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时十八年的大创展,以“百手联弹”为名,在“新湖南”客户端隆重推出。
“百手联弹”是作家叶梦与百余名艺术家的联合“演出”。参与艺术家阵容庞大,有连环画大家贺友直、漫画家方成以及诗人彭燕郊等。
“百手联弹”系列推出后,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风格各异的画家,在叶梦的笔下都显示出最为独特的一面,个性张扬,百人百面。”“看似简单勾勒,其实有大匠心。”“自画像,才是艺术家内心真实的自己。在叶梦的笔下,我们看见了艺术家的多维度。”
请关注“新湖南”客户端:新湖南-湘江-百手联弹。隔日更新。」
宁静的纪京宁
文/叶梦
纪京宁自画像
纪京宁是一位有特色的水墨画家。她的画使我想起作家孙犁的散文。
当我收到纪京宁寄来的画册、照片与文字,我首先就看照片,仅仅看了照片,我就能够感受到她的温柔。照片里的她穿着一件粗毛线织的毛衣,是那样安静的浅浅地笑着。我当即就感觉到这个女人有一种包容万物的爱,她这个人和她身上的毛衣一样使人感到一种温暖。
其实,我根本就不要看作品,凭着一张照片就能够解读对象的心灵。我常常做这样的实验。第一个印象往往与后来的研究吻合,结果常常是八九不离十。(你看,我都把自己吹成看相先生了)我相信自己的感觉。
接下来,我又读了她的随笔。我于是沿着纪京宁的作品就直接走进了她的家——她的眼睛——她的心灵。
纪京宁的文字是很朴实的,娓娓道来。不论是写女儿还是写父母还是写她的童年,她都倾注了她无限的爱心。这样的文字于是就有了艺术的感染力。就像纪京宁最近创作的《每天的菜》系列水墨画,看似平淡,却是那样地打动人。
纪京宁作品
她写她们母女对话:
妈妈:什么事?
女儿:你爱你自己吗?
妈妈:爱。(小声地)
女儿:我都不好意思说!
妈妈:什么?
女儿:我也爱我自己。
女儿:妈妈,我还想问你一句话。
妈妈:什么?
女儿:白雪公主拉屎吗?
妈妈:拉呀。
女儿:她那么干净还拉屎呀?
妈妈:对呀。
女儿:啊!我知道了,她拉的都是珍珠宝贝!
纪京宁作品
这样的话,也许别人听起来是那么不经意,但纪京宁把它捕捉到了,成为自己创作的素材。首先,是纪京宁自己被这些对话感动了。纪京宁的画常常以母女为题材。
纪京宁的细细的叙说,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她在《对面这个人》中写到:“……由于紧张,他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摸索着带出一棵半截的烟蒂,从另外的口袋里拿出火柴,用粗大的手指哆嗦着把烟点上,一股劣质烟味弥漫开了,屋角有个学生咳嗽起来。他有些慌了,赶忙用拇指直接摁灭了火,并把剩下的烟头放回衣袋,当着这么多人的眼睛,由于着急,用力大了些,竟把口袋边给撑开了,他更慌了,用袖口悄悄压在口袋的破处,低下去的头停了好一会才抬起来……”
纪京宁的文和画都是她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感动,她把她感动的都写下来了,都画下来了。
纪京宁的作品对于她的父亲母亲着墨比较多。我从纪京宁的文字中了解了她的父母和她的童年。纪京宁母亲的故事,几乎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了。
纪京宁作品
读罢纪京宁的文字再来看她的画,感觉她的人和文字以及她的水墨画是那样的统一。纪京宁是一位擅于描绘自己和自己周围生活的女画家。她的作品,能对女性生活情状作诗意的描绘,画面洋溢着又甜蜜又困乏又平淡的意味,风格质朴而雅、淡远而厚,一如其人。纪京宁直接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之所感,于平淡沉静中含着劳顿、欢愉与浓烈。前者意在酸咸之外,清苦淡远;后者意在酸咸之中,似远又近,弥散着躯灵一体的生命气息……
纪京宁最近创作的《每日的菜》系列,画家何韵兰是这么评价的:“《每日的菜》是用水墨表现现代家庭生活的作品,画里客观地描绘了家的场景,又主观地以虚幻的图式摆布它们。她的线条和墨色看似散淡实际上韵味十足,有文人画,不求形似的洒脱又有现代个性情感的释放。但最打动人的,还是那种真心情在笔下不经意的流露:一个有了家、有了孩子的年轻母亲所面对的实际,琐细、平凡、日复一日的操持、三代人各有自己的心思、有点疲惫、有点无奈又有些温存……”
纪京宁用她对庸常生活的诉说为题材的作品,居然在中国当代水墨画的探索中,显示了个人的特色和魅力,也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
认识纪京宁以后,我最关心的是:纪京宁家的“明天的菜”,是吃什么?
(2004年写于长沙岳麓山下)
纪京宁作品
镜头下的纪京宁
某年,纪京宁在南京办个人画展,按照惯例应该画家本人要发言,可是纪京宁害怕当众说话,最后还是先生梁占岩代替发言了。
曾经有画商想包装代理纪京宁作品走市场。推广词里有这样一句:继周思聪之后最优秀的女画家之一,可是,纪京宁就是不愿意配合。不喜张扬,也不刻意宣传,低调沉稳,这是我喜欢纪京宁的地方。
我周围有很多有品位的画家朋友和我说过喜欢纪京宁的作品。纪京宁的画和她的人一样,淡淡的。她的笔墨雅、随意、轻松、看着舒服。
我去过纪京宁家几次。从西三环到西四环。每次感觉都不一样。2006年我参加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会的前夕,有半天空余时间,我带着相机,直奔西三环纪京宁的家。那天他们家好安静,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让她成为我镜头里的模特,好在纪京宁有一种天生的自在,我的镜头记录了她非常放松的状态,她的纯粹、本色,在我的镜头下一一舒展开来。
拍纪京宁随便怎么样都像一幅画。她眼睛是清澈透明的,心地无暇一眼望到底,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恬静,似乎无法模仿。所谓相由心生,用在纪京宁这里很贴切。
年过半百的纪京宁仍旧有着少女般的羞怯与纯真,这个在艺术圈里是很难看到的。
纪京宁作品
宁静的内心是怎样修炼成的?靠的是什么?艺术圈即名利场,艺术家在京城,多少诱惑会找上门来。她就是能够抵御,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创作的纯粹。
有次去他家我看到了纪京宁做的泥塑女性人物,非常质朴大气。真的好有味啊!
自从我约稿她加入《美丽欲望》一书之后,纪京宁也常写一些文字。
纪京宁写画画的体会,我细细读来蛮有味。这是男画家无法写出来的创作谈。我权且摘录几段与大家一起欣赏:
“我想画身边接触最多的事情……有时我尽量让自己离她们远一点,躲在角落里看她们的一切……
我想用拙涩、质朴的墨在纸上慢慢挪动,留下的痕迹就不会那么轻柔,那么浮美,线条已不那么重要,手握毛笔时脑子里满是那些女人给我的感觉,在幸福的外表掩盖下的痛苦,在华美的外壳里包裹的坚强,在平静表情下掩藏的无奈,在快乐的欢声中透出的孤独。
纪京宁作品
墨是要极深的墨,水一定是刚换的清水,焦墨和着清水在纸上行走,坚硬被悄悄融化,柔软在慢慢变得坚强,毛笔画过的地方,透出那些成熟女人的气息。我不想用颜色,我只想用墨来画出她们的坚忍与沉默。但我必须用一点颜色,用颜色来染出她们仍存的风韵,形象已是我脑子里的形象,她们长得不漂亮,不高的鼻梁,不白的皮肤,不大的眼睛,不精神的表情,不苗条的体型,凑在一起却有一付淡淡的、有点忧伤的、善良又羞涩的不难看的女人样子。
毛笔在用墨时需要拉散子,蘸墨时要让笔在丰富的墨盘里来回搅一下,蘸起的墨连你也不知道它落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子,落笔时还不知道落完是什么结果。这时更容易出一些意外的效果。
我想通过这些画面里的女人来表达我的内心感受:生活是平凡而单调、琐碎而艰辛的……你会体验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美。”
细细琢磨纪京宁的话,再看她的画,就更加明白她的苦心了。
我常与纪京宁通话,我喜欢听她的柔软的声音:“叶梦,来北京啊!到北京来一定要来咱们家啊!”
(2016年2月26日写于深圳麓园之南)
纪京宁,1957年纪京宁生于南京,198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2004年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曾赴海外举办交流展。主要作品有连环画《老井》、国画《紫气》、《秋天》等。还出版有《纪京宁画集》。她的作品被多个重要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