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秋天——“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的故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湘河]

花垣县十八洞村全貌。(资料图片)石林荣 摄

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摆着长龙宴款待游客。(资料图片)龙艾青 摄

游客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喜吃长龙宴。 (资料图片) 龙艾青 摄

花垣县十八洞村,妇女们在绣苗绣。(资料图片)龙艾青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张湘河 通讯员 吴红艳 龙艾清

11月初,淅淅沥沥的秋雨把湘西群山浸润得色彩斑斓。藏在大山褶皱里的苗寨云雾缭绕,石板小路被雨水洗得分外明净,一丛丛山竹笼罩在细雨中,洇成一团团蒙蒙绿雾。

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山寨,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因村旁山中有18个天然溶洞,故名为十八洞村。

3年前那个金色的秋天里,这个偏僻、贫困、冷寂的苗寨,因一个人的到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正是在这次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时期扶贫基本方略,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

春去秋来。十八洞村,这个小小的山村,作为正在改变人类贫困历史格局的“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首倡地,已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全国“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

十八洞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为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2015年,人均纯收入增至3580元;今年目标:全村整体摘掉贫困帽子。在这些激动人心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呢?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苗寨后的第3个秋天,记者又一次走进了十八洞,静静地感触这个苗寨胸膛的起伏、倾听苗寨脉搏的跳动声——

1  一户一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此,带来——

  3个贫困农民的命运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十八洞,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关切地询问湘西来的代表:“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

2014年初,全村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36户54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7.7%。当眼下这个秋天过去了时,十八洞将宣布整体摘掉贫困帽子。

这是一个改变苗寨千百年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村民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如用苗语问习近平总书记“该怎么称呼你”的石爬专老人,如习近平总书记座谈时坐在左边凳子上的施成富……然而,我们这次在苗寨里却找到几个很少或从未被媒体“光顾”过的普通农民,清晰看到了量身定做的“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哞……哞……”村口,村民施关保乐呵呵地赶着一群湘西黄牛上山去。

今年50岁的施关保自幼家境贫寒,从小放牛,牛的生活脾性、寨子周边哪个山头的青草最嫩,他最清楚。心里一直悄悄盘算着搞个养牛产业,但忙活了半辈子,憨厚寡言的施关保也没能攒够启动资金。

2014年初,县委扶贫工作队进村,一户一策帮助村民发展脱贫产业。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办到了贷款,不仅从德农牧业公司领养了12头湘西黄牛,还拿到了4.8万元饲养补助金。没日没夜一番苦干,他在山坳里修建了多功能牛圈,引来山泉水,当年养牛净赚2万多元。今年,施关保养了黄牛28头、土鸡100多只,收稻谷1500多公斤、玉米500多公斤,他掐指算了算,大约可收入7万元。

十八洞漫山遍野的野生油茶花正在争相绽放。村南面的山坡上,几十个蜂箱掩映在茶林里,一群群蜜蜂“嗡嗡”地穿行在花草丛间,身穿迷彩服的龙先兰手脚麻利地收拾着蜂箱。

龙先兰属于特困户,今年30岁,早年父亲病故,母亲改嫁。他整天东一顿西一餐,老人留下的破木房摇摇欲坠,他也懒得修补一下,连灶都是用几块土砖随意堆起来的。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伶牙俐齿的他往往是“反对派”骨干。2014年初,扶贫工作队队长将他作为联系户,反复鼓励引导加资助后,他试养了4箱蜜蜂,结果,当年收入5000多元。

尝到甜头的龙先兰来劲了。2015年,到周边村寨及县内外的一些养蜂基地取经后,他贷款3万元修蜂箱、引进蜂种、扩建蜂场,成了远近出名的养蜂能手。今年,龙先兰养殖的蜂群已经发展到了50多箱,预计可产生态蜂蜜300多公斤。村主任替他算了一笔账,每公斤蜂蜜售价200元,今年至少能收入6万元。

村里举办相亲会,已成为公益活动热心人的龙先兰,与邻村姑娘吴满金牵手成功。如今,吴满金隔三差五往他的蜂场里跑。

“卖完这批蜂蜜,我们想找个好日子结婚。”龙先兰喜滋滋地邀请记者说,“到时候,你们一定过来喝喜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还细心询问了十八洞村大龄未婚青年的“脱单”问题。

“这事我带了个头!” 施全友颇为自豪。

2015年元旦,十八洞村里热闹得很,抬花轿、喝“苞谷烧”、吃长龙宴。这是扶贫工作队入村后,寨子里头一回办婚礼,新郎官就是43岁的施全友。

2010年,施全友打工时结识了重庆农村姑娘孔铭英,相处两年后,施全友才敢把她领回家。但一进家门,孔铭英的心彻底凉了。“如果有田地的话,我们还可以种烟叶、西瓜啊,他家连地也这么少,想种什么都种不了。”孔铭英说,“当时走了,我就没打算再回来。”

2014年,村里开展“精准扶贫”,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浴……施全友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木头老房子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们座谈的照片放大挂在堂屋墙上。他拍了好几组照片发给孔铭英,小孔半信半疑,再次来到十八洞村,一看,乐了。

孔铭英在快餐店打过工,工作队便鼓励他俩在家里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

“苗家菜豆腐、腊肉、酸汤,是我们招待客人的主打菜。客人多的时候,一天有10桌至20桌。”厨房里,施全友一边炒菜一边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如今,施全友一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去年买菜用的二手面包车已换成了一辆崭新的“五菱荣光”,最近又买了一辆10万元的小汽车。施全友特意用红色丝绸系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他家座谈时坐过的椅子上,一有机会就热情地向客人进行介绍。

今年6月,施全友夫妻俩和村里5对新人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央视专题文艺晚会节目录制。

2  找准病根,因地制宜,既“输血”又“造血”,各种合作社应运而生。我们翻开了——

  两个合作社的“明细账”

十八洞地处武陵山腹地,巉岩高耸,涧水幽蓝。

然而,险峻的大山中可耕种的土地十分珍稀,产业发展空间捉襟见肘,这也是苗寨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何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扶贫工作队通过调查研究,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起确定了种植、养殖、苗绣、劳务、乡村游5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摸索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做法,苗绣、牧业、猕猴桃种植、果桑种植、油茶种植、山羊养殖、养猪、辣木树种植等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起来了。

我们采访了其中两个合作社——

10月31日,十八洞村民龙五姐和几个贫困户村民一道,又来到了千亩猕猴桃基地。这是“跳出十八洞村建设十八洞产业”思路的产物,她们同全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是这个基地的“股东”。    2014年7月,扶贫工作队领着村民代表赴猕猴桃产业已形成规模的四川蒲江等地参观考察回来后,不少村民吃了定心丸。当年9月,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引进了本县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了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离村40分钟车程的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优质猕猴桃。公司注册资本金600万元,其中十八洞村出资294万元,占49%股份。十八洞村的股份由十八洞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两部分组成,合作社由村民出资组建,入社资金贫困人口按可享受的政策扶持资金入股,542人共162.6万元,占27.1%股份;非贫困人口按政策扶持资金共59.55万元入股,占9.9%股份。村集体经济占12%股份。

站在基地前远眺,1000亩猕猴桃绿意盎然。村里常驻基地负责管理的贫困户施金文告诉记者:“早有公司签了销售合同。明年猕猴桃开始挂果,2019年进入盛果期后,入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苗绣,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团锦簇,精美绝伦。2014年5月,扶贫工作队把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组织起来,注册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先后与花垣五新苗绣、金田苗绣、湘西指尖生花等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公司提供原材料和绣样,合作社农户负责织绣加工,最后由公司根据每件绣品的质量收购,付给社员织绣加工费。

为了提高苗绣的花样和品质,合作社先后举办了30多期苗绣培训班,邀请苗绣传承人进村授艺,参训村民达1000多人次。

3年来,十八洞村精美的苗绣服饰、屏风等产品,先后参加文博会、赶秋节等活动20多次。2015年5月,十八洞村的苗绣成了深圳第十一届国际文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供不应求。“富贵花开”“凤求凰”“喜鹊闹梅”3幅壁挂被顾客以7000元的价格买下。

目前,合作社与公司签订了100多万元的订单,累计回收苗绣半成品2000余件,收入加工费20多万元,每人每月平均能领到工资1500多元。

“绣这朵牡丹,可以得20多块工钱。”采访时,村民吴进英展开手中的绣品笑嘻嘻地说,“我们一天可以绣两三朵哩!”

3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十八洞这样的典型: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大山中,我们看到——

  一个古老苗寨的新容颜

3年来,记者九进十八洞,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个古老苗寨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烧得旺旺的火塘旁,村党支部第一支书施金通列举了一系列精准的数据:2014年初,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从全村甄别出贫困户136户542人。2015年,全村共脱贫61户269人。减去已出嫁或去世等人口,全村剩余的贫困户75户264人,今年底将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障;学生入学率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贫困人口全面稳定脱贫,整体摘掉贫困村帽子。

比数字更直观的是眼前的变化——

不搞高大上项目,不大拆大建,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4.8公里村道拓宽并铺上了沥青路面,全村225户房前屋后铺上了青石板,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修旧如旧保持了原生态的苗族房屋建筑风格。核心景区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公厕、观景台、千米游步道。升级改造了村小学和卫生室,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无线网络覆盖了全村,阿公阿婆在院子里刷微信……

村寨美了,每到春节、赶秋节,村里便举办风情浓郁的苗族“抢狮”“接龙”、打苗鼓等传统习俗活动,引来八方游客。村里成立了游客服务中心,开办了8家“农家乐”,可以同时接待500人就餐。2013年11月3日至今,共接待游客和考察团队30余万人次,每年全村仅腊肉销售就创收10万元以上。

更令人欣喜的是,“精准扶贫”激发出了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人心不再“贫困”了。

3名产业带头人、1名大学生村官成为村主干,9名能人当上了村主干助理,村党支部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村头“农家书屋”里,《冬桃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科学养羊》等书籍成了抢手货。记者提起数年前村民将价值800元的“扶贫仔猪”半价卖掉换酒喝的往事,大家掩口而笑。

村里探索出了“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对全村16周岁以上的村民,从支持公益事业、遵纪守法、家庭美德等6个方面进行公开投票,当场宣布评选结果,按得分多少,分别评为二星级到五星级,在全村大会上公开表彰,挂星级牌管理。

如今,只要涉及村里的公益事业,斤斤计较的人少了,主动参与的人多了。进村道路升级改造和机耕道等公益建设所到之处,视土地如生命的群众纷纷无偿让出土地,积极投工投劳。央视航拍设备摔落深山,龙玉菊等20多名村民自发攀下山涧寻找;外来民工肖磊在农网改造时触电晕倒,杨进昌等多名村民冒险救人;90后青年龙兴刚,在火车即将轧过的一刹那,从铁轨上勇救同伴……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施金通用苗歌一般的语言说道:“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儿回来了、人的心儿回来了。”

十八洞,这个古老的苗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先后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第三批全国宜居镇村”“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殊荣。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评价道:“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经验,可学可用,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在湖南的成功实践,是我省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典型,值得各贫困村复制、推广。”

雨后的阳光漫洒在苍翠的群山上,累累果实挂满枝头,色彩绚丽,果香氤氲,十八洞又迎来了一个金色的秋天。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