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开放崛起】长沙河西“麓谷”:协同创新看“北斗”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爱平 王鑫]

长沙市河西的“麓谷”,50余家北斗导航企业共享平台,协同创新喜见成果,今年总产值将达到80亿元——

协同创新看“北斗”

12月16日,长沙中电软件园。

12月16日,长沙中电软件园,北斗开放实验室中展示的无人机管控设备。照片均为记者 童迪 摄

12月16日,长沙中电软件园,北斗开放实验室展示的北斗导航系统。

记者 唐爱平 实习生 王鑫

编者按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是立足湖南实际、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的务实选择,为全省未来5年的发展指明了关键路径。

为反映“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落实情况 ,湖南日报组织记者采访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解剖一批典型,探寻发展之路。从今天开始,本报连续推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协同,努力建成区域创新高地。

在推进协同创新的征程中,创新资源如何集聚,如何形成分享机制,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记者最近来到长沙市河西的“麓谷”,走访长沙高新区,看到这里围绕“北斗”导航,搭建协作平台,营造创新生态,探索出协同创新的成功模式。

湖南80%的“北斗”企业

聚集麓谷

长得像第一代手机“大哥大”的北斗二号手持双模用户机,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工作;不依靠地面通讯基站,能直接与北斗卫星交互通讯……由湖南中森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森通信)研制的这款北斗终端产品,在同类型的产品中被评定为“技术第一”。

中森通信所在的长沙高新区,从事北斗导航的企业已经超过50家。很多与北斗相关的“宝贝”都产自这里。

这里有防止无人机黑飞的“机关枪”,一旦有人非法利用无人机导航到你家窗口或者重要办公场所窥探,它就能发射信号,把无人机给打下来;

这里有造型“Q萌”、重量仅500克的“迷你”空中自拍神器——无人机;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小的定位板卡,技术全国领先,部分参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忽如一夜春风来”,众多北斗导航企业在“麓谷”汇聚。

航天科工、海格通信、中国电子等龙头企业均在此部署了北斗业务;中森通信、长城信息、湘邮科技、北云科技、中本导航、珞珈德毅、德冠北斗等高成长性企业迅速壮大;长沙海格与国防科大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芯片,接收灵敏度较上一代提升了10倍;北云科技做出的板卡,可精确到厘米级……

不同的企业,因为北斗走到了一起,不是单打独干,而是联手打通从核心技术研究、芯片、板卡、终端到市场应用、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

短短几年时间,长沙高新区已聚集湖南80%、长沙90%以上从事北斗导航产业的企业。

创新平台开放共享产生集聚效应

长沙高新区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这么多北斗导航企业纷纷在此安营扎寨?

释放产业园区发展载体的集聚效应,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是长沙高新区的成功之道。

各自为政、零散研发、孤军作战是科技创新的“痛点”。作为全省科技创新资源最丰富密集的区域,长沙高新区充分整合资源,加速创新链、产业链的“平台对接”。

12月16日,记者来到长沙高新区的中电软件园,曾经的荒郊野岭,已是车水马龙,成为创业的热土。园区16栋楼前,赫然立着“北斗开放实验室”的牌匾。2015年7月,卫星导航仿真与测试开放实验室(北斗开放实验室)正式成立,北斗开放实验室·长沙分实验室就落户于长沙高新区的中电软件园内。

“北斗开放实验室是我国北斗领域首个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致力于‘释放优质资源和创新人才培养’。”北斗开放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北斗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明德祥告诉记者。

正是这一平台让长沙获得国内北斗领域的优质资源: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国防科大、清华大学、中电科第四十一研究所等7家北斗开放实验室的发起单位,为这里的40多家单位提供仪器、数据、专家和研究四类资源的开放共享。

“在长沙分实验室,我们开放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资源,给园区北斗企业提供免费测试环境以及数据资源;半年多来,为本地企业免费服务近1千小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明德祥说。

中森通信总裁助理刘庭告诉记者,自从园区有了北斗开放实验室,相关测试就不用跑到北京去做了。记者在“北斗开放实验室”的免费测试登记册上看到,不仅园区企业来测试,远在重庆、深圳、广州、厦门的企业,也有不少前来做相关测试。

北斗开放实验室还以发布微小课题和开放代码的方式,推动人才培养及研究资源的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已面向湖南试点合作高校发布首批资助课题26个,申报人数达到105人;研制北斗科普时空穿梭机,为大众了解北斗、关注北斗、参与北斗提供了新平台。

今年8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谭述森来到长沙,为我国首个北斗信息安全领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成立揭牌。该研究院成立,充分整合了国防科大的技术、人才优势与长沙的产业优势,为湖南北斗产业发展打造了导航信息安全的特色名片。

在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一挺黑色的“机关枪”十分打眼。副院长黄俊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自主设计开发的国内首款天巡ads2000诱骗式无人机防控枪,可以防御对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造成威胁的无人机“黑飞”,弥补了北斗信息安全领域相关技术空白。

创新元素还在不断汇聚。今年以来,德冠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全国首个北斗开放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北斗卫星导航产品2301质量检测中心等纷纷落户“麓谷”。

看好北斗产业园区发展载体的集聚效应,长沙市政府明确将长沙高新区建设成长沙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协同创新良好生态

助推产业加速前行

打造中部的“硅谷”,是湖南未来创新发展的宏伟目标。按照创新发展战略思路,湖南将加快创新资源的“开放融合”,通过“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产业人才基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产业生态系统。

作为我省重点培育的10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北斗导航已经在长沙渐成气候。

“让北斗超越GPS”,位于长沙高新区中电软件园内的北云科技,门口打上了这样的标语,豪气干云。

北云科技的底气,来自于北斗导航已然形成的良好产业生态!

地处中部的长沙,发展北斗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北斗领域,长沙聚集的人才和技术是顶级的。”明德祥认为。不仅如此,通过北斗开放实验室这个平台,长沙北斗产业的“朋友圈”还在全国持续壮大。

省内,围绕北斗导航产业链组建的长沙市北斗导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于今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这个以技术为核心,企业为主体,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市场、投资、技术和利益的共同体,将联合开展北斗导航领域的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助力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长沙市政府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北斗产业发展基金。除了直接的资金奖励,还有政策支持,“对于入驻长沙芯城科技园6号栋北斗产业基地的企业,基地实行前3年免租金的扶持政策。”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产业发展局局长袁利民介绍说。

良好的产业生态,助推了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长沙北斗导航产业总产值由20亿元增长到50亿元,预计今年总产值将达到80亿元。长沙计划通过5至8年的努力,建成北斗导航系统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及产业发展示范区。

“北斗”照亮未来,已不是梦。

■对话

协同,让创新更具活力

——对话长沙高新区产业局局长袁利民

记者 唐爱平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我省要致力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创新资源的开放融合。那么,湖南当前科技创新实力如何,协同创新存在哪些难点,如何推进协同创新,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记者近日对话长沙高新区产业局局长袁利民。

湖南科技创新实力如何

袁利民:当前,湖南科技创新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到2015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已位居全国第11位。然而,科研成果商业化程度不高,创新发展格局偏小,创新氛围“浓度”不够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省的创新发展。推动协同创新,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园区协同创新存在哪些难点

袁利民:从长沙高新区看全省园区,协同创新最大的障碍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如企业高校之间合作仍然存在等级观念,资源分配不均衡也容易导致不同企业和高校获得优质资源差距悬殊,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与产业发展更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和专业工匠是不相符合的。

协同如何助推企业创新

袁利民:协同创新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等高端科研资源的利用效率。科研平台共享,将帮助企业在科研课题、设备、人才培养方面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基于协同的创新,还可减少同类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协同,让创新更具活力。对我省而言,推进协同创新,集合创新资源,有可能在军民融合创新、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还能诞生更多的世界级成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如何推进协同创新

袁利民:首先,政府应加强规划,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机制模式;加强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的专业服务能力考核,引导优势单位开放优质资源,鼓励向资源匮乏区域及大学研究机构提供服务,促进平衡发展,广泛开展协同创新。第二,湖南要利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平台,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多重融合,实现技术就地攻关、成果就地转化、产业就地培育。第三,不断探索建立产学研协同、国内外协同、国家和地方协同的创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关专题: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