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湖南篇

【湖南智造 铿锵前行】工业4.0生产线探秘

[来源:华声在线]

德国制造闻名全球。德国工业4.0更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工业4.0到底是什么模样?7月上旬,记者走进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探访湖南首个工业4.0示范项目——

工业4.0生产线探秘

博世长沙公司,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马达示范生产线。(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孟姣燕

跟随博世长沙公司技术总监张毕生,记者一行穿过4道防护门,到达防抱死刹车系统(ABS)马达装配车间。

一条两米宽的过道,两条装配生产线对比鲜明:一边是传统生产线,工人忙个不停;一边是新生产线,智能化亮眼。

新的生产线,就是博世长沙公司的工业4.0示范生产线。

张毕生介绍,整条装配生产线由34个工序组成,对应的是34个模块化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将上料、倒片等4个工位,转盘式地集成于一体。整条装配生产线仅需2名工人,所有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交由人机交互界面。

博世长沙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永寿介绍,2016年初启动建设的工业4.0示范项目——全新第九代防抱死刹车系统(ABS)马达装配生产线,今年3月投入使用并开始量产。与传统生产线相比,新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原来组装一个防抱死马达需要12.5秒,现在只需要7.5秒;操作人员大幅减少;质量损失减少30%。

记者在其中一个装配工序的硅钢片上料工位看到,机器人正在作业。它能根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订单情况自动计算物料,将物料需求发送到仓库;仓库收到指令后,会自动备料,然后交由运料小车自动配送到生产线上。

“从将生产计划发送至生产执行系统,从原材料的准备到配送,从制造成品到包装,整个装配生产线完全按照博世工业4.0理念,实现设备、物料、人的互联。”张毕生介绍,互联的前提是数据的采集与共享;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射频技术等,就是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

相比旧的生产线,这条工业4.0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除了自动化水平更高、人机交互更便捷,还具备产品追溯、自动换型、智能订单管理、数字化包装等功能。在工业4.0时代,掌握关键数据,打造全球化智能服务体系,对企业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至关重要。

记者看到,由这条生产线装配的每一个马达都有一个二维码。据了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物联号、在34个工作站的状态、性能参数、制成参数等所有产品信息。这些数据会在系统内保留15年之久,方便产品质量追溯。

这条工业4.0示范生产线,在管理上也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线上所有运行状态,不仅在博世长沙公司的总控室可以监控,遍布全球的博世集团工厂只要经过授权都能够看到,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透明和互联。

今年起,博世长沙公司将加快4.0项目建设步伐,对生产执行管理系统进行拓展,导入新的维护支持系统,将数据存储到云平台,加入物联网,实现从智能生产到工业互联。2017年,将建成座椅、电机等16条工业4.0生产线。2018年,建成一个智能化工业4.0车间。2020年,建成工业4.0互联工厂。

工业4.0的核心是万物互联,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渐进式的演进。据介绍,博世集团制定了实施工业4.0的发展路径:先从工厂的一条生产线积累经验,再建设智能互联工厂,到集团全球生产资源共享和管理,再到建立沿供应链和价值链互联的生态系统。

“在工业4.0方面,博世长沙公司刚刚起步,只是走得比较靠前,唯有一步步探索,才能最终实现目标。”李永寿说。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长沙公司不仅是工业4.0领先的践行者,还是工业4.0解决方案卓越的供应商。

据介绍,博世集团为秦川机床公司提供工业4.0解决方案项目,已于2016年成功下线,博世长沙公司深度参与了该项目建设。正是博世长沙公司在工业4.0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充分展示了工业4.0的魅力,目前省内不少企业纷纷前来参观、咨询,接受培训。

李永寿表示,博世长沙公司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工业4.0软硬件生产和技术支撑,为省内企业提供工业4.0解决方案,助推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助推湖南智造技术发展和智造水平提升。

■记者手记

每天进步一点点

孟姣燕

参观博世长沙公司4.0生产线,不少企业经营者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工业4.0是否符合当下中国的国情?

由于工业4.0资金、技术、管理成本较高,这个问题也成了不少企业家心中的疑虑。

的确,工业4.0看上去很美好。但企业不能盲目“追风”。推进工业4.0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问题,寻找高效的生产经营解决方案。

德国工业4.0以人为中心,通过实施技术变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完善服务。

其实,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本质都是制造业不断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

目前,我省企业分别处于1.0、2.0、3.0不同阶段。要实现转型升级,不要急于求成,一口吃成胖子;也并非要把现在的生产线、车间、工厂拆掉,推倒重来,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每天进步一点点,稳打稳扎推进。即使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德国企业,也只是在3.0的基础上慢慢向4.0过渡。

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应先补上工业3.0的功课,再追逐工业4.0的梦想。

相关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湖南智造 铿锵前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