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联合访谈】让群众消费少烦心多舒心

[来源:华声在线]


3月12日,阳国秀代表(左二)、李小红代表(右二)、杨娟娟代表(右一)接受联合访谈。记者 赵持 摄

主持人:杨柳青

文稿撰写:湖南日报记者 贺佳 陈昂

统筹:夏似飞

【提要】

居民消费能力是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消费信心越强,经济发展越有动力和后劲。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呈持续上升态势,消费信心指数在去年第四季度更是达到53%,创近4年来新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

如何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全国两会期间,“新湖南 更出彩”全国两会联合访谈演播室邀请到3位代表,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嘉宾】

阳国秀: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小红: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公司董事长

杨娟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新化县曹家镇展望村村委会主任

【观点】

1 “少烦心、多舒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主持人:“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这次被许多中外媒体列为了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金句”之一。请问3位代表,您认为这句话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阳国秀: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我认为它反映了全体老百姓的一种期盼;作为一名企业家,我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我从事的是食品加工行业,过去我们企业更多的是与国外市场打交道,近年来内销市场慢慢起来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其实说到底,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如果自己想买的东西买不到,不要的东西到处有,这种供给矛盾自然导致在消费过程中失望、烦心的时候多,舒心、满意的时候少。所以我们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进一步相适应、更协调;通过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投放市场,真正让消费者在花钱消费的时候少烦心、多舒心、很高兴。

李小红: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消费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巨大,现在全球都在盯着中国这个消费市场。我们通常说,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拉动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强调要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的重要原因。我们要通过让群众消费少烦心、多舒心,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

杨娟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老百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真是说出了消费者的心声,说到了我们大家的心坎里。记得当时在现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代表、委员都自发地鼓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2 商家不诚信、质量不过关,消费者最烦心

主持人:3位都是女代表,女性相对而言更喜欢买买买。请问3位在日常消费中,有没有遇到过烦心事?

杨娟娟: 作为“80后”,我过去很喜欢在网上购物,网购最多的是服装。我就经常遇到在网上拍下的衣服,寄回来一看,款式与网店上挂出来的图片不一样,质量也没有商家承诺的那样好。退回去,又觉得麻烦;不退货,心里又不舒服。所以就只能安慰自己,反正价格也不贵,就扔一边吧。久而久之,我对网购就产生了抵触,实质上就是对商家的诚信、产品的质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再比如,我有时在村里调研,怕麻烦老乡或找不到小餐馆,午饭时分就会到村里的小卖部买包方便面应付一下。但我发现,买回来的方便面,“康师傅”成了“康帅傅”;店里摆放的洗衣粉,不是“立白”而是“文白”。这说明假冒伪劣产品还比较多,而且越是农村、落后地区、偏远地区,这种现象更严重。这就不仅仅是烦心了,而是让我们消费者感到痛心。

李小红:每个人在消费过程中都会遇到烦心事。对我而言,如果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或者配套不全、服务不周,我就会觉得烦心。这就说到消费升级上来了。现在我们在消费的时候,更关注的是有没有个性化的需求、有没有良好的消费环境。

3 消费升级,核心是观念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品牌升级

主持人:说到消费升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涌现了许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对于企业、商家而言,消费升级意味着什么?对普通消费者又意味着什么?

阳国秀:在我看来,消费升级,带来的是高品质产品的消费,呼唤的是品牌。过去我们在消费时,往往是缺什么买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如今,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从上到下都开始关注高品质的产品、关注有影响力的品牌。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买得舒心、用得开心。对消费者而言,品牌会给自己带来愉悦、带来自信;对企业而言,品牌代表着诚信,代表着品质,代表着“工匠精神”。

就像我们做的果秀食品,从果园种植到生产加工,从市场物流到销售终端,都有着一整套标准化流程和可追溯机制,每一件产品都力求让消费者买得开心、吃得放心。只要老百姓认可了产品品质,就会带来更多消费,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销路广了、市场大了、效益好了,企业就更有信心加大投入,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对消费者来说,是一大福音;我们企业家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莫大的鼓励。看到自己多年来呼吁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内心更是十分激动。

李小红:对企业而言,面对消费升级,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产品、服务升级同步跟上。要通过消费升级倒逼产品升级,通过产品升级倒逼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服务升级倒逼商业业态的优化。

未来的购物中心,提供品类齐全的产品只是最基础的环节,而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更好的购物消费体验,能否提供多元化的配套服务。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在一个商业综合体消费时,商家通过大数据分析,顺便就可帮你将医生的预约、孩子的上学、老人的养老等问题一并解决。这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杨娟娟:我所理解的消费升级,对企业、商家而言,就是要创新理念、创新产品,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对我们广大消费者而言,就是要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和意识。

4 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让百姓敢消费、愿消费

主持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进而消费少烦心、多舒心,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3位代表对此有何建议?

李小红:时下,国内有许多人更愿意到国外购物,或者代购、海淘,但一说起国货,就有些“想说爱你不容易”。潜意识里,大家认为国外买的产品没有假货,消费起来放心。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外企业诚信意识很强,产品质量过硬,不会造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外的监管机构很严,让企业也不敢造假、不能造假。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要真正树立消费者至上的意识,把更多精力用到提升品质、优化服务和打造品牌上来。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肩负起监管责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行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特别是全社会要营造支持民族品牌、呵护民族品牌的浓厚氛围,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来证明: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阳国秀:我们做企业的,特别是做食品行业的,一定要时刻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大力支持企业做标准,夯实企业立身之本;要帮助企业做认证,提升产品竞争力;要加强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铲除“害群之马”,守住安全底线;要打造诚信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我想,抓住了这些关键点,我们不仅能守住自己“家门口”的市场,还能更好地“走出去”,为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故事】

我省去年为消费者

挽回经济损失9135万元

湖南日报记者 陈昂

3月13日,在湖南省2017年“3·15”新闻通报会上,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我省各级“12315”热线共受理投诉总量为42760件,相较2015年的40804件,增长4.79%,已处理41705件,办结率为97.53%,较上年增长7.22%,调解成功2527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33.10万元。

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6505件,处理63861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135.67万元。在通报会公布的2016年我省消费投诉十大热点中,日用百货、家用电子电器和交通工具分列前三位,共占总数的14.04%、10.84%和8.7%。

据介绍,日用百货和家用电子电器的投诉点主要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交通工具的投诉点则集中在反映合同、售后服务与产品质量问题,主要商品品类为服装鞋帽、电视机以及汽车及零部件投诉。

《2016中国电商消费行为报告》显示,2016年湖南电商消费人数居全国第11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2016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达427元,较上年增长13.4%,增速连续三年超过10%。近年来,网络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消费者对网购商品质量和服务投诉不断上升。2016年二季度,省工商局对长沙、株洲、常德共12家第三方交易平台、两家电视购物仓库和两家实体门店进行了专项抽查,抽检商品合格率为62.9%。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用5年时间,着力建设和落实“一承诺五制度”,健全社会评估评价制度、商品质量管理制度、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和赔偿先付制度。

(华声在线北京3月13日电)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