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一中南楼办学的尘封往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辉]

1958年,伟人故里湘潭创办了两所“湘潭大学”。当年有两处校址,除了众所周知的湘潭县杨嘉桥原湘江煤矿旧址外,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办学地址——

湘大一中南楼办学的尘封往事

2016年10月12日,湘潭大学1958级部分学生回到母校。(资料照片)

1958年的湘潭大学校徽、学生证。(资料照片)

湘潭大学1958级部分学生毕业合影(后面是湘潭市一中南楼,今已不存)。(资料照片) 本版照片均为通讯员 摄

记者 曹辉 通讯员 周芬兰 徐坤 党晨睿 钟文兴

“八十多位耄耋老人,跨越半个世纪的期盼。记忆中的南楼,红砖青瓦,有他们伏案苦读的身影、青春飞扬的足迹……”2月底,分布在海内外的湘潭大学校友陆续收到最新一期的《湘大校友》内部刊物,里面刊发的文章《重返1958——走近鲜为人知的湘潭大学》,揭开了湘大曾在湘潭市一中南楼办学的尘封往事,引发广泛关注。

“办在中学里的大学”,学生83人

2016年春,湘潭大学党委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来信者王余明在信中提及1958年湘大曾在湘潭市一中南楼办学的事。这年5月16日,校友张文简、冯恒山、肖光烨、谢昆华等耄耋老人相约来到湘大,拿出一份“湘潭大学五八级学生名册”,详细叙述他们作为湘大首届学生,58年前在南楼求学的经历,并提供了精心保存的湘大录取通知书、学生证、校徽和师生合影等。泛黄的纸张、锈迹斑斑的徽章,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静静述说着历史的真相。

受湖湘文化影响至深的毛泽东,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对家乡湘潭的教育非常关注。

1952年冬天,毛泽东少年时的塾师毛禹居进京,请毛泽东为韶山的一所学校题写校名。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是好事,国家需要人才,教育就要发展。你是教书先生出身,应该多出力,还要教育大家多出力啰!”他还说,“将来学校可以发展,可以办中学,也可以办大学嘛!”毛泽东希望在家乡办大学的心愿,就这样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根据毛泽东想在家乡办大学的心愿,1958年6月,湘潭县创办湘潭大学,地点设在该县杨嘉桥原湘江煤矿旧址。同年8月,湘潭市亦创办湘潭大学,地点暂设在湘潭市一中南楼。同年9月10日,湘潭县人民委托毛禹居再次进京,毛泽东亲笔为湘潭大学题写校名,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设在市一中的湘潭大学并未获知这一消息,校名采用的是用毛体字拼出的“湘潭大学”。

因为办学几经辗转,建校时期保存下来的资料甚少,湘大校史上亦只有寥寥数语。若不是这次湘大首届学生发声,说到湘大校史,提起湘大前身,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办在湘潭市一中南楼的“湘潭大学”。黄沙吹去,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浮现眼前。

1958年夏,湘潭市委向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递交招生计划,将湘潭大学定位为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开设数学系和物理系,学制4年,所有学生和全国其他高校学生一样,为全日制并有人民助学金。资料现仍完整保存在省档案馆。据当时负责招生工作的潘卓汉老师和部分学生回忆,高考结束后,时任湘潭专署文教局党组书记的符石安几次专程前往省教育厅翻阅学生档案,经过统招录取的84名学生(后有1人未报到入学)分别来自长沙一中、长沙二中、长沙五中、湖南师院附中、长沙四中(今周南中学)、宁乡一中、岳阳一中等久负盛名的中学,其中数学系40人,物理系43人。

湘潭市委最初的规划是在湘潭市一中校址上建立湘潭大学,故将湘大办学地点暂设在湘潭市一中南楼,一栋两层,一楼作教室,二楼是图书室、教务处和老师的办公室。学生与一中学生同吃同住(专门将北舍二栋辟为湘大男生宿舍),由湘潭市一中代管;时任一中校长张学萃担任湘潭大学校长,于是就有了“办在中学里的大学”的说法。从其他高校和中学抽调骨干教师8人任教,开设了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政治、俄语、体育等基础课程,选用苏联普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俄文专修学院等学校的教材授课。

“学清华赶北大”,激励大家追梦前行

刚创办的湘潭大学,没有大楼,也没有大师,因筹备时间仓促,甚至没有举行开学典礼,湘大首届学生就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由冯恒山执笔、反映58级全体学生心声的《请把我们的歌声留下》等文章中,对他们短暂的大学生活进行了详尽生动的描述。

刚办的大学,困难不少,但大家热情很高。

两个系两间教室,80多人7间寝室,吃饭在可容纳1000多人的中学大食堂,8人一桌,2个菜8钵饭,生活环境艰苦。但对于这批受过“读书至上”家风熏陶的学生而言,能读书就心满意足了。

刚办的大学,老师学生劲头都很足,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办好湘潭大学。巨幅标语“学清华赶北大”,从屋顶延伸至地上。难以企及的口号,化作用之不竭的动力,激励着大家努力追梦前行。老师没日没夜地备课教学,学生没日没夜地读书学习。

新生的湘潭大学,每天开课8节(包括1节自习),晚上还要自习2个小时,每周的开课量远远超过一般大学,学习任务繁重。好在大家都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能愉快地胜任,考核成绩不错。但大家并不满足,不少同学开始艰苦自学,有的大量阅读,在书海中充实自己;有的自学英语,如饥似渴,手不释卷;还有的专攻马列主义,通读了《资本论》等巨著……

那时的南楼,三面被菜土包围,蚊虫特多,晚上进教室,蚊虫扑面。没钱买蚊香,几位同学在脸盆上涂一点肥皂水,然后立起来,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分钟不到,白色的脸盆变成黑色,上面粘了厚厚一层蚊子,教室暂时安静一会儿。但不久,就会传来劈劈啪啪打蚊虫的声音。左手握扇,右手执笔,做作业看书,成了首届湘大学生晚自习的“新常态”。

在湘潭大学的第一个春节,不少人没有回家的路费。万家灯火爆竹声中,他们在火车站货箱里卸煤,一个个变成了黑人。回到学校,用冰冷的水冲掉身上的煤灰,在日夜商店买几斤廉价的饼干,一瓶红薯酒,大家拥被而坐,津津有味地吃着在湘大的第一顿年夜饭。

运动场上,个个英姿勃勃,湘大篮球队驰骋赛场,为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他们也是文艺活跃分子,自编自排男声小合唱《澧水号子》赢得一等奖,男女声小合唱《小媳妇》同样收获一枚金牌。课余,南楼歌声嘹亮、舞姿翩翩,小歌舞剧《花儿与少年》正在排练,可惜因为结业,最终没有上舞台。

如今,走进湘潭市一中,南楼已不复存在,旧址上新建了学生体育长廊。这栋承载着湘大首届学生众多回忆的南楼,如昙花一般淹没在历史的激流中。

“湘大精神”源头,“湘大蓝图”底色

1959年,国家遭受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经济出现困难。当年7月,省委文教小组向省委呈送《关于新办高等学校整顿情况的报告》,省委决定停办54所办学条件不足的学校。湘潭大学因为师资不足,经费无固定来源,校舍和仪器设备无法解决,就此停办。

当时各地中学教师奇缺,考虑到这批学生学习基础较好,省委、湘潭市委决定湘大停办后,将学生作大专毕业,分配到各中学。

据时任物理系团支部书记的颜夙清回忆,湘潭市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派专人来校和学生逐一谈话,大部分学生表示服从组织分配。湘潭市政府还专门组织召开“统分”会议,市委分管文教的副书记兼宣传部长赵萼在会上向师生做了报告,宣布湘大学生作大专毕业,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并宣布改设师资训练班,将原数学、物理2个系改为数学、物理、俄语、中文4个专业班,对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补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除少数人回原生产单位和转学外,70名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后,统一分配到湘潭市、县中学任教。

1983年3月,湘潭市政府主持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58级学生学历问题。同年4月16日,省教育厅下发湘教高字【1983】16号文件《关于原湘潭大学58级学生学历问题的通知》,认定他们为一年制大学专科学历毕业,补办了大专毕业证明。

风云甲子,弦歌世纪。湘大首届学生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据统计,他们中,5人成为大学教师,20人走上中学领导岗位,95%的人评上高级职称,成为各中学学科带头人,多人获得全国及省、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他们在教学中各施所长,培养的学生人才辈出,遍布全球。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中国风投第一人熊晓鸽,以及一些在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任教的博士生导师,都出自这届学生门下。

除奋战在教育一线外,一些学生也在其他领域施展才华。像知名书法家刘振涛、曾任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冯恒山、曾任省百货公司党委书记的李宇平……湘大首届学生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学校名声,赢得了社会赞誉。

建在一中南楼的湘潭大学,它与我们所熟知的湘大前身,与如今的湘大,虽没有校址、师资、生源等方面的事实传承关系,却有着一脉相通的精神共振和本质牵连。它们都传达了湘潭人民在家乡办大学的共同心愿与美好希冀,是“湘大愿景”的萌芽;它们都体现了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内涵,是“湘大精神”的源头;它们都遵循了毛主席“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的殷切叮嘱,是“湘大蓝图”的底色。行走在历史的长河,拾起遗失的碎片,它们在湘大的历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