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兰溢香远 熬尽寒冬始见春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李传新 李秉钧]

【梨园春色】

明末清初,湘剧流传至桂阳并生根发芽。在新型娱乐兴起的巨大冲击下,桂阳湘剧依然传承不断——

此剧如兰溢香远 熬尽寒冬始见春


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正在排演的大型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 欧阳常海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李传新 李秉钧 通讯员 颜师琳 王硕平

4月13日,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曲声悠扬,锣鼓铿锵,演职人员正在紧张排练《赵子龙计取桂阳》,为角逐我省优秀舞台剧目参加8月份晋京展演做准备。

桂阳是“千年古郡”,湘剧被视为桂阳传统文化的灵魂。明末清初,湘剧流传至桂阳并生根发芽,数百年来这朵“兰花”摇曳多姿,清香溢远。2008年,湘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改革走出生死关

20世纪60、70年代,湘剧在县内外唱得风生水起,看湘剧曾经是周边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主要文化消遣。

然而,至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影视、流行歌舞等新型娱乐的兴起,戏剧演出市场逐渐萧条。桂阳湘剧团也步入“寒冬”,连工资都发不出,优秀演员大量流失。

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谢能姣说:“当时20多人的剧团,能演出的只有8人,没有像样的节目,设施设备也不齐。”生死攸关之际,剧团锐意改革,实行人员聘用制,能进能出。他们召回优秀演员,招收新学员,先后开办三届学习班培训120余名学员,筛选“戏苗子”留团。

为拓宽演出市场,剧团开展下乡演出,既演湘剧,又演现代歌舞,并复排传统湘剧剧目。此举不但培育了大批戏迷,而且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打磨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

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后,人才脱颖而出。据介绍,现在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有演职人员45人,其中国家级湘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湘剧代表性传承人3人,国家二级演员4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熬过“寒冬”终见春。湘剧这朵“兰花”,在桂阳重放异彩。

精品迭出迎喝彩

湘剧为什么能在桂阳传承不断?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一代代艺人的坚守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该县财政每年拨出60多万元,支持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培养人才,排演传统剧目,创作打造一批精品,并推动湘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

在排练大厅,记者碰到年过古稀的谢忠义、刘邦友等退休老艺人,还在一句句地口授年轻演员。老艺人雷嗣芝把自己收藏了几十年手抄的湘剧曲谱无偿捐献给了剧团。

目前,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共发掘、整理传统剧目100余出,不但排演了《白蛇传》《三请樊梨花》等50余出传统剧目,还打造了《一天太守》《赵子龙计取桂阳》等精品力作。

为了创作、排练好《赵子龙计取桂阳》剧目,县委、县政府先后3次拨款,加上剧团自筹,共投入300多万元。去年11月9日,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历时两年创排的新编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在省花大舞台亮相,引起了轰动。国家一级导演贺希娟在观看后感慨地说,70个角色,这样的大戏省级院团排演都有很大的难度,更何况是一个县级剧团。

“送戏下乡”不辞劳

近年来,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每年坚持“送戏下乡”200余场,足迹踏遍全县500多个行政村。无论风霜雨雪,只要观众愿意看,剧团、演职人员从不打退堂鼓。

一次,春雨连绵,桂阳剧团去偏远的杨柳瑶族乡演出,路上遇上塌方,车子过不去。全团演职人员步行1500多米泥泞山路,手提肩扛把装着灯光、道具、服装的20多个箱子搬到目的地,顾不得休息照常演出。

有时,他们一天要赶两个演出点,演员们就10多个小时不卸妆。2012年7月12日,剧团在洋市圩演出后,立即赶往40公里外的流峰圩演出。由于天气酷热,女演员邱红艳因过度疲劳,晕倒在台上,当地卫生院的医生立即给她打点滴,她挂着吊瓶坚持演出。演出完了,观众一个个大受感动,纷纷为演员送来茶水、鸡蛋。

他们还经常到周边的永兴县、嘉禾县,甚至广西、江西一些边远农村演出,不辞辛劳为群众送去一道道“文化大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连续4届被评为“湖南省好剧团”,2013年还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链接

桂阳湘剧有昆腔、弹腔、高腔三大声腔,并融入大量的杂曲、小调等元素,更加丰富了湘剧表演艺术内涵。

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前身为桂阳湘剧团,1951年成立。该中心创作的湘剧昆腔《一天太守》,2009年获我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获“全省县级剧团优秀剧目展演”金奖,并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奖”、“ 优秀演出奖”等10项大奖。2015年新编大型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新创剧目奖、田汉导演(编导)奖等6项大奖。

相关专题:梨园春色——倾听湖南文艺院团的新故事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