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株洲千年过往 河东风光带分袂亭年底和你有约

[来源:株洲新闻网] [作者:徐孜 谭筱 潇雅]

分袂亭建筑设计效果图
分袂亭建筑设计效果图

株洲新闻网4月10日讯(记者 徐孜 谭筱 通讯员 潇雅)4月8日,记者从湘江株洲城区河东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株洲河东风光带十景之一——分袂亭的桩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接下来就将开始主体工程的全面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工。

根据《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东岸初步规划》,建宁港口至解放街一带,将规划为具有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的历史传统街区——“老株洲”,全景展示建宁古镇风貌,分袂亭是其中一个重要景点。

分袂亭L型建筑立面图
分袂亭L型建筑立面图

株洲城区河东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规划设计组副组长曹冰介绍,分袂亭始建于元代——元代谢一鲁为纪念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和张栻经湘水同游南岳回来时在株洲歇宿、唱和而建的纪念亭。欧阳玄为之题匾作纪念。戊午(1918年)兵祸,株洲正街被焚为平地,在原有城隍庙的基础上,市人凌澎臣倡首重建。亭的建筑,比原来更为雄壮。

当时的分袂亭分为三层,盘旋而上,重檐飞角,在阳光照耀下,亭顶的琉璃屋面,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分袂亭三字和门联是清举人雷飞鹏所写。门联是:“昔贤离别地;历代感萦怀”。当时的分袂亭,是株洲最高建筑,旧商会就设在亭内。抗日战争爆发后,株洲警报台也设在亭的顶点。在亭顶敲击铁块,全镇可闻。抗战初期,被日机轰炸,炸掉了亭的顶层,留下一层和二层,现在遗迹已不复存在了,全部拆毁建成了民居住宅。

DSC_5211_副本
施工现场

现在的分袂亭景观工程位于建宁港南侧,即在分袂亭原址上进行复原,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56平方米,分袂亭主体建筑高四层,内可上人,提供观江制高点。周边以曲廊形式围合,塔身两侧的辅亭为L型,辅亭2层高,内设茶楼、公厕等功能布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主体建筑以历史记载为原型进行设计。建筑风格为宋元遗风,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边角线条强硬。布局对称,色调简洁明快,庄重、大方。

DSC_5230_副本_副本_副本
施工现场

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重建分袂亭后,会挂上分袂亭原有的楹联,市文联还会邀请市楹联协会成员再创作一副楹联,既遥望历史又体悟现在。亭内会设置朱熹和张栻两人的雕塑,还会记录下关于两人的故事、诗词以及分袂亭的历史。此外,亭内还会展示许多关于株洲的老图片、老地图,让市民重温株洲历史。

通过将该段滨水建设与周边建宁港、资福寺等恢复建设大环境相融合,恢复建设分袂亭及其组景,打造人文滨水场所。区段总体上以堤顶的分袂亭和水岸上码头组景,利用古台阶的形式进行连接。通过特色景观装置,雕刻、地书、长卷艺术艺术表现手法记录株洲文化历史,见证城市发展。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