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党员干部早打“预防针”
——我省开展中秋国庆纠“四风”重点抽查
通讯员 龙源 湖南日报记者 乔伊蕾
“请各位组员在保密承诺上签字,下面我宣布工作纪律。”9月24日早上,8名检查人员从省纪委出发,开始了一场“两节”反“四风”明查暗访行动。
据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9月24日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牵头,从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等多家机关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前往省直单位、市州和省内院校、省管企业等,对中秋国庆期间纠“四风”以及“十项禁令”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抽查。
事先不知“去向”,发现10人不在岗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抽查某市政府、某市人大机关的工作。”一名组员领到一个封好的信封,当着所有检查组成员的面拆开后,大家才获知了当天的目标。原来,为防止走漏风声,事先谁都不知道当天的被检查对象。
随后,组长严格对照行动方案,进行了内部再分工:到达一家单位后,暗访小分队展开突击检查,明查组则直接进入财务室开展检查。
刚进某市政府机关,暗访组人员逐一对每一间办公室上班迟到、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情况进行了登记。检查完后,检查人员都会当场出示证件,做到文明执纪。
在一楼一间大办公室,检查人员要求在场工作人员逐一签到,并对照工作去向牌进行核对,发现该办公室工作牌有22人,实际只有10人在岗。对方解释说,8楼还有另外一处办公场所。检查组马不停蹄赶到8楼,却发现只有2人在岗。检查组当场要求对不在场的10名工作人员,作出书面解释。
为仔细查看工作纪律,检查人员又来到网络技术部,同时请来该单位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配合,对上班时间进出办公楼的录像进行了核对,并拷贝了视频资料。检查组还随机抽取机关干部,就作风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个别谈话。
此时,另一组财务明查人员对该单位公款开支有关票据进行了核对。由于一些账目无法当场确认,经报省纪委有关负责人批准,相关账目被检查组带走,做进一步核准。
“这是组织的提醒,是在帮我”
“大家注意,省纪委在暗访!”在该单位一间主任办公室,一名干部神色慌张,用网络聊天工具,向所有办公室人员“通风报信”。检查人员发现后,当即对其批评,纠正错误行为,并进行了书面登记,要求该当事人签字。
“这也算违纪吗?”该干部一开始觉得“这个帽子扣得有点大”,不愿签字。检查人员对其办公电脑进行了查看,发现该干部的聊天记录不仅涉嫌报信,还有刚一上班就与某单位“约饭”的记录,涉嫌接受公款宴请,为“十项禁令”明令禁止行为。
“这个你怎么解释?”面对检查人员的质问,该干部满脸通红,终于承认自己确实错了,并在违纪材料上签了字,他心服口服地说:“我知道这是组织的提醒,是在帮我。”
还有一名公职人员上班时间浏览股票网页,面对检查,该干部很快意识到问题,坦然接受了教育。一名干部乘坐高级越野车上班,并且迟到,被检查人员发现。在进行谈话核实情况后,确认该车属外借超标车辆,与“十项禁令”相悖,检查人员将该问题反馈给了机关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面对请求,检查人员一一“顶”回
“按照工作程序,你们无需接待,谢谢。”该市纪委有关负责人闻讯前来,邀请检查组一起就餐,被检查人员婉言谢绝。随后,大家在该单位食堂选择了盒饭,并自付餐费。
吃过午饭,工作人员到单位附近的几家大饭店门口抽查了公车私用情况,没有发现违纪行为。紧接着又展开了对另一家单位的明查暗访。
检查结束,在返回途中有关检查人员接到了被检查单位打来的电话,有请求将情况不要上报的,也有责怪没有事先通知的,都一一被检查人员“顶”了回去。
“检查如果不严格就起不到教育警醒作用,党员干部要以正确的心态接受检查。”检查组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明查暗访就是针对单位或个人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谈话教育提醒等方式,给党员干部早打“预防针”,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早摸排、早纠正、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