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新视野】一场关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的对话

[来源:华声在线]

蓝图,展示梦想

——一场关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的对话

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的电子组装生产线。(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美的空调在武汉开发区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城轨组装车间,技术工人正在制造我国出口东南亚和欧洲的动车组。(资料图片)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撰稿:

湖南日报记者 冒蕞

湖北日报记者 李婷

四川日报记者 张立东

统筹:蒙志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飞跃,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无限可能。近年来,世界大国纷纷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美国推出“制造业再造计划”,日本推出“工业复兴计划”,德国推出“工业4.0”,我国制订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竞争中,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能积累未来的领先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一系列城市(城市群)获批并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创建,呈千帆竞发、如火如荼之势。

较早获批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成都,各自有何优势和特色?下一步将如何发力,如何借鉴互补?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之间的对话,以及代表们围绕试点示范创建提出的建议。

【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经信委主任 谢超英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副市长 刘英姿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王海林

既有共性优势,又独具魅力

【对话】

长株潭:大家好!去年11月30日,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长株潭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我承担着加快实现湖南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出新贡献的光荣使命。

武汉:我也是在去年底收到了同样的好消息,获批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工信部的批复,要求我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行区、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示范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成都:在获批的时间上,两位稍稍领先我一点儿,我是今年2月获批的,在西部地区属于第一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的任务是,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成为国家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西部地区树立制造强市的典型样板。

长株潭:参与试点示范建设,凭的可都是硬实力。咱们三个也算得上老牌工业重镇了,既有共性优势,又独具魅力。湖南的装备制造产业已迈入万亿元规模,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是我的“世界名片”。武汉的电子信息、光电设备、汽车制造等产业,成都的航空、芯片、家电等产业也是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

武汉:我们三个都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一大批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科研人才和创新型团队。这一优势是我们能搞好试点示范的关键之一。

成都:两位都位于中部地区,处在航空、高铁、水运的枢纽位置,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现在企业越来越看重这一优势,都抢着在你们那布局呢。当然我也有辐射大西南和紧密对接国际的优势,“天府之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很多投资商所看重的。

【旁白】

谢超英代表:长株潭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长株潭地区制造业水平的肯定和寄予的厚望,也将为长株潭地区制造业发展集聚新一轮先发优势。

刘英姿代表:此次获批,是武汉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机遇之后迎来的一次新的重大机遇。武汉工业站在新的战略起点,必须紧紧抓住这一轮机遇。

王海林代表:当前,成都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四川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因此更需要去探索。通过成都的试点,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结合西部地区实际的、符合内陆地区制造业升级的经验、方法来。

聚焦智能制造,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效应

【对话】

长株潭:相信两位和我一样,已经开始行动了。我的“行动代号”,湖南省委、省政府量身定制为“1274”和“20”。“12”就是抓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等12个重点产业;“7”就是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制造+互联网+服务”、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7大专项行动;“4”就是4大标志性工程分别是标志性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基地、标志性领军企业、标志性品牌产品。“20”就是围绕12个重点产业领域,布局20项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

武汉:当然有行动,我的重点是四大体系:一是建设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壮大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推进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三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四是完善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城市合伙人”计划,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

成都:今年,我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智能制造引领行动、质量品牌建设行动、企业能力提升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其中,在“工业强基”行动方面,推进“3+N”工业布局体系在产业园区落地。在智能制造引领行动方面,加快成都工业云平台推广应用,实施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和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长株潭:看来我们的行动都聚焦了智能制造这个主题。为了这件大事,长沙发布了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组建了长沙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了100亿元,大手笔吧。株洲、湘潭也出台了推进智能制造的行动方案与支持政策。

武汉:我去年推出了“城市合伙人”计划,主要是围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产业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和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并对能够带来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金资助。

成都:这些年,我重点在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汽车等产业上下力气,打造“大智造”板块。许多推进智能升级核心元器件的生产研发都汇聚在我这里,能够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

【旁白】

谢超英代表:我们希望通过在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方方面面融入“智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会先从示范企业、示范项目抓起,有序推开到各个企业、各个产业领域,形成引领示范带动效应,最终提高智能制造的整体水平。

刘英姿代表: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点在于产品的智能化,这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修课之一。以武汉为例,现在正在推进传统汽车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发展汽车后市场及汽车文化,发力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汽车产业的有机更新。

王海林代表:制造业的提档升级是一个路径,主要就是通过智能制造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来实现。举个例子,长虹集团原来每一种规格型号有一个生产线,有时候生产能力有的闲置、有的忙不过来。现在订单来了,把生产分成多个单元,根据产品型号进行配置组合,7天完成订单。不用重复投很多设备,真正实现了按客户需求进行订单“智造”。

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

【对话】

长株潭:我认为,我们三个既是竞争对手,更应该是合作伙伴。《中国制造2025》是一张宏大的蓝图,承载了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梦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在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城市群)的过程中,应该相互学习彼此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好招数,千万别藏着掖着啊。

武汉:说得对。我们的发展建设都应该站在国家宏观大局的高度,不能把视野局限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合力配置资源和产业布局结构,避免一些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

成都:我也这么认为,现在国家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地域与地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既是个体,也应该是整体,在产业发展上应该积极寻找互补优势,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旁白】

谢超英代表:企业永远比政府灵敏,资本永远比领导精明。在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城市群)中,我们应当切实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加强彼此间的协调联动,特别是顶层设计领域的互动对接,让资源合理流动,让产业科学布局,更好地服务整个发展大局。

刘英姿代表:我们正计划到包括长株潭、成都在内的各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城市群)去走访取经,学习大家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也希望通过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搭建起协调联动的机制和平台。

王海林代表:特别是在产业布局上,要力求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把你我的优势产业、产品变成彼此的优质配套,优质资源合作共享。

(湖南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