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湖南篇】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浩]

【春天的交响·精准扶贫进行时】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物质和精神同步脱贫

省委宣传部驻塘头坪村扶贫队与村民交流,听取村民建议。

扶贫点

简介

对口地点

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塘头坪村

帮扶单位

湖南省委宣传部

乡村介绍

塘头坪村地处该县东边,距离县城10余公里。该村以少数民族为主,硬件基础设施薄弱,主要收入靠传统种植业或外出务工。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贫困人口达483人。

帮扶措施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道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工程亮化建设。硬化村道2.4公里,新修村道0.8公里,人车通行桥一座。

●产业扶持发展。利用得天独厚的田园、山坡,大力发展养鸡专业合作社,种植果林并予以补贴。

●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包括村牌、宣传栏、指示牌,建成集篮球场、广场舞场和休闲为一体的村民综合文化广场。

“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窗前瓜果香,屋后树成行。哪座房子最漂亮?就数我们小学堂。”天刚一放亮,农家的屋顶冒出炊烟,塘头坪村小学里书声琅琅。

在扶贫队进驻村子前,孩子们在一处危房里上课。去年4月,省委宣传部扶贫队正式入驻塘头坪村,帮助完善了村小学、村综合大楼、人畜饮水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外,省委宣传部还努力抓好村精神文明建设,原本闭塞、落后的村子,如今已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三湘都市报记者 张浩

【镜头一】 漂泊7年,回家创业

去年过完春节,彭定亮得到一个消息:省里派了扶贫队来村子。当时,彭定亮做了一个决定:不出去打工了。

村民申请项目扶持资金,先要有好的发展项目。但为了争取资金,有村民都动起了“歪脑筋”,随便虚构一个项目,然后就伸手管扶贫队要钱的有不少。

“光给钱就好比是输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扶贫队队长廖旭说,只要村民有好项目,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才会激发他们的造血功能,这样才有成效。

面对越来越多伸手要钱的村民,扶贫队商定了一个方案,扶贫资金的发放不能凭一句空话,必须先要看到项目前期成型。

彭定亮的算盘落空,失落的他决定实打实地干。包山林,修鸡舍。常年在外打工的他,重新做回了农夫,决心在家创业。这些,廖旭也看在了眼里。按照双方之前的协议,彭定亮每修建好一个成型的鸡舍,扶贫队给予1000元补助。

今年,彭定亮的计划是发展到40亩山林、4000只鸡。按这个规模,他与妻子一年的收入可达到10万元。看到这一切,比他更开心的人就是廖旭。

在廖旭的倡议下,村支两委决定成立一个“养鸡合作社”,聘请彭定亮当“社长”。为了不让养鸡农户有后顾之忧,平时的防疫、销售环节通通包给了扶贫队来协调。

以前在外面打工,常年与父母孩子相隔两地,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几个钱。如今,尝到甜头的彭定亮乐开了花。

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村里的蒋兴田。今年,他一口气种植了80亩烤烟。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也回家来帮忙。如此“大手笔”,信心也是来源扶贫队一帮一的扶持。

【镜头二】 孩子们再不用蹚水过河

塘头坪村的白果冲,身处大山深处。从山下到村部,要走上两三公里泥路。为了抄近路上学,孩子们总是打着赤脚,在下雨天蹚过村前20米宽的东水河。

扶贫队驻村后,就着手计划修一条通往村部的水泥路,包括一座水泥桥。今年春节一过,工程动工。廖旭估摸着工程进度,在夏天雨季来临前,孩子们再也不用蹚水过河。

2015年9月,中联重科捐赠的一台中型挖掘机驶入村子,参与到了村子水利、村道建设工程。今年村委会综合大楼修建完工后,村里计划将其打造成农家乐,带动村子旅游发展。为此,村里决定拓宽村道。原来2米宽的水泥路,要重新加宽加厚。

扶贫队驻村后,概算投入198万元,其中硬化村道2.4公里,新修并硬化村道0.8公里。这一切,在廖旭看来都很有必要。村子里的百姓,常年活在山脚下,与外界不畅通。想要发展,村里的人要出得去,村外的人要进得来。

为了打造好村子形象,扶贫队同时加大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亮化工程建设。除了投入资金购置垃圾运输车、垃圾移动箱和环保焚化炉外,村里还挂起了宣传标语,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

与此同时,概算投入45万元,为配合沿线旅游带的建设,全村计划安置路灯150盏,并在村界处竖立了村牌。在进村的公路旁,远远就能望见一块写有“塘头坪村”的大石头。

【镜头三】

把公园修到村子里去

除了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外,省委宣传部还发挥了自己的业务特色,努力抓好村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春节以来,村小学已经投入使用。村民综合文化广场已初具雏形,捐助的价值20万元的健身器材已经到位,篮球场、广场舞场已经开始使用。一座供村民休闲的小型公园也正在建设。同时加大了网络、有线电视的铺设。

在扶贫队进驻村子前,村里风气并不太好。村民之间为各自利益常常引发纷争,更有甚者对老人极为不尊。廖旭说,因下拨的项目资金十分有限,有的村干部为了各自村民小组的利益,相互之间也少不了争吵。

“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在平时的村支两委会上,廖旭提得最多的就是思想统一。在廖旭的倡议下,村子里成立了“关心老人协会”、“关心下一代成长协会”、“村民监事会”等基层组织。每隔一段时间,协会还会评选出“模范公婆”、“模范媳妇”等进行表彰。

“既要富了口袋,也要富了脑袋。”在省委宣传部扶贫队看来,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方面的建设,如今远远达不到村民对于脱贫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宣传系统的特色,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才是根本上的脱贫。

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同步扶贫,原本闭塞、落后的塘头坪村,如今已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记者在现场

村民和扶贫队就像一家人

在村委会的后面是一处空地。驻村那会儿,扶贫队开辟出来当了菜地。记者估算了下,四分地,两垄菜,春天种豌豆,夏天种黄瓜。扶贫队一共3人,刚够吃。

辣椒自己剁,蔬菜自己种。驻村一年来,3名扶贫队员已经跟普通农户没有什么区别。如今,就连家长里短、婆媳矛盾也要扶贫队来协调。在村民眼里,扶贫队早已是“万能的队”。

在记者采访期间,经常会有村民找过来。在队员们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的屋子里,村民往床上一坐,就与队员们攀谈起来。

正是队员们的“低姿态”,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村民和扶贫队就像是一家人,交心地商谈,商谈塘头坪的未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