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1作文题评析 让世界读懂你的中国

[来源:华声在线]

张曲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语文教师、“青春悦读”课题组主持人

一、命题评价

从“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十二个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有机关联”,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样的考题让人眼前一亮。

从素材选取来看,文题既紧扣时代脉搏又彰显传统精神。不避热点,不怕猜题;不走偏锋,大气敞亮,有国考气象。

从命题形式来看,既承袭了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的传统,又打破了单一任务驱动的僵局。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以说得漂亮。

二、写作指导

1.表达方式:外交理念中的东方智慧

预设对象:向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预设问题:是有备而来,亮出你最熟悉的中国;还是有的放矢,廓清外国友人的迷雾?

选择方式:是你一个人侃侃而谈,还是与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对话,双方在交流中明晰中国?是娓娓道来还是慷慨陈词?是感性叙说还是理性思辨?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并注意话语策略。

2.审题立意:纵横体系中的大国气象

综观十二个词语,纵通今古,横贯中西,将“中国”置于时空纵横坐标中来观察、考量,既显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同时不回避发展中的矛盾、潜在的危机、阵痛中的嬗变。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传统与现代对照:京剧国粹之小众文化与广场舞之市民文化;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美丽乡村与空气污染;由共享单车、广场舞引发的关于现代文明与国人素质的追问;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带来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3.写作理念:少年视域中的理性精神

毋庸置疑,我们所认识的中国并非尽善尽美,并非全面发展。如何向外国友人传达,也同样体现了我们的文明素养和理性精神。

无可否认,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相当严峻;美丽乡村也许正在沦陷,留守儿童与它相伴,现代文明的发展也给传统文明带来破坏……我想,既有“帮助外国友人读懂”中国的立足点,则不宜反弹琵琶,一味批判。须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解读中国,更能彰显考生的理性与文明;同时,考生的视角与视域也正代表了中国形象,在为中华优秀文化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思考在民族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中承担应有的责任。

■记者 贺卫玲 黄京 整理

相关专题:2017年湖南高考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