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新乡贤|李世友:不做大事做好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余蓉 廖声田 王凡]

■人物档案

李世友,男,1934年7月生,中共党员,桑植县上河溪乡上河溪村退休干部。1956年1月参加工作,当年7月入党。先后在桑植县农林水利局、陈家河农科所、五道水农技站等负责农业技术工作;后到砂塔坪公社等地主持工作。1984年回上河溪乡政府任政法组长、人大主席。1994年退休后回到上河溪村。曾被评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先进工作者,桑植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2012年获全省“四好”干部,2014年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9月19日,桑植县上河溪乡上河溪村关心下一代假日学校,李世友为留守儿童拉二胡。记者 徐行 摄

记者 余蓉 廖声田 实习生 王凡

9月19日,沿着平坦的公路,从桑植县城驱车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了上河溪乡上河溪村李世友的家。

这是一个寻常的农家小院:一排低矮的平房、水泥砌好的院子、青青的菜地。院子不大,摆放着一张乒乓球桌,房子并不宽敞,有一间专门被辟出来作为“青少年图书室”。

自1994年李世友退休后,这里就成了他另一个工作“阵地”。在这简陋的几间房里,他开过村党支部会议,帮老人们写过材料,为娃娃们开过假期学校,还接待过许多来自城里的“客人”。

“我没做什么大事,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好事。”这位82岁的老人笑呵呵地说。

1.“我当村支书,但我不要报酬”

李世友的家紧挨着马路,来来往往过路的人都热情地跟李老招呼着:“哟,你家来客人啦?”

得知我们是省城来的记者,上河溪乡干部熊吉令打开了话匣子:“上河溪村以前的路可烂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雨过天晴往路上走啊,人人都穿‘高跟鞋’。老李一来,头一件事就说我们要修路。”

1994年李世友退休回村。那时村里是真的穷,“三不通”——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村民们觉得他当过“官”,有办法,希望他当村支书,带领大伙儿改变现状。

李世友几乎没有犹豫。上任后,李世友就在自己家开了个村组干部会议:“我当村支书,但我不要报酬!”

要想修路就得去县里跑资金。李世友把自己的退休工资拿出来作差旅费,“退休工资是国家给的,用在这里天经地义”。

熊吉令曾经也在村组工作过,他印象最深的,是李世友还把乡里给自己的补贴也掏出来,奖励做事的村干部,大家做事的积极性很高。

大家齐心协力下,公路修好了,桥梁架好了,水接上了,电线也铺好了。上河溪村慢慢改变了落后的模样。傍晚时分,我们走在村里,能不时听到有广场舞音乐传过来,这个原本闭塞的小山村,正发生着变化。

2. “我觉得他是个老实人,是真心实意帮我”

沿着马路来到镇上,七拐八拐后来到一条小巷子里,我们找到了村民陶堂生家。

陶堂生家的房子三层楼,宽敞明亮,客厅的红漆木质沙发泛着明亮的光泽。10多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住的泥坯房,在温饱线上挣扎。

“穷啊,那时还没有取消农业税,每年缴税都缴不出。村里这样的人很多,实在缴不了,老李就自己掏钱缴了。”回忆起以前的日子,陶堂生非常感慨。

李世友曾做过10多年的农业技术员,他开始琢磨,能不能用自己熟悉的农业技术,带领村民种梨树创收脱贫。他找到了陶堂生,问他愿不愿意试一试。

“我觉得他是个老实人,是真心实意帮我,不是虚头巴脑。”陶堂生说。李世友帮他联系贷款、选苗育苗、培训栽植和培管技术。两人商量着种了20亩梨树,辛勤侍弄。3年后梨树挂果,一下子收入了2万多元。这次成功的经验让两人兴致勃勃地发动其他村民,又有十几户加入,种植了600多亩。“可惜人心不齐,管理不善。种梨树没有成为全体村民的致富道路。”提起这件事,李老觉得非常遗憾。

但李世友并没有灰心。村民肖路生家一贫如洗,和老父亲相依为命。李世友主动上门,讨论后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黄柏种植技术帮助他脱贫。帮忙选种、手把手教,120亩黄柏种下去,收获时肖路生脸上笑开了花,李世友也笑得合不拢嘴:“今年,他的黄柏卖了5万多元。”

为让青年农民多学点农业技术,李世友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科技致富”黑板报,掏钱订阅购买500多册农技书籍,建成一个小小的科技图书馆。在任期内,村里有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3. “他们遇到困难,我当然要管”

吃完晚饭,天已擦黑。李世友拎着一个小箱子,来到了熊本然家:“我来给你剪头发来啦。”

熊本然常年生病,多年来以床为伴,子女又都不在身边照顾,就连剪头发、剪指甲都是个大难题。李世友知道后主动上门为他剪头发。剪完后,熊本然照着镜子看了又看,笑了又笑。

乡村鳏寡、留守老人多,李老都放在心头。谁家老人身体不好,谁家老人日子过得紧,他都心里有数:“我是全乡老年人协会会长。他们遇到困难,我当然要管。”

村里的老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李世友。老人想申请补贴都来他家找他“写报告”。看到有些老人家日子难过,李世友一边写,一边自己掏出几百元给他们“救急”。

前两天村里一位老人去镇上取了800多元钱,回来路上丢了700元。走到李世友家门口,这位老人忍不住嚎啕大哭,李世友忙安慰他:“你不要哭,下次我帮你取。”说完自己掏出300元塞给了这位老人……

在村里,接受李世友资助的老人有30多位。李世友还出资2万多元,组织50多位老人到北京、重庆等地旅游参观。如今的上河溪村,经常开展书法、象棋、山歌、腰鼓、乐器等多项比赛活动,每次李世友都拿自己的工资来为老人们发奖。丰富的娱乐生活和真心的关爱,让这些老人远离了孤独和寂寞。

4.“看书好,长见识。娃娃们就要多看书”

李世友的房间不多,他专门辟出一间办成少年图书室。房间不算大,5个大的立式书柜里占满了一面墙,《安徒生童话》《手把手教你写作文》《唐诗宋词三百首》《四大名著少儿版》等少儿读物都被翻破了边角,挤挤挨挨地占满了书柜。

这些书有的是李老自己掏钱置办的,有的是志愿者捐赠的,有的是他找亲戚朋友要来的。李老自己就很喜欢读书看报,书桌上有好几大本他的剪报本。他说:“看书好,长见识。娃娃们就要多看书。”

来的娃娃越来越多,尤其是假期里,小小的图书室里坐不下。2004年李老又把另外两间房收拾出来,一间当教室,一间当活动室。少儿假期学校就这么开张了,李老当上了“校长”。

村里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伍军人、老党员和民间老艺人都被他请过来当老师。退休教师夏德光、郁天培、郁天民教起了作文、数学,孔庆德老人办起了电子琴培训班。李老自己买了电子琴、乒乓球台、羽毛球拍、滑板等器材,还用木头给孩子们做了个篮球架子,“到现在,光篮球就打烂30多个了”。孩子们在这里玩,在这里学,开心得都不愿意回家。李老的老伴儿幸昌秀就给他们烧饭做菜,留他们住下。

这简陋的房间还招待过来自远方城里的客人。2013年,上海东华大学的15名学生志愿者慕名而来,在这待了半个多月,教小孩们美术、语文、音乐等,走的时候与老人约定还将再来。

这里有一部固定电话,哪个孩子想爸妈了,可免费用电话打给爸妈;哪个孩子过生日了,李世友会送礼物,与孩子们一起唱生日歌;哪个孩子该理发了、该换洗衣服了,李世友都记在心上……

李光化同学父亲已故,母亲长期未归,跟着患有残疾的伯伯生活。由于家境困苦,他想弃学出外打工。李世友知道后,找学校帮助他争取到助学金,要光化好好学习,争取考师范。

12岁的彭芳家遭遇水灾,屋后垮了坎,水井被毁,板壁被冲垮。李世友知道后,上门挑土恢复水井,请木工重新装好板壁。

去年刚考上辽宁中医药大学的熊琳,一直受到李世友的照顾。熊琳自小与奶奶一起住在狭小破旧的老房子里,由于小时候右手烧伤,她只能用左手写字,尽管如此,要强的她奖状贴满了墙。从初中开始,每年假期她都在李世友家度过。李世友把她当自己的孙女,每次都要塞给她几百块钱:“这是爷爷给你用来买吃的。”

13年来,李世友投入少儿假期学校和青少年图书室的资金已达20多万元,资助的学生有30多名考上了高中及职中,其中5名考上了大学,飞出了山村……

以坚定的奉献精神真心实意帮助乡亲们,关心老人与孩子们,让老人远离孤独寂寞,让孩子快乐成才,做好一件件小事,就能成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社会——这就是眼前这位老人的乡愁与情怀。

■采访手札

他心里装着大爱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一路奔波到桑植李世友家时,已是下午4点。李世友正和老伴儿在院子里打黄豆,屋前“卧”着几只南瓜,一条小狗温驯地趴着。见有客人来,李世友从屋里端来一大盘自家种的梨子招呼我们。要不是院子中间的乒乓球台和屋上贴的“青少年图书室”几个字,我们倒真觉得是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走亲戚呢。

李世友今年82岁,一头灰白的头发,精神不错,这几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子骨不如之前硬朗,耳朵有点儿背,腿脚也有些不方便。

记者问他,既然退休了,身子骨也不那么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好吗?李世友说:“乡亲就是我的亲人,帮助亲人不是我应该做的吗?”

了解李世友的人们并不奇怪。这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辈子都在和土地、和百姓打交道。1956年他一参加工作就入了党,在县农业局当技术员,因为是个技术好手,5年后他当上了农业服务站的站长,农业技术得过自治州第一,上级奖给他一支派克钢笔。之后他又辗转在各地工作多年。这个地方的山水他最熟悉,对乡亲的感情也最深。退休后回到家乡,看着自己的乡亲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李世友没有置身事外。他把自己2000多元退休工资分成了三份,一份用来接济村里的老人,一份用来关爱资助村里的孩子,剩下的那一份才是自己家日常所需和人情往来。

有人说他傻。他却说:“子女们都已长大立业,不需要我的钱;乡亲们还穷,我要帮助他们。我拿的都是国家的钱,花在乡亲们身上也是应该的。”

在世人的眼中,李世友过得并不富裕,他身上穿的还是学生志愿者的衣裳;但在精神世界,李世友很富有。他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对国家的感恩、对土地的热爱、对乡亲的关心和对孩子们的爱护。为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以自己年复一年的行动,努力在自己的家乡播撒爱的种子、知识的种子。他以自己的情怀和品格成为了家乡的道德文明标杆,但他始终保持着质朴真诚的本色与初心!

乡亲们交不起农业税时,他掏出了自己的工资;乡亲们生病买不起药时,他掏出了自己的工资;孩子们读不起书时,他掏出了自己的工资……在这片贫瘠而落后的土地,李世友尽己所能,撑起了一把伞,给需要躲雨的乡亲们、孩子们一点慰藉、一点庇佑。在杨定才老人对他依赖的眼神中,在熊琳给他打来电话的撒娇语气中,记者也感受到了这种亲情溢满李世友的心田……

谁说李世友做的是小事呢?他的心里装的是大爱。

■众说新乡贤

“在我们村里是个大好人”

在村里,李世友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辈子为老百姓操劳,村民尊重他,孩子们爱戴他,他真正具有一个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

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李世友无私奉献,尽心尽力。帮助管理村里图书室、写标语、办黑板报,筹措资金修桥,从不要任何报酬。邻里有困难,他第一个伸出援手,村里有矛盾纠纷,他尽心调解;村里有重大事情决策,会第一个想到征求他的意见。因为他公正无私,已经成为村民的榜样,大家都相信他、尊重他。

——上河溪村党支部副书记 米贤佑

我与李世友在上河溪乡曾是工作上的同事,非常敬重他。

李世友在上河溪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老人,特别关心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乡里只要有贫困孩子考上大学或者高中,他都慷慨解囊,出钱资助。

——上河溪乡干部 熊吉令

李世友既没有任何私心,又爱心无限,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每个假期,贫困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都爱到李爷爷家中度过,因为这里有吃有住,可以上课学习,可以娱乐锻炼。在这里,家长放心,孩子喜爱。

每次开学,李世友还到学校交流,与学校沟通孩子们的思想学习情况。遇到学生有什么情况,我们老师也喜欢上门到李世友家里交流,每次都受益匪浅。李世友算得上是位“编外教师”。

——上河溪中学教师 孟定义

李世友在我们村里是个大好人。我的两个小孩的学习成长都得到了他的帮助,如今每次放假都到李爷爷家去,看望他,为他帮忙。21岁的大女儿李丽君现在在吉首大学读书,从小家里穷,我们夫妻一直在外打工,每到假期里,女儿就在李世友的留守儿童学校度过,考上大学还得到李爷爷资助学费。小儿子现在读高中,也受到李爷爷照顾,成绩优秀。

——上河溪村学生家长 李光华

作为李世友的晚辈,我们受爸爸无私奉献、两袖清风的品格影响至深。爸爸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党员。上世纪80年代末,爸爸就常带着我下乡,时刻要求我工作要尽职敬业,严格要求自己。爸爸退休后任村里的支书,工资大多资助给了贫困家庭。我们全家都非常支持爸爸做的事情,妈妈热心帮助孩子们做饭洗衣,我们子女们也参与出钱添置学习用品、资助贫困学生。

爸爸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骄傲。

——桑植县妇联主席、李世友儿媳 胡三玲

(记者 余蓉 廖声田 整理)

专题

寻访新乡贤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