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湖湘方言:留住正在消失的乡音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袁树勋]

3月15日,绥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绥宁方言”发音人选拔现场,一名候选对象。图/记者袁树勋

随方言消散的还有诗意与时光

消散的可能不只有韵味,还有一部分的地方史。

年轻的发音人贺绍源忘记了“蜻蜓”的方言词汇,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拉箱”、“扒杆”,也不知道“樵头”、“揽子”指什么。

它们是放排工人的用语。绥宁森林资源丰富,没有公路的漫长历史中,当地人把粗大的树木伐倒,扎成束,顺水飘下,名曰“放排”。这是项辛苦、危险、讲究集体协作的活计,在漫长的岁月里孕生出独特的群体文化。

贺绍源只能在武侠小说中想象那群人——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把他们写成了“排教”。

64岁的朗立德,有幸目睹这个群体最后的身影,那是上世纪80年代。但他,包括他见到的那些放排工,也没机会聆听前辈们苦难又诗意的《放排歌》:“排头江风阵阵寒,排尾情歌梦情娘。魂飞魄游来到妹家共凳坐,攀肩细语声声诉短长。”

这首侗族叙事长歌,如学者所说,只有抱着土琵琶用侗族人的语言吟唱,才能体会到它独特的魅力。但今天,只有几百公里外的广西三江地区,才能找到这首长歌原生态的影子。绥宁的侗族,尽管同属三省坡侗族聚居区,没人能唱这首歌了。

同样与方言唇亡齿寒的,还有越剧、川剧、粤剧、昆曲,以及湘西南地区的《挖山歌》。

挖山歌曾流传在绥宁北部、洞口一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劳动调子。当地汉族先人排成长队,沿山挖垦,为缓解疲劳,信手拈来歌词,看人说人,看物说物。

民族声乐学者谢立山研究过《挖山歌》,把它独特的“闪电颤音”定义为“方言声调上的旋律加花”。但在今天,当地人已经不会集体出动,沿着陡峭的山坡成排开垦。《挖山歌》“一唱众和,一领众呼”的宏大场面,再也不会出现了。

即使如此,《挖山歌》仍然有研究价值。除了声乐学上的,还有语言学和历史学上的。

语言学家们发现,流传过《挖山歌》的洞口、绥宁北部、隆回北部这片区域,在方言版图上是个奇特的存在。它是一片赣语的飞地,在湘语片区的包围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片飞地是如何出现的?《谢氏族谱》等古文献中提供了一个线索:元末明初之际,江西泰和一支汉族人,为避战乱,迁居此地。

方言研究和历史研究,在这里相遇了。如果把视野拉宽,能发现更为重要的历史痕迹。湘桂粤交界的广袤地区,山河阻隔,湘南土话、桂北平话、粤北土话、湘西南平话,却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

“如果方言消失了,它连接的各类传统文化之间,会不会出现断裂?”胡萍反问。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