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南的青山靓河秀城美乡,环洞庭湖的鱼米稻香古迹遗址,大湘西的奇山异水神秘风情,长株潭的湖湘根魂人文荟萃……这都是属于湖南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VR+旅游、科普旅游、研学旅行……在新创意的带动下,文化旅游的产业链进一步扩大,二者深度融合让全域旅游成为一种新业态。
2016年,我省已有31家单位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即将在5月中旬举行的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上,全域旅游也将成为湖南向外界推介展示自己的精彩亮点。■记者 叶竹
8条精品线路,展现湖南如此多娇
今年3月,在长沙举行的2017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透露,今年湖南将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4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50亿元。
湖南已经从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特色旅游的推广方面作出迅速行动。今年初,我省就借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之际,向全国各地旅游界人士推介了我省的8条精品旅游线路:山水风光旅游线、湘楚文化旅游线、地质奇观旅游线、沪昆高铁旅游线、名人故里旅游线、田园风光旅游线、民族风情旅游线、宗教文化旅游线。
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是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为传承弘扬“半条被子”红色故事所展示的长征精神,我省将于10月下旬在汝城县沙洲村高标准举办第14届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此外,今年3月起,湖南的旅游品牌形象公益广告——“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也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投放,进一步擦亮了湖南“伟人故里”的金字招牌。
弥补短板,增加旅游产品新供给
打造13条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46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70个旅游资源重点县,3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00个特色旅游小镇、500个特色旅游村,这是“十三五”湖南全域旅游的未来。今年,湖南将重点支持创建1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和1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支持张吉怀旅游共同体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共创国家旅游精准扶贫创新区。加快推进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县和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实施每县争创1个3A景区、2个旅游特色乡镇、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陈献春认为,未来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科技等民生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科普旅游、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新产品,发挥旅游扶贫、旅游就业等社会功能;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以全域旅游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弥补旅游商品开发和旅游房车、游艇游轮、旅游直升机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短板”,增加旅游新投资和旅游产品新供给。
响应“着力点”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全域旅游中心
全域旅游大旗所向,万亿市场份额所聚,是省委省政府巨搫蓝图,是县域经济直接抓手,与民生福祉血脉牵连,与开放崛起同气连枝。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的指示精神,湖南日报社全面布局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湖南日报社丰富的媒体资源,党报集团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湖南日报社成立全域旅游中心,进军文化旅游营销市场,并拟联合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新湖南大厦成立湖南省旅游信息发布中心。
据悉,湖南日报全域旅游中心将从致力景点营销、打造精英文旅品牌,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景点、旅游目的地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多角度服务全省旅游产业,预计将在数年内贡献上亿元的文化产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