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曾用过的木屐。
旧时长沙的街道,一直是长条麻石街,即在街心掘一沟渠,两旁砌砖石,上盖长条麻石。雨水从麻石缝下漏,进入下水道,顺序汇总,而流入湘江河。每遇雨雪天,满街流水,所以长沙人都穿着木屐上街。
据说当时在长沙的中学和小学,为解决学生们的木屐和雨伞的放置问题,防止错拿误认,在进校后的教室走廊两侧,都设有雨具柜。每年级一列,每人一柜,柜高4尺,宽约8寸,并贴有姓名,挨排而立,成学校特有景象。
新马路,警察看守禁行铁齿木屐
鞋子与道路,本是最亲密的伙伴,但木屐与路的友谊的破裂,却也恰恰源于新道路的诞生。
1930年1月7日,湖南《大公报》上刊出一则《中山路铁齿木屐钉鞋绝对禁止行走》的消息称,长沙市政筹备处早已宣布取缔铁齿木屐钉鞋,但中山路段民众积习甚深,故态仍多未改,昨特函至公安局,此等雨具,损坏道面,应绝对禁止行走。”
为什么要明文禁止取缔铁齿木屐?其实这是出于对路的保护。老长沙的道路,多半是用青石板铺的,下雨时木屐钉钉之声踏过也无伤大雅。但其后长沙市新修的中山路、环城路,部分路面已铺上柏油。那时所筑马路,都是碎石泥浆路面,遇到雨天,本来就不好走,再加木屐铁钉的践踏,弄得疮痍满目,泥泞不堪,于是路政部门就下令禁止穿木屐在马路上行走。
木屐是人们雨天行走的必备雨具,一时取缔,又该如何出行?于是每逢下雨,人们还是仍旧穿木屐出行,需要穿越马路时便把木屐脱下,提在手上走过去,但有人还是偷偷地走。后来政府索性派了警察守在路上,看见穿木屐的人,便抓住将下面直立的木板上的钉子前后各敲去一只,使之高低不平,无法穿着。
然而,粗暴的执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不少人为木屐申诉,提出缓刑。继湖南《大公报》1月7日报道之后的两天,1月9日,大公报再次刊发了《橡齿木屐可走中山路,为木屐店开利士》的消息:“长沙市公安局,昨令东西南署云,为令行事,案准市政筹备处公函内开,据东区署长呈报,为中山路行人道上,行驶人力车辆,及取缔木屐一案,查此案关于取缔木屐,请饬木屐店改用橡齿。至人力车辆,在目前车马道尚未完工以前,自不能不准其暂由行人道上经过。但店户之载运货物重车,自应饬其挑运。以免损坏行人道面。铁齿木屐钉鞋等物。似应绝对禁止。以维路政。相应函达,即烦查照是荷。等因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