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秩平:带农民一起返乡创业 生态农业激活山野

[来源:华声在线]

涂秩平(左)与青阳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交流稻田养鱼技术。

产业扶贫送到村民家门口

虹桥镇地处偏僻,山多田少,多年来受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当地老百姓除了种粮外,没有发展其他产业,农业产业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基础设施的改变虽然改变了山区的面貌,但并未给贫困农户带来直接的增收。涂秩平认为:“要致富,必须带动农户发展产业。”

为了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涂秩平一头扎进农田山林里。一开始,并不熟悉农业的他并没有少走弯路。种虫草,试验了一年,最后因气候不适应,投资全部打了水漂。后来他请专家实地调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油茶产业。

从2009年起,涂秩平已投入800多万元,租山2200亩,带动仁义村156户580人发展“德字一号”高产油茶。村民不仅每年可得到林地租金(每亩每年19元),还可以到油茶基地务工,获得150-200元/天的报酬。仁义村村民邓子卿家里流转20亩林地,他在油茶基地工作,每月可获得2000多元工资。邓子卿说:“我家里6口人,以前就靠种田养家,现在农闲之余我就去基地上班,算下来年收入是以前的3倍。”

油茶要量产至少得等8至10年,而前期需要的抚育、除草等持续投入较大,到现在为止,涂秩平在油茶上的投入还没有产出。但是涂秩平依然坚持了下来,为了让村民有更多机会增收,他又投入145万,在仁义村发展高山有机涂秩平0亩,带动52户209人就业。

让农民换脑转型自己当老板

阳光下的水田生机更浓,田边新建的沟里灌满了水,这里是青阳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养鱼基地。青阳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和来指着稻田中央宽宽的垄沟说:“水稻植株之间的间距加大,能加强稻田通风,也给鱼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水稻不会减产,而且不用施肥、打虫。”

今年2月,涂秩平投入30多万资助仁义村12名精准扶贫对象成立青阳峰农业合作社,流转农户田土160亩,发展稻田养鱼。看着长势良好的水稻和不时浮出水面的小鱼,李和来心里充满期待,“不到3公分的鱼苗放进去不过20多天就已经长到5公分长了。”李和来一边比划一边说, 一般经过7、8个月,一亩地产500斤鱼不成问题。一年下来,平均每亩地可以增收1000元,160亩的稻田养鱼年收入至少达160万。

“第一年的收益全部归他们,我不要。”涂秩平拒绝了青阳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分红,他说:“关键是要把产业做起来,让村民们看到效益,让更多农民自己做老板,大家一起发展。”

涂秩平所支持的当地创业项目并不止青阳峰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2011年,涂秩平将原投资100万在石牛寨镇桂林村建立的养鸡场无偿提供给大学生李高峰,支持他回乡创业,带领1000多户贫困户发展连云黑鸡,年产量15万余羽。“涂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还有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通过参与合作社,自己靠双手创业,一起勤劳致富。”李高峰说。

对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涂秩平还有更长远的计划: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依托石牛寨和幕埠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两大旅游景区,打造休闲农庄品牌,以特色的农产品吸引游客,成为两大旅游景区的专用驿站,再发展田间抓鱼、茶园采茶等特色农家体验项目,定能留住游客,引领村民走向真正的富裕。

上一页  |  下一页2 / 2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