远意义。

相关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湖南智造 铿锵前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