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三大战役如何“战”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小雷 苏莉]

三大战役如何“战”

记者 周小雷 苏莉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大家看到了一幅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蓝图:通过四到五年的努力,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每个村喝上安全干净的水,每个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

蓝图的背后,有三只“拦路虎”: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如何拿下“拦路虎”,打好三大攻坚战役?连日来,出席省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建言献策、展开热议。

脱贫攻坚:从精准识贫、精准发力,到“我要脱贫”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那块板,而是最短那块板。贫困人口太多就是我们的短板。作为农业大省,湖南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扶贫、脱贫”两个词,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重点,2017年,我省要确保实现减少110万农村贫困人口、10个贫困县和2500个以上贫困村的年度目标。

“精准脱贫,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每户、每位农民致贫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省人大代表、湖南商学院副院长黎定军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7年脱贫攻坚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重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就是要让所有的措施都能落地。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发挥基层政府和一线同志的作用。

“真扶贫、扶真贫,做起来并不简单。”省人大代表、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正是这样一位投身扶贫一线的同志。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现在3年多过去了,十八洞村立足自身,敢想敢干,到2016年底,十八洞村136户533个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

十八洞村的脱贫攻坚有许多创新,其中一个经验是把扶贫款集资入股公司,村民年底分红。对此做法,黎定军非常赞同:“把扶贫款发到每个村民手里,有的人可能就打牌输掉了,有的可能用掉吃掉了,而集资入股就保证有持续的收入,不是‘一锤子买卖’。”

“脱贫攻坚过程中,最关键的措施,是要让每个农民手里都有资本发挥重要作用。”黎定军说的这个资本就是“土地”。他认为,在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中,要优先贫困地区,要尽快让农民手里的土地流转起来,并尽快产生效益。

“在物质等硬件上做好扶贫的同时,扶贫更要‘扶心’。” 省人大代表、祁东县凤岐坪乡乡长彭双娣来自脱贫攻坚一线, 她坦言,虽然国家加大了精准脱贫的力度,但有少数贫困户对自己脱贫信心不足,穷日子慢慢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还有人得了“依赖病”,认为与其花大气力脱贫,不如戴着穷帽子“等靠要”。

彭双娣表示,“扶心”,就是要打开贫困户的心结,改变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在精准扶贫中,不但要给贫困户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基层干部更要注重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很多贫困户是因病等特殊情况致贫。”省政协委员、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农工党邵阳市委主委毛学雄等建议,要加强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扩大大病保险覆盖面,加大对村民大病治疗的救助力度,织牢织密基本民生安全网,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帮助贫困群众“脱穷境”。

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引导企业“走出去”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由于产能过剩,国家实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路径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湖南的产业结构应如何重塑?省人大代表、湖南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长江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

向长江建议,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必须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同时要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增加值,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省政协委员、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李少阳介绍,浙江省财政去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对符合标准、高品质要求的浙江产品进行“浙江制造”认证,对品牌企业进行扶持,其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李少阳认为,湖南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激励和支持,从经济、计划、技术、物价及金融、工商、税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同时要着力推进湖南质量品牌建设,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要注重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不断探索完善标准体系、认证评价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坚决维护品牌建设的公信力。

“目前我省‘走出去’企业总数偏少,投资额普遍偏小且分散,大多为中低端产业,六大主导产业走出去未形成规模效应。”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长沙市委主委李平认为,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战略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速湖南本地企业‘走出去’消解过剩产能,带动产业升级,已成为我省当前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何推动湖南产能走出去?李平认为,政府应当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比如组建全省对接“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网,搭建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平台,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还要提供政策支持,如争取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支持范围。此外,应当积极开展项目推进,联盟出海。鼓励有实力的跨国经营龙头企业采取工程总包、BOT等形式承接海外业务,带动省内配套中小企业以及产品、技术及服务全产业链“走出去”。

环境治理:找准着力点,久久为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态环境跟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如何发挥湖南山川秀美的优势,建设美丽湖南、生态湖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环境治理重点应放在哪里?省政协委员马石城认为,绿色发展,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进一步投入,下决心加大治理力度,解决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回顾2013年启动实施的湘江保护与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使湘江干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而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将把重点放在重点区域排污企业、矿区整治以及加大湘江支流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方面。

在中国,农村地区面积广袤,农业、农村污染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省政协委员汤泽培建议,首先要建立由政府牵头,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参加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其次要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大力推广农村污水分级多元化处理模式,在集镇和居民集中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第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将农村环境保护研究列为各地环保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渠道,鼓励涉农资金与农村环保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必须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综合施策、全力攻坚、扎实作为。”长期关注生态环境研究的省人大代表欧德文认为,环境治理从来都不是靠突击蛮干来解决问题的,必须有序、科学,把功夫用在平时。

攻城不怕坚,攻关莫畏难。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三大攻坚战已经打响,尽管任务艰巨,战情复杂,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