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25日讯(三湘都市报记者 李琪 通讯员 董雷 张莹)我省大学生捐精的合格率,近8年来下降了一半,而不良生活习惯成了祸首。今天下午,在“10·28”世界男性健康日来临之际,我国人类生殖工程创始人之一、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院长卢光琇教授,带领该院精子库专家团队,走进湖南大学宣讲传播男性健康常识。
2015年,中信湘雅曾对外发布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该院精子库入库合格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该院今年统计的数据来看,这种趋势仍在延续。卢光琇教授介绍,2006年合格率为45.9%,2008年为41%,2010年—2013年基本在30%—40%之间波动;到了2014年降至17.9%,2015年为17.7%,2016年1—9月略有上升,但也仅有19.4%,不到8年前的一半。
大学生精子质量为什么不断下降?中信湘雅副院长范立青解释,关键与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包括抽烟、喝酒、熬夜、久坐电脑前打游戏、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性生活或手淫频繁等。
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生育能力正在严重下降?卢教授提醒,大学生精子质量下降并不代表其没有生育功能,只是达不到供精的标准。“除非是‘无精症’或‘严重少弱精’症,才建议通过供精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一般而言,大多数是不影响正常生育的,因此大家也无需恐慌。”
捐献精子能获得少量补贴,并以交通费、营养费的形式分次发放。捐精并非一次即可,每一次检查完都要进行严格筛选,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次,直到最后入库,大约需要捐献10次左右。
当天的讲座吸引了200多名师生前往听讲, 不少大学生纷纷表示,要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未来几天,卢教授团队还将继续走进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普及男性健康知识。
责编:曾晓晨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