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金融业与当地政府、企业深度联动 助力精准扶贫

[来源:华声在线]

将“金融活水”输入贫困地区,湖南金融业与当地政府、企业深度联动

输血变造血,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

有了“金融活水”灌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涌现。 (资料图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一揽子政策。

使命在肩,步履所达。在“精准扶贫”方针指引下,湖南银监局积极引领辖内银行机构开展扶贫工作,变输血为造血,通过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构建政府、社会、金融和贫困农户共同推进扶贫开发的新格局。

■记者 潘海涛 潘显璇 通讯员 杨小帆 谭雯婷

A

创新产品

持续提升“输血”能力

“穷人的银行家”默罕默德·尤努斯曾表示,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是消除世界性贫困的最有力武器。

然而,现实中贫困地区由于缺乏信用以及有效商业模式,往往导致扶贫成为市场中的高地,而资金却停留在低处。为了将“金融活水”输入贫困地区,湖南金融业不断从机制体制、金融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与当地政府、企业的深度联动,提升金融“输血”能力。

为确保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落在实处、力求实效,2016年4月,湖南银监局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专门出台《湖南银监局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力争实现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高于所在地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贫困户贷款增速高于农户贷款平均增速。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人介绍,该社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68笔,贷款余额2.2亿元,发放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9万笔,贷款余额53亿元。

有了“金融活水”灌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涌现。截至2016年2月末,湖南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8.55万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4万个,增幅39.02%;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实现农业产值305亿元,实现利润22.6亿元。

B

产业引导,输血向造血扶贫转变

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流传着一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这是麻阳特色金融产业扶贫模式的生动写照。

为了探索金融扶贫精准机制,湖南银监局在怀化市麻阳县进行了一些尝试,初步探索出以“产业引导、金融支持、扶贫资金担保”的创业脱贫之路,并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目前已带动4000多户贫困农户发展扶贫产业,合作的贫困农户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据了解,2015年,湖南银监局还积极督促当地金融机构提请政府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包括重点县建立300万元以上的风险补偿金,贫困农户贷款贴息在贫困农户产业扶持资金标准上浮10%,扩大金融产业扶贫的政策效应。

在产业扶贫中,如何为穷人选定靠谱的产业是关键。怀化银监分局副局长罗富宏介绍,在麻阳模式中构建包括参与的扶贫产业项目需要经过村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站推荐、乡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复审、县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中心审核以及农商行支行审批等在内的“四级审批”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现融资与融智相结合。

产业引导的扶贫之路实现了“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2015年仅麻阳县谭公冲村就有68户贫困农户获得农信社贷款102万元,到年底该村119户贫困农户累计获得农信社贷款320万元,受益贫困农户生活水平因此明显提高。

事实上,当下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在三湘大地蔓延,以光大银行长沙分行为例,该行承担了光大集团对新化县、新田县、古丈县的日常扶贫工作,投入资金过亿元,带动10多万人脱贫。

湖南银监局负责人透露,将总结“麻阳”金融扶贫工作经验,构建政府、社会、金融和贫困农户共同推进扶贫开发的新格局。

数据

2015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向51个县(市、区)发放扶贫开发贷款1472068万元,向70个县(市、区)的43704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35669万元。下一步,湖南银监局明确提出要求,鼓励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力争2016年发放小额信贷60亿元,5年累计达到300亿元。

相关专题:湖南出台措施 促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