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回株洲创业 他研发的锂电池受到特斯拉青睐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刘芳]

1

涂健正在给电池做测试。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谭浩瀚 摄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刘芳 通讯员 叶云轩 实习生 余繁

你有可能不知道,你手机里的锂电池,很有可能就产自我市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底,博士生涂健回株创业。如今,该公司已与特斯拉汽车公司、国产著名手机品牌H公司等合作,公司年产值1亿元以上,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约300人。

目前,涂健已报名参加株洲市第三届吴云铎创业奖评选活动。

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8月5日,在高新区国投众普森工业园的办公室里,40岁的涂健,下巴上留有一小撮胡须,身穿简单polo衫、布鞋,他笑称自己“就是一枚理科男”。

实验室里,测试台、各种仪器设备,甚至是垃圾桶、扫帚、灭火器等,都用胶带在地上“划出”固定位置。

“这是5S管理模式,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经常与各种材料、实验打交道,让涂健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做事都有一定的程序,要可预估或可掌控。“这也是公司起名为‘立方’的原因,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才能干大事。其次,li(立)也是锂的化学元素符号。”

2005年,涂健进入日本ATL新能源集团,就职期间,觉得没有归属感。辗转几年后,他又带领研发团队进入一家台资企业。“在台资企业的2年时间,团队将公司的收入从500万元做到4千万元,再做到1个亿,但是,团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最终决定离开。”

喜欢“折腾”的涂健,始终有颗不安分的心,便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涂健记得,当初,深圳的2家上市公司都看中自己的研发团队,但是,与“替别人做事”相比,涂健更期待自己做“操盘手”,便与曾在沿海工作的10多名同事一道,回株创业。

公司自创立伊始,便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几乎占到了整个员工人数的1/4。

每分钟,有60支锂电池下线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跳蛙”吗?

益智玩具美国跳蛙是美国电子教育产品的第一品牌,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同样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是涂健创立公司后的第一家合作单位。

“得益于以前工作的人脉积累,团队的工作能力得到行业认可。”第一单竟是1亿元的订单,涂健有点欣喜之际,也不忘冷静地看清自己,“刚起步的公司,不希望一口吃个大胖子,我只需两三千万元的订单就可以了。”

但是,2014年经济危机,造成对方销量大幅下降,总订单从1亿元缩减至三四千万元,而涂健最终只分了1千万元的“蛋糕”。“我们不得不到处打电话拉订单,凑足全年的销售量。”

“这一次,让我们得到了教训:任何事都不要给自己留退路,要未雨绸缪,而创业就得一直保持战斗状态。”如今,在“立方”,每一分钟,有60支锂电池下线;每一天,4万支锂电池从株洲高新区起运,销往海内外;仅上半年,就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

从去年以来,立方已与美国通用、巴斯夫、H手机品牌等国际大腕就锂电池的研发达成了合作。

成为斯特拉动力电池供应商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汽车公司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旗下动力电池的新一轮供应商名册。这份名单第一个显示的,便是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最大难题,就是要保证续航能力的同时,解决电池的重量问题。”涂健说,特斯拉是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在质量、安全和性能方面均达到汽车行业最高标准。而它的电池新能源,正是它的核心卖点。

“被斯特拉签下的产品,是我们新研发的一款250瓦时/千克的动力电池,我们与斯特拉达成了两年甚至更久的合作。”涂健介绍,“250瓦时/千克在电池能量密度上走在了最前面,这个成果非常符合特斯拉的要求,能让适用于新能源车的电池减轻30%左右。”

眼下新能源电池领域,已成百花齐放态势。涂健表示,将继续关注智能手机中的“快充”技术、无人机拍摄、汽车导航HUD、智能多功能手环等,并着重研发动力电池。

目前,涂健还在针对更高密度的材料展开进一步研究。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