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去旅行” 周南学子“研学旅行”登上岳阳楼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蔡奥]

2月25日,周南实验中学260多名学子在岳阳楼前大声齐诵《岳阳楼记》。

学子们正用望远镜观察洞庭湖的候鸟。

初二1514班罗心雨同学用绘图的方式把观察的鸟类记录下来。

华声在线2月27日讯(记者 蔡奥)“到达岳阳,我看到了成群的候鸟,了解了洞庭湖的历史,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生物学社团研学课题报告里,初二1514班学生欧阳梁子写到。2月25日,欧阳梁子和同级260余名同学一起走进历史名城岳阳,震撼于千年古楼岳阳楼的波澜壮阔,同时过一把“鸟瘾”,感受东洞庭湖候鸟生态和谐乐章。

两天一夜,260余名学子在岳阳楼上齐诵《岳阳楼记》

在两天的研学旅行中,学生们在初二教研组组长龙江老师的带领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登上岳阳楼,了解岳阳楼历史,大声齐诵《岳阳楼记》,其后,或采风摄影,或写生绘画,通过观察洞庭湖的候鸟,了解洞庭湖的地理、历史发展和鸟类资源,用绘图的方式把观察的鸟类记录下来,把课堂从校内拓展到校外,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丰富了生活体验。

龙老师提到一个细节,他曾问学生,《岳阳楼记》中所说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场面,为什么在现场看不到?学生们给出了多种答案,第一,范仲淹并没有亲临岳阳楼写下《岳阳楼记》,所以诗词中运用了文学夸张的手法;第二,当年范仲淹位居宰相,眼界自然要比寻常人高;第三,近年来,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缩小;第四,中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2月处于枯水期……龙老师欣慰的说,虽然研学旅行时间短,目的已达到。学生带手机来不仅是拍照,玩耍,而更多的查资料,思考问题。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课题组将指导学生形成2017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观鸟研学旅行研究课题报告,整合成学校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日前,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并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也就是说,中小学生今后可能有机会和老师同学一起外出旅行,而不是现在的简单出游。

周南实验中学副校长蒋春华表示,本次研学旅行并不是周南实验中学首次尝试。之前,周南实验中学与IE国际教育多次合作,曾前往韩国、湖北等地开展研学旅行。“打开校门,用各种方法开阔学生视野,感知一个比校园教育更广阔的存在,真正达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让学生更深切感知社会,培养高远情操。”蒋春华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