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秘史:四次大战,血染河丘,铁血防线让世界动容
死守新墙河!“战至牺牲为止”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钟兴勇收藏的、由当时战地记者手绘的第一次长沙会战要图。
1939年至1944年,日军四次进攻长沙。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精心构建了湘北的第一道防线:以新墙河为天然障碍,东起幕阜山,西迄洞庭湖,主体部分在新墙河南岸。
在此,中日两军殊死搏斗,双方伤亡惨重,鲜血几度染红河水及两岸丘野。
1942年4月19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寻求援助。谈及在湖南新墙河之战的中国军人时声泪俱下,“每一个人都战至牺牲为止”,全场听众动容。同年,新华社发表乔冠华的评论:新墙河为东方马其诺防线。
■文/图 记者 戴鹏
最新罪证
49张珍贵史照首曝光
今年8月15日,岳阳县博物馆新墙河抗战史实陈列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岳阳县文物所的胡飞越介绍,该馆目前已收藏千余张日军侵华照片,展出照片仅与湘北抗战有关,其中49张照片此前从未在国内公开展出。新墙河抗战史实陈列馆办公室主任彭新华说,许多照片都是当年日本的随军记者所拍摄,由近年来旅居日本的岳阳人提供。
这些照片中,三湘都市报记者看到不仅有被日军飞机炸毁的城市街道、日军制造屠杀、掳掠群众财物等内容,还有日军占领洞庭湖码头、炸毁岳阳桥梁、进驻岳阳街道和岳阳楼、向新墙河南岸进攻、强渡新墙河等战场照片。 甚至包括国内未曾发现过的,日军在湘北地区的集会现场、宿营地以及日军盘踞岳阳时的日常生活等照片。
这从另外的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的长沙会战时期的史实。
血战新墙河
矢尽援绝也要战至最后!
70多年前的长沙,是一座烽火城池。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后,不到一个月,湖南的岳阳、临湘沦陷。至此,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日军由湘北沦陷区4次进攻长沙,包括最后一次企图打通中国战场南北交通线向南推进,必须突破的第一道战略防线,便是新墙河。5年多的时间里,中日两军在此对峙。
自1938年11月岳阳、临湘沦陷后,新墙河北岸、南岸就分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第九战区防卫长沙及更南地区的“前进据点”和“前沿阵地”。
1942年4月19日,宋美龄在《纽约时报》撰文,用“断头将军”王超奎在新墙河的惨烈战事,证明“我中国的官佐士兵每当矢尽援绝,总是战至最后,宁愿牺牲生命,不屑选择别的途径”。
新墙河“一夜成名”。
初战长沙
“手绘战图”再现惨烈血战
1938年11月,日军盘踞岳阳、临湘,新墙河南岸就成为湖南第九战区防卫长沙及更南地区的“第一线阵地”。当年,这条河流长达108公里的南岸、北岸,均有中国守军严防。
日寇第一次进犯长沙,新墙河防线成为“长沙会战”的湘北前哨战场。
今年8月16日,湖南理工学院教授钟兴勇提供的一份由当时的战地记者于1939年手绘的“湘北会战要图”中,三湘都市报记者看到,当年9月23日,日军向中国驻军发起猛攻,强渡新墙河,并在南岸的鹿角、新墙、杨林街三地登陆。
而早在18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陆军、特种兵、海军陆战队计10万余人分数路向新墙河以北的中国守军发起总攻,第一次长沙会战启幕。到20日,中国军队苦守新墙河北岸金龙山3昼夜的胡春华营,除7个重伤士兵提前退出阵地外,其余无一生还,金龙山失守。
在金龙山后方,营长史恩华正指挥着第52军195师1131团第3营500名官兵在草鞋岭挖好工事,做好迎战日军的准备。
9月20日起,在战机、炮火、战车的掩护下,日军对草鞋岭阵地轮番攻击。史恩华率部与日军激战二昼夜后转至笔架山,这是新墙河北岸的最后一道防线。
青山忠骨
“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
9月22日,史恩华部虽已损失大半,但仍牢牢地封锁住日军进攻长沙的唯一通道。已经出色完成作战计划中的“迟滞日军3天,为后续作战部署争取时间”的任务。
当日军不断增援,及师长覃异之亲自电话指令“如无法坚持,不得已时可向东撤”的情况下,史恩华斩钉截铁地回答:“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誓与阵地共存亡!”
9月22日黄昏,史恩华和全营将士与日军拼杀到最后一弹,500人全部壮烈殉国。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时任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当年9月21日、22日致蒋介石“特急”、“即刻到”的密电3封。其中两封提到了新墙河笔架山阵地,内容中有“终日激战中”、“刻仍在相持中”、“伤亡颇重”、“余迄未动摇”等描述。
今年8月18日,史恩华的侄儿史新生给记者传来了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在民国时期拍摄的照片。他在电话中说:“这位就是我的二伯母,史恩华的妻子。因为当时战事很紧,他们新婚第三天,二伯就奔赴前线了,一走就是永别。”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只是匆匆看了一眼长沙城。是年10月8日,日军被中国军队击退至新墙河北岸,恢复到战前状态。
“断头将军”
王超奎牺牲自己保士兵
1942年2月,宋美龄赴美演说:“我中国官佐士兵每当矢尽援绝,总是战至最后,宁愿牺牲生命,不屑选择别的途径。守长沙的王超奎营长就是这样的例子。”
此前,1941年12月的长沙第3次会战中,王超奎奉命率20军133师398团2营在新墙河南岸1000米,位于新墙河老街附近的相公岭阵地,抵抗日军3天。战斗第二天夜里,2营官兵已所剩无几。到第3天下午,日军援军赶到,从四周包围。
当时王超奎营的作战任务已完成,但相公岭阵地被日军重围,山上只剩30多名士兵,弹药严重不足。王超奎对士兵说,如果我不牺牲,你们就不敢走。后来,在马形山东南面的蛋架山一个掩体外,王超奎牺牲。那是汉阳造步枪,王超奎把枪立在地上,把枪口对准自己,用脚趾扣动了扳机。那年,他34岁。
今年8月19日,小雨,山路泥泞。遗址之上,74年过去,山上战壕仍保存完好,在几处山丘间连绵不断。
在王超奎的指挥所遗址前,当地村民仍在回忆:“杉仙庙,1连133人, 全部战死。”