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风暴席卷岳阳 62名“问题”干部被问责处理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刘敏文]

口 记者 刘敏文

岳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盛荣华提出:“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

今年8月,市委下发《岳阳市“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责(暂行)办法》,这是岳阳今年出台实施的激励、监督、问责“三个办法”之一,同时也是我市2005年出台的有错无为问责制的“升级加强版”。

此前,盛荣华就鲜明地指出:“‘三个办法’既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政绩工程,更不是哗众取宠,是进一步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传导压力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王瑰曙表示,要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行政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全市中心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干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整改的问题,全力推进问责工作。

一场对“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者实行问责的风暴开始席卷全岳阳。

治庸懒 问责风暴力度空前

7月15日召开的市委全会上,8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无故缺席派人代会,市委将这8名同志在全市公开通报批评,责令写出深刻检查,取消8个单位今年度作风建设评先评优资格,并对8位同志的去向进行调查核实;

10月19日,岳阳县交警大队新墙中队指导员许兵无证驾驶无牌车辆被曝光,岳阳县问责办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于10月21日对责任人作出了免职的处理。从事发到免职,仅用两天时间;

……

干事缺乏激情,工作缺乏压力,开会无故缺席……这些平时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现在都要被问责了!而对于那些触及底线、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则更是一律从严从重从快处置。

前所未有的问责力度,触动了全市干部的神经。

一时间,“问责”成为全市干部群众所见所闻所感最多的“热点”,也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好更实开展工作的准绳。

如此高调启动和强势推进问责制,有着独特的“背景”。今年来,我市提出了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打造湖南发展“新增长极”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优良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然而,一些群众反映,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关部门每年都能接到不少群众投诉。这些与我市在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于是,自上而下推行“问责”制度顺势而生。

动真格 倒逼干部转作风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重点工程和中心任务比较多。在土地依法征收“百日攻坚”行动中,市委问责办加大对58名涉公人员及责任单位的督办力度,通过采取实地督办、“点对点”发函、约谈当事人等措施,全市58名涉公人员现已签约57名,大大加快了房屋依法征拆进程,多个拖延了多年的老大难项目得以顺利落地。

在推进城市棚户(旧城)区改造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方面,市委问责办主动介入、重点督查,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加快完成腾地拆迁任务,并确保新增违章建筑为零。“如果没有非常之精神、非常之举措,是难以成就这些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非常之事的”,市委问责办主任谭立华在“三个办法”学习交流会上坦言。问责办法下发后,全市各级反响热烈,都认为体现了市委向“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刀的坚定决心,是杜绝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硬杠杠”,有力促进了全市党员干部作风的明显转变、经济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不少干部都直言不讳地说:“问责办法和实例给人的心里震动很大,不由得人不把工作做好。”群众则纷纷反映,问责是个好手段,给那些庸懒干部套上了“紧箍咒”,效率提高了,事情好办了。

新常态 问责不仅仅是“一阵风”

据了解,“问责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共问责处理干部62人,其中28人诫勉谈话,17人通报批评,3人停职检查,14人被免职,达到了“社会震动、干部触动、工作推动”的目的。

群众投诉、媒体曝光、启动问责程序……现在,社会监督和组织问责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良好的问责氛围在我市已经逐渐形成。

“权力就是责任,不履职就要被问责。要对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加大问责力度,切实解决履职过程中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懈怠懒散等突出问题。”市委问责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问责不会是一阵风暴,而是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成为干部管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可以说,我市干部问责工作正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风暴”过后,更需“常态”。

问责无小事,更没有终点。我们期待着,在整肃干部作风、加强干部管理方面,“问责”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